涂靈對人工智慧的想像(上)
撰文/李中志(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電腦科學教授)
轉載自《科學月刊》2016年5月第557期
人工智慧的研究爭議
這個深信複雜現象必可由簡單原理掌握的信仰,繼續把涂靈推到對人類心智活動的懷疑論。涂靈拒絕宗教的解釋,不相信人類的思考有獨特的神聖性,他認為或許能透過純機械式的原理來模擬智慧。電影《模仿遊戲》裡反覆詢問「機器會思考嗎?」正反映涂靈晚年力倡人工智慧的努力,但這不是涂靈要認真回答的問題。我們必須把焦點指向涂靈最具爭議的一篇論文:《計算機器與智慧》(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以下簡記為CMI)。推崇者認為CMI 是人工智慧研究的濫觴,反對者則認為是對人工智慧的嚴重誤導,但真正讀過原文的人似乎不多。本文只以CMI 一文為主軸,介紹涂靈在該文裡對人工智慧的看法與面對的批評,人工智慧本身是電腦科學一個龐大的研究主題,不是本文的重點。
CMI 發表於1950 年《心智》期刊, 但「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這個詞要等到1955 年,由當時在麻省理工學院的麥卡錫(John McCarthy)提出才廣為使用。麥卡錫為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的先驅者之一,1971 年涂靈獎得主。《心智》是本哲學期刊,是涂靈少有的非技術性論文,也是涂靈生前最後一篇具有決定性影響力的論文。正由於CMI 不算是技術性文章,閱讀的門檻不高,涂靈的行文用字相當風趣,卻也因此造成閱讀者各取所需,甚至擴大解釋,根據自己的立場以訛傳訛。二手傳播的結果,讓許多讀者對涂靈的理解有點面目全非。
持平而言,CMI 引起的爭議問題不在涂靈的想法,而是後人對CMI 的誤讀。CMI 除了在文末提及當時可能無法想像的機器學習外,並沒有替人工智慧提出任何具體的研究方向,實在談不上誤導。對現代的人工智慧學者而言,他們的學術研究幾乎可以完全忽略CMI,許多新科博士生甚至不知道CMI 的存在。這並不意外,除了涂靈本身並不把CMI 當成嚴肅的學術論文外,在CMI 寫作年代時大部分的電腦理論並不存在,演算法、計算問題的型態、程式技巧、效率分析,都還未成形,涂靈自然無法預測如何運用這些後來發展出來的知識。但把CMI 視為人工智慧研究的濫觴並不為過,因為涂靈不只替人工智慧的成功與否設下一個可清楚判斷的門檻,也在電腦問世之後,以CMI 成功引起大眾與學界對人工智慧的高度興趣。
電腦能思考嗎?
一般大眾對CMI 最大的誤解就是「涂靈測試」,不管是測試的形式,還是測試結果所代表的意義,一些廣為流傳的描述和涂靈的想法都有很大的出入。一個普遍但不正確的「涂靈測試」如下:
利用電腦程式模擬與人對話,透過電傳文字(如用簡訊,用意在排除物理上明顯與真人的差異,如外觀、聲調、觸感等)與測試者交談。如果測試者無法辨別交談的對象是電腦還是真人,那代表這電腦能夠思考,人工智慧已經成功。
這個改造過的測試很難斷定比原來的設計更難或更簡單,但「涂靈測試」的原始用意不是為電腦能否思考設下門檻,好像越過了門檻就代表電腦能思考。相反的,涂靈認為「機器(電腦)能否思考?」是個哲學問題,取決於社會對思考與機器的認知,似乎由蓋洛普民調來回答更適合,但沒有科學研究上的意義。為了取代「機器能否思考」這個問題,涂靈設計了一個「模仿遊戲」,更精確地說,一個模擬女人思考對話的遊戲。涂靈從未使用「涂靈測試」這個詞,也從未清楚說通過這個測試代表什麼。這個「模仿遊戲」如下:
A為一名男士,B為一名女士,C為性別不拘的測試者。A、B 與C 隔開,C 可透過電傳文字與其他兩人(標識為X、Y)交談或提問,但不知何者為A(男)何者為B(女)。A、B的目標是說服C自己是女性,C則要判斷X、Y何者為女性。
A和B是否隔開涂靈沒有特別要求,但兩人處於競爭狀態,沒有合作欺騙C 的必要。在這個遊戲裡,C 要努力提出關鍵的詰問,經由X、Y 的答案來判斷他們的性別;A 要努力模仿女士的心態回答問題,讓C 誤以為他是女性;B 最好的策略則是誠實回答。涂靈接著問,如果把A換成電腦,這個遊戲的結果將會如何?如果這個電腦有充分的計算能力與細心編寫的程式,C 被誤導的機會是否能到達由真的男士來模擬?
涂靈在CMI 某處不經意地將B 換成男士,從電腦與女士之間的競爭,變成電腦與男士之間模仿女士的競爭。性別在模仿遊戲裡引發不少有趣的說法,例如,涂靈可能認為女性細膩的思緒感性多於理性,複雜的問答所展示的人性才是人工智慧的終極挑戰;但也可能相反,認為只有女性的智慧才可能由機器模仿。不過這些說法打趣的性質居多,不是認真的。固然測試者與模擬者的性別對測驗結果可能有不可忽視的影響,有學者對此嚴肅以待,但一般認為涂靈指定的性別並無特別的意義。涂靈真正的意圖是把電腦放在A 的位置,由它來模擬人類與真人B競爭,讓C無法辨別真人與電腦。這是學術討論最通用的模型。
涂靈認為在二十世紀結束前,電腦能讓70% 的測試者無法在5 分鐘內透過交談來正確區別真人與電腦。這點涂靈的確太過樂觀了,至目前為止,甚至可預見的未來,電腦幾乎一點機會也沒有。戰後電腦的軟硬體一日千里,但自1966 年ELIZA 完成以來,電腦模擬人類對話幾乎停滯不前。多年來電腦科學在分析自然語言方面的研究成果相當豐富,但一應用到模擬對話,電腦對話呈現的品質與科技的成就有完全不對稱的落差。讀者可試試網路上許多Chatbot(chatter robot,交談機器人),必能立刻發現電腦非人性的反應很難掩飾。許多電影裡能交談的機器人,如《雲端情人》(Her,2013)、《機器姬》(Ex Machina,2015)等,雖然不試圖掩飾其機器人的身分,但對話內容的複雜度與模擬的情緒反應,仍只能當成是純粹的科幻電影。尤其《機器姬》似乎已展現的存在意識,電影雖以接受涂靈測試為故事的起點,但劇情的發展與涂靈測試幾乎無關。(待續)
(本文由教育部補助「AI報報─AI科普推廣計畫」取得網路轉載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