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時代真的來臨了嗎?
講者/楊谷洋(國立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彙整/葉珊瑀
整理自2020.06.17 「AI報你知」校園講座.同名
什麼是「機器人」?
機器人是藉由電腦程式或電子電路所運作之自主或半自主之機電系統,常有著近似生物的外觀,以及恰似自主性的行為,讓人們認為它彷彿有自己的想法。它有著可移動性(mobility)、自主性(autonomy),且含有感應器、智慧中控系統、致動器,對於接受到的外在刺激做出反應。在這個定義之下,打贏人類棋王的AlphaGO、替人進行財務規劃的理財機器人,雖然聰明但卻缺乏自主性,都不算是機器人。
至於機器人與人的差異,在於意識的有無;沒有意識,就不會有感情。因此,機器人不受情緒波動所影響其表現,也缺乏人類覺察情緒的能力。
從古談起
在18世紀的歐洲,當時有人造出外形近似人類的機械,可以彈琴畫畫,多是歐洲皇宮貴族的收藏。在東方,則有日本的運茶童子,以發條、感應器來為客人送茶。
「機器人」一詞,最早見於1920年捷克劇作家(同時也是思想家)Karel Čapek的著作《羅素姆萬能器人》(Rossum’s Universal Robots,常縮寫為R.U.S)。劇中的機器人是一名管家,隱含作者認為「機器人是為服務人類而生的」。
1950年代,科幻小說家Isaac Asimov在著作中提出了著名的機器人三大法則(Three Laws of Robotics),影響後世許多科幻故事或電影的創作。
工業用途
第一部工業用機器人誕生於1961年,是個似人手的機械。一開始僅僅是為因應工業製程的需要(如汽車焊接),並非想要完整仿製人手的骨架。自此之後,工業機器人的興起帶動汽車業發展,汽車製造廠自開機器人公司。當汽車市場飽和後,機器人的用途開始轉向如如半導體、倉儲等其他領域。
機器人適合在井然有序、高度規範的場域工作,例如工廠、醫院等,但在人類的日常生活中,這樣的場合十分少見,也限制了機器人在人類生活中的應用。使得工業用的機器手臂目前仍是機器人應用的主力,一般人家中,除了掃地機器人外,不大會有機器人的出現。
近代生活應用
要將機器人引入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完成任務是一回事,如何以人類能夠接受的形象出現,強調其帶來的「安全感」,反而是更重要的一環。例如機器人工研院過去發展出投籃神準的機器人,一開始無人聞問,後來將機器人套上海豹外皮,以「全世界最會投籃的海豹」行銷,竟意外打出知名度。另外如2002年的類人型機器人ASIMO,亦是如此。
雖然機器人沒有情緒,但卻有主打療癒的機器人。聽來弔詭,但其實重點在於人類使用者的感受。PARO是一隻具有海豹外表的療癒系機器人,曾讓多年未開口的失智老太太開口說話,一戰成名,目前多用於老人安養照護。它的功能不多,主要是讓人擁抱,並對於外界刺激回應,發出海豹聲。其造價不菲,約50-100萬日幣,每一隻都是手工打造,觸感也是不斷調整,所用毛料是日本高級毛,由專業剪髮師修剪。設計團隊當初發現,若是選用貓狗等居家常見的物種,人們對之太過親近、熟悉,療癒效果不佳,但是海豹對常人來說較不熟悉,像不像真實海豹不重要,重點在其療癒效果。經醫學證實,它的確能夠緩解患者的憂鬱狀況。
日本百貨高島屋曾與分身機器人大師石黑浩合作推出擬真機器人「小南小姐」,請她擔任出裝模特兒,號稱能夠販售衣服、與一般人進行對話。小南穿過的衣服在銷量上都格外亮眼,的確帶來了業績突破。事實上,小南小姐的本體仍舊是機械,只是披上人皮,以近似人類的外貌來與人互動。
上述提及機器人適合在有秩序、規範的場域工作,例如醫院。目前的醫學界也的確使用機器人來幫人看病,例如達文西機器人。實際上,執行醫療行為的仍舊是真人醫生,但是整個過程中,醫生就像是在打電動一樣,看著螢幕來操作遙控裝置以牽動機器。這項科技被應用於微創手術,因為機器手比人手穩定,準確度高。
機器人出現人類生活的場合看似不多,但它被應用的範疇也在日益增加中,你曾經在商店看過機器人煮牛肉麵嗎?iROBOT是臺灣首家以機器人煮牛肉麵的牛肉麵店。湯頭、麵條、肉都是固定的,味道上不會因為煮麵的是人還是機器人而有差異。但因為一般商店仍不如工廠環境來得固定而簡單,客人點麵的變化多樣(湯麵或乾麵、麵條粗細、是否加蔥花等),店主決定只賣單一品項,顧客只能選擇麵條粗細,至於蔥花則交給顧客自行添加。
機器人看似能解決越來越多人類生活中的問題,但仍缺乏與人類相似的意志與情感。即使如此,機器人仍可以有療癒人類的能力,端看研發者如何製造,如何滿足人類的需求。機器人的發展無窮。
(本文為教育部「人工智慧技術及應用人才培育計畫」成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