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史沙龍】〈SDG3 追求健康與幸福:健康與幸福的科學史〉

分享至

 

健康與幸福,是個可以從無數個面向討論的課題,畢竟能夠影響健康的因素、製造幸福感的來源非常多。本次科學史沙龍的永續發展指標涵蓋相當廣泛——健康與幸福,是個可以從無數個面向討論的課題,特別邀請到吳易叡和陳端容教授,分別分享溫泉如何變成幸福感來源,以及肥胖的空間分布和「肥胖懲罰」。

講師|成功大學全校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 吳易叡 副教授、臺灣大學公共衛生院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 陳端容 教授

撰文、整理|周書瑋

日本的溫泉史——溫泉浴的科學化

日本可說是溫泉文化的起源地,不論是歷史悠久的溫泉古蹟,或現代化的溫泉飯店,泡溫泉已成為遊日的必備行程。從古至今,文人大都喜歡泡溫泉,享受泡溫泉暢快感的同時,創作靈感也被激發,因此文人遊歷日本泡溫泉時,喜歡在溫泉旅館附近吟詩詠嘆一番,若是著名文人所作且流傳千古,當地居民就會將之刻在石碑上,立在溫泉附近作為紀念,在日本相當普遍。

日本的溫泉文化已有超過三千年的歷史,但「溫泉」一詞實際出現在歷史典籍中,是在西元七百多年的〈出雲國風土記〉。各個歷史悠久的千年溫泉中,鷺振閣溫泉因為許多傳奇而相當有名。相傳有一隻白鷺腳受傷時,將腳深入其中一口溫泉,立刻復原了;另一個傳說是皇族受傷時將患處浸入溫泉中,患部立刻得醫治,甚至能在石頭上起舞。時至今日,日本人仍認為這口溫泉井有奇蹟療效,但當中的醫學價值不得而知,甚至不曾有過任何醫學描述。

要將溫泉和醫學連結在一起,必須先認識東洋醫學的建立過程。日本科學和醫學的現代化始於明治維新,明治天皇重視資本累積和工業化,希望利用國家力量贊助工業發展,因此派遣使節團到德國和奧地利學習現代科學知識,同時,德奧科學家也回訪日本,這樣的交流對於日本現代科學建立功不可沒。這段時間最著名的德國醫生就是曾在東京大學任教的Erwin Bälz,原先在萊比錫執業,曾為日本留學生治病,留學生回到日本後,促成Erwin到東京大學任教,最後成為東京帝國大學的正式教師。

Erwin在著作中提到明治時期的健康危機,包括營養不良造成的腳氣病,因此他提倡發展營養學;他也觀察到結核病,因此鼓勵日本人練習體育,自己也成為柔道教練;再來是工業化和都市化衍生的環境衛生問題,像是許多地方發生霍亂;第四是日本當時非常流行的漢生病——大痲瘋,面對此疾病,他的處方是溫泉。1900年左右,草津溫泉附近開始聚集許多痲瘋病患者,形成湯之澤溫泉聚落;1930年時,日本帝國會議決議在草津附近興建日本早期第一個漢生病病院——栗生樂泉園,一直到今天。

 

臺灣的溫泉歷史

臺灣最早的溫泉是北投的溫泉,但並非由日本人發展起,而是由德籍樟腦商人R.N.Ohly於1893年設立,當時主要是私人經營,當作招待所接待朋友。1900年初期,日本人開始較有規模地建造溫泉療養所,但始終都只開放給日本人,並沒有供臺灣人的溫泉療養所,直到1920年代才開始出現開放給臺灣人的溫泉館。1921年,臺灣文化協會成立,文人雅士除了追求生理上的享受外,也需要一些現代生活調劑,讓溫泉激發創作思緒和靈感,再將自己的感受寫在文章或日記中。

溫泉除了帶給文人雅士創作靈感,也曾是熱帶神經衰弱的處方箋。1930年時,日本人在臺灣進行了大規模的研究,發現臺灣人和在臺日本人很可能罹患熱帶性神經衰弱,症狀包括噁心、頭痛、呆滯和身體虛弱等,符合當時日本學界盛行的體質退化論。學者也發現有些在臺日籍公務員因為熱帶性神經衰弱,有時會請假不願上班,而溫泉也成了絕佳的治療方法。戰爭期間,臺北市的學校每年夏天都會組織「虛弱兒童夏季養護施設」,選出學校最虛弱的學生去草山參加夏令營,要求學生每天用冷水洗臉,之後還要做溫泉浴,可見泡溫泉成為疾病處方箋,甚至是皇民化運動的一部分。

回到現代的臺灣,仍只有少數的醫生提倡溫泉的醫療價值,溫泉醫療在臺灣也尚未有任何國家規範,也未被納入健保。溫泉確切的醫療效果雖不得而知,但它所塑造的文化價值和歷史,仍不可磨滅。

 

從肥胖不平等 (Obesity inequality) 到肥胖懲罰 (Obesity penalty)

臺灣雖然號稱是亞洲肥胖率最高的國家,但臺灣真的有肥胖懲罰的問題嗎?這個問題可以從數個角度來分析,包括友誼關係疏離、親密關係匱乏、所得不平等、教育動機和程度的降低和體重嘲弄引發的憂鬱。

要討論肥胖懲罰,首先要定義肥胖。肥胖的定義非常多元,「視覺化」是最常見的定義,像是將「體型超越一般狀態」認定為肥胖。仔細思考會發現,這些印象被和許多情緒性狀態連結在一起,包括暴飲暴食、憂鬱等,在古代中國有時候甚至是權力的象徵。醫學和公共衛生對肥胖就有精確的數值定義,該數值反映的是肥胖所帶來的健康風險,因此各國對肥胖的數值定義往往略有差異。肥胖也經常被和脂肪聯想在一起,這也是醫學和公衛學上對肥胖的定義:由於腹部脂肪往往會增加健康風險,因此除了BMI,各國醫界多以能夠反映腹部脂肪的腰圍來定義肥胖。

肥胖除了會帶來眾多健康風險,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和癌症等,也會造成社會行為和心理危機,像是友誼問題、人際關係困擾、情緒憂鬱、低自尊、飲食失序、學業表現低落等。肥胖造成的健康風險大多來得慢去得快,帶來的社會、心理和行為後果卻是來得快去得慢。舉例來說,減重藥物搭配運動和飲食計畫,通常能大幅且快速地降低糖尿病風險,但論及心理後遺症,高中肥胖者也許在上大學後瘦下來,但再次遭受壓力時,可能又會產生飲食失序問題,因此,醫界和公衛界對肥胖造成的社會和心理影響特別關注。

醫學界認為,肥胖之所以造成負面心理和行為後果,可能是因為社會對肥胖者有「肥胖懲罰」,包括四種論點:歧視說、規訓說、孤立說,和自我了斷說(內在化)。歧視說指的是大家看到肥胖者就本能地產生厭惡、欺負肥胖者;規訓說則認為社會上有特定「好的、健康的體態和常模」,若不符合這個常模,就會被認為是危險的、需要被改變的;孤立說則是指肥胖者退縮到自己的世界,不願意和外界有來往,肥胖者也因為聚集在自己的圈子裡,更難接收到外界訊息來改善自身狀況;自我了斷說則是指肥胖者將這些歧視和規訓內容完全歸咎於自己,自暴自棄地認為肥胖完全就是自己造成。

那麼臺灣到底有沒有肥胖問題呢?從友誼關係來看,一項針對國中生的調查發現,肥胖學生在環境中更容易受到同齡人的厭惡和疏遠,被認定為「不善交際」,且班級同儕支持並不會減緩肥胖青少年的孤立處境。另一項對小學生的調查發現,男生最不願意與截肢和坐輪椅的男生、截肢和肥胖的女生做朋友;女生則最不喜歡與截肢和肥胖的女生做朋友。由此可見,孩子們在小學階段就已經對肥胖有負面的觀感和回應,間接影響到肥胖孩童的友誼關係。從親密關係匱乏來看,持續肥胖和從瘦變胖都會導致親密關係的延遲,對女性的風險甚至比男性更高。此外,也有調查指出,持續肥胖會導致女性收入減少20%,對男性則沒有顯著影響。一份追蹤一萬三千多位18~22歲年輕人的調查顯示,肥胖對男性和女性升大學都造成顯著的負面影響,更進一步分析發現,肥胖男性在國中更容易遭同學欺負,進而降低其升大學的動力,最後連帶減少大學畢業率。

從這些調查中會發現,肥胖懲罰無所不在,對青少年的生命發展歷程有顯著影響,且懲罰並非只針對女性。社會上對肥胖者的關注大多聚焦在生理健康,往往忽視了肥胖對心理和行為的影響,如果我們多留意自己的言語行為,減少對肥胖者無意間的歧視與冷漠,必能減少肥胖懲罰的發生。

(Visited 104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