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大學教授】看似普通的奇異選擇|臺大土木系詹瀅潔助理教授

分享至

看似普通的奇異選擇

採訪、撰文|湯 淨

審定|臺大土木系 詹瀅潔 助理教授

 

臺大土木系 詹瀅潔 助理教授|來源: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還沒見到詹瀅潔前,便知道她特別在意人的熱情與溫度。90分鐘的訪談中,詹瀅潔「哈哈哈哈」爽朗的笑聲幾乎沒停過。注意到她的腳上穿著戶外品牌teva的涼鞋,便隨口問起她是否喜歡戶外活動,卻得到意外的回應:「等一下、我想一下」,她喜歡不那麼費力的爬山行程,像象山的難易度可以接受;皇帝殿等級的就絕對沒有第二次。雖然不喜歡跑步,但喜歡騎自己的淑女腳踏車。喜歡賞鳥、看鳥類育雛影片,但不能接受青蛙解剖。如同每個人的接受程度都有些微差異。

 

推理小說控:遠渡重洋的搬書工

在美國攻讀碩、博士期間,研究所的課業繁重,心情調適顯得特別重要。詹瀅潔的興趣便是閱讀日本文學,尤其是推理小說。每逢一年一次回到台灣的時候,就是大肆採購的日子,東野圭吾全套、宮部美幸、恩田陸、奧田英朗、山本文緒都是她的架上嘉賓。將空空如也的行李箱用書充填完畢,這一年的精神糧食有了著落。當時pchome 還曾出過一個企劃,5公斤內的書寄到美國僅收取10美金的國際運費,對詹瀅潔來說很是划算。

然而,當搬回台灣時,這些歲月的記憶成為棘手的問題。基於念舊、捨不得的心理,詹瀅潔還是將書帶了回來。但講到後來,她微微懊惱道:「我不知道電子書這幾年發展得這麼快,不然就可以直接線上看了。」她講到所在地的社區圖書館,書架上還殘存一些中文書籍,不知道又是哪一個帶不回書的學生,或許她還是慶幸自己把書帶回來了吧。

 

一二三類大亂鬥:隱藏在刪去法中的帥氣哲學

高中時的詹瀅潔是三類班,儘管愛閱讀,父母也認為以她愛看書的程度,應該可以考慮文史科系,但她並不想要,因此在高二分組、考試時並未選擇相關類群。至於就讀三類的理由有兩個,三類可以跨考,選擇也比較多,另一個原因是她對生物也有興趣。國中時還做過生物科展,當時,他們小組想探討不同酸鹼度的土壤如何影響蚯蚓的存活率,為此放了固定數量的蚯蚓於各個花盆裡;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最後要把蚯蚓從花盆中挑出。耗費好一番功夫,結算時還一度懷疑自己漏算。縱使不是很成熟的實驗,詹瀅潔仍在其中找到發想題目的樂趣。縱使覺得同學都做很流行的題目,覺得自己做的遜遜的,仍是有趣的嘗試。

對生物的興趣到高中分組後的青蛙解剖實驗嘎然而止,詹瀅潔發現自己對於生物的熱情僅限於牠們可可愛愛地活著。一類、三類似乎都不行,那二類呢?詹瀅潔當時認為讀工程的女生很帥氣,可以蓋一個像水壩這麼大的東西很厲害。當年她還曾誇下海口,說要到非洲蓋水壩,被同學揶揄了一番。但她確實在學測之前就確定自己要考「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工程類。在填志願時,她先填了台大土木、台大機械,再填寫清大動機等,大概填10個志願,都是與工程相關的科系。升上大學後,為了貫徹自己「帥氣」的理念與形象,她還特地去剪一個英氣的短髪,想要融入群體,當一個帥帥的女生。

 

燃起出國夢:離家闖蕩的正當理由

大二、大三時,同學之間開始興起去補習GRE、托福的風氣,為出國讀書做準備。詹瀅潔那時也是其中一員,但她並沒有很明確的學術追求,單純是想要出國看看。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正當光明的理由離開二十幾年的家,去外頭看看。

土木研究所下分許多組,營建工程與管理組是詹瀅潔申請的組別,主要是受到大學工程圖學的老師影響。在那堂課中,他們被賦予用3D圖形軟體描繪工程器械,並做出有趣影片的任務。後來可能是發揮得不錯,詹瀅潔成為老師的科技部計畫下的一員。老師當時資助學生前往北京參加研討會,她便覺得自己做電腦相關的領域還不錯。然而,她第一年申請學校並沒有被錄取,看著在台灣就讀研究所的同學都已開始走上研究之路,自己還在原地徘徊,不免慌張起來。當時她的老師便鼓勵她:「既然想出國,那就去吧!」並建議她選擇美國的私立大學,體驗他們著名的私校教育。

在準備申請時,詹瀅潔的媽媽相當反對,怕她去美國就再也不回來。相比之下,爸爸很支持她追求自己的理想,後來應該就是靠爸爸搞定媽媽的不安。申請上卡內基美隆大學後,她發現美國與台灣教育的差異。卡內基美隆大學強調貫通,每堂課每周一定有作業,遇到不會的問題會有完整的助教教學,老師甚至會對非英文母語使用者私下輔導,讓他們瞭解如何報告、展現自己的內容與編排,盡全力幫助他們適應。儘管如此,龐大的作業量還是很容易使同學們在學校討論到半夜一、兩點。卡內基美隆大學位於有治安疑慮的匹茲堡,所以即便是深夜時段,也固定會有小型巴士從校園出發,接送學生回到住處門口,對學生的重視可見一斑。

碩士畢業後,詹瀅潔覺得意猶未盡,想繼續留在美國,當時要留在美國,讀博士、找工作都是一種方法。但申請博士相對容易,詹瀅潔便來到普渡大學就讀博士。當時並沒有覺得一定要把博士讀完,只是基於一種試試看的心態。所幸她的爸爸也很支持她,認為若是想要成就自我,想要做什麼就去做,不用想太多。

 

跨界溝通:以人為核心

採訪時總有許多追問,詹瀅潔在說完理由後,總會自我消遣一番:「這理由很普通吧,不是什麼很了不起的那種」。詹瀅潔總是充滿「人味」。或許也是從跨領域合作中累積到的經驗,因為合作的關係,她認識不少NGO團體,看他們做公民教育與溝通,也看到一般民眾和研究者視角、思考的差異,甚至是不同領域產生出來的解法也不盡相同,讓她更瞭解以「人」為核心的內涵。無論對事還是對人,始終要保持「人味」。

 


本篇文章開放提問留言,歡迎有興趣的朋朋留下你的問題。備註:科教中心 CASE 報科學保有審閱問題的權利。
(Visited 189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