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我進入學界,是為了報恩——專訪許志仲助理教授

分享至

【AI的多重宇宙:性別X文化X社會】系列講座
深偽莫測的 AI 世界  5/6 (六) 14:00

訂閱 CASE YouTube 鎖定直播 開啟🔔

成功大學統計學系 許志仲 助理教授|繪者:M.R. Hsieh

採訪、撰文|謝馥伊

審定|許志仲

 

採訪前瀏覽許志仲的主持的「前瞻電腦視覺實驗室」網站,上面掛著實驗室近年來發表在各大期刊的成果、指導學生參與國際競賽獲獎的新聞,彷彿是尋常的實驗室介紹。不過,細看便會發現,許志仲的個人經歷介紹與與眾不同:每一段學經歷之後,他都放上了當時指導教授的姓名,並附上指導教授的個人網頁連結。對於指導教授,許志仲似乎有獨特的情感與尊敬。果然,採訪當天,談起踏入學界的契機,許志仲便說,自己這輩子遇到太多好老師,「為了成為像老師一樣的人,我才進入大專院校擔任教職,希望可以報恩。」故事必須從他大學時遇見的老師說起。

 

從私立科大到清大,來自好老師的啟發

目前任職於成大統計所的許志仲,早在 2018 年 Deepfake 辨偽技術尚未受大眾關注時,便投入研究,是台灣學界最早投入該領域的研究者之一。有別於一般大眾對於學術研究者學經歷的刻板印象,許志仲並非一路就讀頂尖大學。「我的學歷比較特別一點,大學念私立的科大,身邊同儕再往上念博士班的比率很少,可是我很幸運,遇到一位好老師,也就是張廷政老師,不論學生程度如何,他都蠻鼓勵學生。我跟著他的腳步,發現自己畢業時居然也能完成一個專題研究,還拿去國內的研討會發表。」

在張廷政的循循善誘之下,許志仲看見,就讀私立學校也能走學術研究這條路;他更看見,原來,到了大學階段,老師的影響力依然很大。他語氣堅定地說:「我當時就立定志向,想要像這位老師一樣,影響同學,讓同學從沒有信心、沒有把握,轉變成對自己的學習、未來的志向有信心、有把握。」因此想要進入大專院校任教,升學讀博的念頭在許志仲心中萌芽。

從私立科大到了國立科大讀碩士班,再從國立科大到進入清大電機就讀博士班,是許志仲人生中的兩道檻。剛到雲科大和清大時,許志仲都花了大把的心力,想辦法讓自己補足所缺的專業知識與能力,跟上同儕的腳步。

幸好,跌跌撞撞的過程中,他也陸續遇到影響他治學方法甚深,也幫助他度過許多難關的三位的老師:碩士班指導老師張軒庭、博士班指導老師林嘉文,以及博士後研究指導老師張正尚。談起張軒庭,許志仲滿懷感謝說道:「張軒庭老師一直都想要把每一個研究都做到很好、要追根究柢,影響我後續做學問的態度。而且張老師還偷偷幫我出了去美國參加研討會的經費,雖然張老師沒有講,怕我們心理過意不去、有壓力,但這對我來說很重要,讓我知道一個好老師是願意如此支持學生。」

 

追求研究發表與等待學生成長的兩難

如今,許志仲也成為一名老師,先後任教於屏科大和成大。一開始,他很期待能與學生共同完成理想中好品質的研究,也讓學生在過程中學習成長。不久後,他便發現此事困難重重。首先,他觀察到,不論是屏科大或是成大,很多同學都會擔心地問︰「我適合在這個實驗室嗎?」為了提升學生信心,許志仲想到帶領同學們去參加國際競賽。「一開始參賽,他們都很沒有信心,真的得到好的名次之後,他們又會認為都是老師幫忙,對自己還是沒什麼把握。可是,第二次參賽,我完全讓他們放手去做,可能沒有第一名,但也有得到不錯的成績,那時候他們就真的願意相信,自己好像真的還不錯。」

不過,挑戰還不止於此。如果要學生參與研究,需要花上很長一段時間等待學生補齊專業知識,然而,研究主題往往有時效性,讓他十分兩難。「我印象很深刻,我在屏科大的時候,兩個深度偽造偵測的題目,都是等到學生終於快跟得上了,就分別在不同的研討會、期刊上看到類似的研究發表,實驗只好無疾而終。」他坦言,這開始教書之後,最為兩難的事情。

 

堅持初心,用生命影響生命

大學畢業近二十年,許志仲未曾忘記初心,用盡全力成為像恩師們一般的人。台灣高等教育的聘用制度之下,對許多尚未升等成為教授的研究者來說,學術發表與升等的壓力如同一朵罩在頭頂的烏雲,揮之不去。許志仲也深知,比起放手讓學生嘗試,自己直接完成任務,研究進度將會更快。「可是,這樣跟我加入學界的目的背道而馳,」他頓了頓又說:「我進入大專院校任教的目的是,如果遇到和當年的我狀況類似的學生,我希望把他救起來,像我的老師當年對我一樣。這才是我目前當老師,最想做到的一件事。」

 

✨ 同場加映《【人物專訪】需要的不是篤定,而是好奇心——專訪余貞誼助理教授

 



AI的多重宇宙:性別X文化X社會系列講座第四重《深偽莫測的AI世界
(Visited 229 times, 2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