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澈」底還是「徹」底?從甲骨文「徹」字的造字創意談起
究竟該使用「澈底」還是「徹底」一詞,隨著近年我國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的修訂,在世代間出現爭議。從中國古文字的造字創意以「徹底」、「澈底」在古代詩文裡的使用差異來判斷,兩者應有不同。形容通透到底、完全而無所遺漏,應使用「徹底」,而「澈底」應使用於與水體有關的「清澈見底」義。甲骨文「徹」字的造字創意及「徹底」之義與鬲這種自新石器時代晚期便出現的烹煮器清洗不便有關。
撰文|江柏毅
近日,一位家長在社群媒體上貼出小孩的課本內容,寫道「比別的山綠得還要深些,綠得還要濃些,綠得還要澈底些」。此貼文一出,立刻引起了網路上的論戰,許多家長表示,自己小時候學校所教的應是「徹底」,為何今日已悄悄地改了?
根據最新2021年第六版的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所寫,「澈」字作為形容詞使用時,為水清之義,而作為動詞使用,則表穿透、貫通,通「徹」,並衍伸有通曉、了悟之義,如大澈大悟。至於另一個同音的「徹」字,在古代典籍表去除、毀壞、遵循等用法之外,今日主要作貫通、通透的動詞使用,同前述「澈」字。既然「澈」、「徹」二字作為動詞使用時均有「貫通」之義,那麼作為副詞使用時,表「完全、貫通到底」之義的詞彙,究竟該使用「澈底」還是「徹底」呢?
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裡可查詢到「澈底」的詞目,其釋義欄裡可見「《老殘遊記》第一七回:『我已澈底想過,只有不管的一法。』也作『徹底』」的解釋,也就是說教育部認可「澈底」與「徹底」兩者均通,但目前行政院公布之法律統一用字表裡仍規定使用「澈底」一詞。
「澈底」還是「徹底」的用法爭議其實不是近日才浮上檯面,而是在十多年前便有教師提出。過去六、七年級生的國編本教科書裡教的是「徹底」,但新一代學子課本裡所教,卻改為了「澈底」。那麼,究竟我們該使用哪一個字比較好呢?這個問題不妨先從文字的造字創意本身討論。
「徹」字的出現遠早於「澈」,在商代晚期的甲骨文中便有。相對地,「澈」字是個很晚的後起字,不僅甲骨文、周代金文不見,秦代小篆裡也沒有。甲骨文的「徹」字由「鬲」與「丑」兩個構件組成,前者為「鬲」這種容器的象形,後者則是一隻手掌彎曲、強調指頭的手的象形,兩者合起來看是一個會意字,西周金文則延續著相似的造字創意,在西周中期「丑」已簡化、訛變為「又」形(圖一)。這兩個象形構件為什麼要湊在一起作為「徹」字的造字創意使用呢?這需要從「鬲」這種容器的使用、清理說起。
「鬲」(音ㄌㄧˋ )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炊器,主要用於燒煮、加熱菜餚,出現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在戰國時代晚期結束使用流行,為灶台、圜底的釜等烹煮器具所取代。鬲早期為陶質,進入青銅時代後則同時可見陶、青銅兩種材質。作為實用器使用的陶鬲發現量大,而青銅鬲則相當稀少,可能與禮器的性質有關。鬲的外型與鼎相似,同樣具有大口、底部有三個錐形足的特點,惟其差別在於其器腹與足相連,整體中空,呈鼓腹分襠的袋狀,又稱為袋腹或袋足(圖一)。這種看似奇特的設計為古代中國所獨有,目的是為了使鬲具有最大的受熱面積,能讓食物較快地煮熟,以節省燃料。其實不僅僅是鬲,龍山與青銅時代同樣用於加熱內容物的三足盉、鬹等水器都有類似的袋腹設計。
自新石器時代中期以降,中國大部分地區的飲食都逐漸改以稻、麥、黍、粟等食糧作物為主食,菜蔬則多以羹湯的方式處理,也因此在使用鬲燒煮時,必須以匕匙時時攪拌,以避免食物沉底黏附於器壁,進而燒焦。一旦燒煮時稍有失誤,鬲的清理受到器形影響,使用工具(如毛刷)便顯得費時不易,效率不高,也因此清洗者寧願改以將手伸入鬲中,利用彎曲的手指掏洗中空的袋腹,反倒能較全面將鬲裡頭燒焦附著、沉底的食物殘餘清理乾淨,也因此「徹」字的造字創意便據上述清理情況,以表「徹底」之義。
商代鬲的袋腹多顯得膨脹、豐滿,青銅質的禮器口沿兩側有立耳可用於提舉。到了商末周初,日常所見鬲的袋腹已開始逐漸退化,由高袋腹轉變為低袋腹,失去了大面積的受火功能。西周晚期、春秋初期鬲的外型除了口沿出現一圈寬唇邊之外,整體變得更加低矮,袋腹也幾乎消失,失去了原有烹煮、節省燃料的功能(圖二),這樣的器形演化正與袋腹不易清理有關。
今日楷書的「徹」字在甲骨文字形左側多了一個「彳」的偏旁,其實最早見於戰國晚期的秦系文字,在睡虎地秦簡中可見「鬲」的左側添加了一個簡省後的「行」符號(在甲骨文中行表行道,常於許多作為構件使用的字中簡省為左半或右半),後訛變為「彳」形。至於今日楷書「徹」右側的「攵」形偏旁,其實也是由西周時期金文「徹」字的「又」形(表右手)偏旁,在戰國時代早期訛變為「攴」(表手持短枝等棒狀物欲敲擊)而來。「徹」字的「彳」、「攴」偏旁均為後來的小篆所沿用,並延續至今。有趣的是,從東漢許慎所收錄「徹」字的古文可知,戰國時代「撤」字左側的「彳」形偏旁已有訛變為「氵」形的跡象(圖一)。
漢字裡見有「氵」偏旁的字,多與水有關,如江、河、海、湖、溪等,不勝枚舉。「澈底」一詞的使用由「水清澈見底」之義引申而來較為合理,但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的釋義中卻不提。
細查古代詩文,可知「徹底」、「澈底」兩者的詞義迥然有別。形容通透到底、完全而無所遺漏者是「徹底」,如南朝宋佚名《西洲曲》:「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作醬法》:「當縱橫裂,周迴離甕,徹底生衣」、「十日內,每日數度以杷徹底攪之」、《齊民要術・作酢法》:「以棘子徹底攪之」、唐馬戴《邊將》詩:「塞迥連天雪,河深徹底冰」。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中亦有「明湖映天光,徹底見秋色」詩句,其中的「徹底」有表水清見底的「澈底」義,表明早期的「徹底」含括二義。類似的案例見唐寒山詩「水清澄澄瑩,徹底自然見」、唐劉禹錫《龍門禱雨歌》:「潭深萬仞不可度,徹底澄清撓不濁」等。
至於早期「澈底」一詞在古詩詞裡的使用,如唐元稹《貽蜀五首:韋兵曹臧文》:「摩天氣直山曾拔,澈底心清水共虛」、唐佚名《時人號王丘、崔沔語》:「丘山岌岌連天峻,沔水澄澄澈底清」、北宋蔡襄《詩一首》:「萬疊青山拔空起,一道長江清澈底」、北宋劉弇《知府黄龍圖生辰五首其一》:「直恐龍陂清澈底,照人都入骨毛來」,皆與水體有關,案例不可勝數。「澈底」表通透到底、完全而無所遺漏者,且與水體無關的用法,較早僅見於清乾隆年間章甫的《題松石照》:「松陰澈底涼,坐對秋岑碧」、清末郭嵩燾的《酬黃小魯廉訪見贈・其一》:「病餘萬念都消盡,漸覺心神澈底清」,以及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所列舉的清末《老殘遊記》,但案例相對極少。民國初年一些作家的白話文作品裡,也零星見有與水體無關的「澈底」。此現象表明絕大多數的「澈底」應該用於與水有關的「清澈見底」義。
辭典出處若採用民國前後的作品,其權威性顯然不易被認同。今日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裡已查詢不到「徹底」的詞目,如果教育部較認可「澈底」,那麼我國國歌、國旗裡的「貫徹始終」是否也該改為「貫澈始終」呢?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裡搜尋「貫徹始終」條目,釋義欄裡寫的是「自始至終,澈底實踐。如:『貫徹始終,努力不懈,是成功的重要法則。』」,仍是「澈」、「徹」混用之情況,但從前述可知,使用「澈底」取代「徹底」,並沒有顧及「徹」字的造字歷史脈絡,也全然忽略了「澈」字帶「氵」偏旁,與水體有關的文化脈絡,這顯然不是一個過去曾自詡為中華傳統文化繼承者,且以使用繁體中文字體為榮國家的好選擇。
參考資料:
高天麟 1996 〈黃河流域龍山時代陶鬲研究〉,《考古學報》第四期,頁399-442。
馬承源 1982 《中國古代青銅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