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袋「當機」、胡思亂想又焦慮緊張?當心失眠的影響
撰文|周玟萱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的調查,在2016 年,臺灣青少年的慢性失眠(insomnia)盛行率為 2.8%,有高達 24%的青少年反應出自己有失眠經驗,而且失眠問題已經顯著干擾他們的重要生活功能。而2017年的調查結果則顯示,臺灣整體來說每10個人裡面就有1人飽受慢性失眠之苦。
根據過去的認知模型(cognitive model)研究,失眠者對於「睡眠相關刺激(sleep-related stimulus)」可能有高度的注意力偏誤(attentional bias),這些刺激也許是來自患者敏感的內在感知(例如:我好像躺在床上很久了),或是外界環境刺激(例如:聲音、光源),不管是哪一種,只要患者對刺激產生過度的關注、解讀,他們就很容易對於自己「睡不著覺」的事實感到更焦慮,同時也害怕自己白天的表現會因此失常,這時候就會形成惡性循環,導致睡眠品質低落。
●失眠者更容易留意生活周邊的「愛睏」臉孔
過去的學者常用情緒叫色作業(Emotional Stroop task)來檢視失眠者是否有注意力偏誤,素材都是以睡眠相關「字詞」為主,在搭配上中性的詞彙,但是Akram等人認為,以焦慮或是憂鬱症患者為例,他們在看見緊張、哀傷的臉孔時,會產生顯著的注意力偏誤(Bourke, Douglas, & Porter, 2010),因此他也相當好奇,如果改成給失眠症患者觀看「疲憊」的臉孔,並且利用點偵測作業(Dot-probe task)來執行實驗,會產生什麼樣子的結果?受試者的注意力在「脫離(disengagement)」以及「警戒(vigilance)」這兩個不同指標上,會不會有明顯差距?
Akram等人請82位受試者來進行實驗,其中失眠症患者與睡眠品質正常的人各占一半,兩組受試者的平均年齡都在25到27歲間,包含男女。素材方面則是採用12對「中性/疲倦」臉孔的組合,相較於中性臉孔,疲倦臉孔帶有明顯的黑眼圈、眼瞼厚重且嘴角往下垂。
實驗一開始,畫面中央會呈現一個十字凝視小點,受試者必須觀看它約1000毫秒,隨後會出現一對臉孔,臉孔消失後畫面會呈現空白,大約過了100毫秒,受試者就會看見螢幕上面出現一個小點,它可能出現在先前中性臉孔顯示的位置上,也可能是顯示在之前疲倦臉孔出現的位置,順序一律都是隨機安排的,受試者必需在時限內反應出點的位置。
研究結果發現,兩組受試者的注意力脫離(disengagement)還有警覺(vigilance),都有顯著差距,有失眠問題的受試者在執行作業時,注意力很難從疲倦的臉孔上脫離(disengagement)出來,但跟沒有失眠問題的受試者比起來,他們對於睡眠相關刺激的警覺(vigilance)程度是較弱的,需要花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做出反應。Akram等人推論,這可能是因為失眠者已經投注太多注意力在疲倦的臉孔上,導致回答速度變慢(Akram, Beattie et al. 2018)。
●長期睡眠不足如何影響執行功能
除了注意力偏誤以外,失眠還可能對我們產生哪些影響呢?根據Ballesio等人的文獻回顧,失眠症患者跟睡眠正常的人比起來,他們的抑制控制(inhibitory control)表現稍微差一點,或許他們在執行某些生活中的重要任務時,會感覺有時候比較難控制自己對於無關事物的反應;除此之外,失眠症患者的短期記憶表現也比一般的人不好。而根據Harvey(2002)等人的研究,失眠症患者白天時較難以控制不必要的侵入式想法(intrusive thoughts),這就包含許多負面的訊息,像是擔憂、反芻思考(rumination)等,所以說晚上沒辦法好好睡覺、白天不只腦袋容易「當機」,也更容易胡思亂想,這些都是真的啊(Ballesio, Aquino et al. 2019)。
參考資料:
- Akram, U., et al. (2018). "Sleep-related attentional bias for tired faces in insomnia: Evidence from a dot-probe paradigm." Behav Res Ther 103: 18-23.
- Ballesio, A., et al. (2019). "Executive Functions in Insomnia Disord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Exploratory Meta-Analysis." Front Psychol 10: 101.
- Harvey, A. G.(2002).”A cognitive model of insomnia.” Behav Res Ther 40(8) : 86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