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得越多,就越瘦嗎?每日步行數與肥胖的關係

分享至

撰文|葉綠舒

你的手機是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嗎?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智慧型手機指的是「具有獨立的行動作業系統,可透過安裝應用軟體、遊戲等程式來擴充功能的手機。」原本智慧型手機只是商務人士與科技玩家在使用,自從2007年賈伯斯(Steve Jobs)在MacWorld大會上公布了第一台iPhone手機後,智慧型手機變逐漸成為一般人的手機!目前在已開發國家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率是69%,開發中國家則是46%;預計在2020年之前,這個差距還會再縮小。

大約是2009-2010年開始,智慧型手機開始利用內建的傳感器(加速度計、陀螺儀)來記錄我們每天的運動量。以筆者使用的iPhone來說,即使沒有自行下載任何App,iPhone還是可以記錄我每天走幾步、跑幾步、爬幾層樓梯、走了幾公里的路。

隨著大家對健康越來越重視,如筆者這般只是使用內建App來看自己每天的運動量的人,應該已經不多了;不管是下載App或是購買更多的設備(如小米手環、Apple watch、心率錶),許多這類的數據都會透過網路傳回雲端,除了讓使用者可以調閱紀錄,累積起來也是可觀的大數據。

最近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篇研究,就是利用了這些大數據來進行運動與健康相關的研究。研究團隊向Azumio公司取得了71萬7,527個不具名使用者所累積的六千八百萬天的資料來進行分析。Azumio成立於2011年,它開發了許多運動相關的App,包括iOS、Android、Windows phone系統都有。

這些使用者涵蓋了一百一十一個國家,不過只有四十六個國家的使用者超過一千人;其中90%的使用者來自三十二個高所得國家,另外10%的使用者來自其他十四個中所得/中低所得國家。

針對這些國家進行的分析所產生的結果非常有意思。整體來說,每人每天(以14小時計)平均走了4,961步。因為樣本數夠大,所以除了可以分析每日平均步數以外,還可以分析族群活動量的分布狀況。

如此一來便得到所謂的「活動量級距」(activity inequality)。所謂的活動量級距就是把族群的活動量以基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的概念來進行分析;如此分析的結果,得到的數值越大,就代表高活動量者與低活動量者之間的差距越大。

當研究團隊把族群每日平均步數與族群活動量級距和不同族群的肥胖程度進行分析後發現:真正與肥胖程度相關的,不是每日平均步數,而是活動量級距。活動量級距越大,該族群肥胖的程度越嚴重。

進一步的分析發現:活動量級距變大影響的族群以女性的效應為主。也就是說,活動量級距大的族群,低活動量的女性增加的比例較多;同時在這些族群裡,女性肥胖的盛行率提高的幅度也比男性要大。這些發現,跟過去針對收入與肥胖程度的所做的分析很類似。

要運動,總得要有運動的設施;即使如本篇研究所關切的「走路/跑步」,也得有對行人友善的週邊設施,如人行道等。由於樣本裡面最多的就是美國,共有388,124人;因此研究團隊再將美國的數據依照城市別細分,並取出含有兩萬個工作日數據的城市(共55個),將這些城市的「行人友善度」(walkability)列出,取對行人友善度最高的十個城市與對行人友善度最低的十個城市來進行分析。

結果發現:行人友善度高的城市,其活動量級距小於行人友善度低的城市;且行人友善度高的城市,在工作日的上下班時間及午休時間、週末的傍晚這些時段的活動量高於行人友善度低的城市。有意思的是,行人友善度的高低,對女性的影響高於男性,尤其對於50歲以下的女性影響最大。雖然行人友善度對肥胖者的影響不若身材正常者,但是肥胖者在行人友善度高的城市的活動量,還是高於同樣族群在行人友善度低的城市的活動量。

從這篇研究刊出以後,引起了不小的注意。國外許多科普媒體、BBC、CNN都紛紛轉載,並使用「你的國家有多懶?」這類的標題來吸引大家的目光。有趣的是,筆者也看到就在前兩天,馬來西亞的朋友貼出他們國家的媒體報導,大意是說馬來西亞人太懶了,平均每人每天只走了3,963步(平均是4,961步),要大家多運動...每日平均步數低真的就是太懶嗎?其實在這篇文章裡研究團隊提到,他們的研究也並非可以「一言以蔽之」的。有些類型的運動,如打球、游泳,進行時並不適合帶智慧型手機,也有些運動,如騎單車、重量訓練,即使帶了智慧型手機,也無法被記錄下來。除此之外,能夠購買智慧型手機的,大抵都是比較富裕的人/族群;研究團隊也提到,能夠累積有一千個樣本數的這四十六個國家,並沒有低所得國家,即使在十四個中/中低所得國家中,中低所得國家也只佔了5個。更不用提90%的樣本是來自於高所得國家,光是美國一個國家的樣本就佔了54.1%呢!

筆者認為,這個研究可以作為一個參考,畢竟運動有很多種,走路雖然是最受歡迎的,但並不是唯一的運動;而且行人友善度也會影響到走路的意願。 所以真的不必因為低於世界平均就那麼緊張啦!不過,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如果真的要鼓勵人民多運動,或許執政者此時應該要研究一下自己國家各城市的行人友善度,畢竟走路/跑步是最簡單也最不需要添購太多設備的運動,透過鼓勵自己的國民多走路當作起點,應該多少可以降低肥胖程度、提升國民健康吧!

或許有讀者想知道,台灣的狀況如何呢?台灣平均每人每天走5,000步(樣本數4,821人),在46個國家裡排名為第26名。至於活動量級距則為第14名。我們的左鄰右舍的狀況如下:

參考文獻:Tim Althoff et. al., 2017. Large-scale physical activity data reveal worldwide activity inequality. Nature. doi:10.1038/nature23018

--
作者:葉綠舒 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科教中心特約寫手,從事科普文章寫作。

 

加入好友

(Visited 217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