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犯錯後會承認嗎?

分享至

■不論大人小孩,不小心也好、一時衝動也好,難免有做錯事的時候。因為不想被發現,人有時候會選擇說謊來掩蓋自己的錯誤,但常常演變成說了一個謊就得再說一個更大的謊來圓謊,最終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如果希望家中小朋友在犯錯後能勇於認錯,該怎麼做呢?

圖片來源:seth capitulo (CC BY 2.0)

撰文|林雯菁

雖然小孩很小就知道有些行為是不對的,像是未經允許擅自拿別人的東西、或推撞別人搶玩具,他們也知道為了掩蓋自己的犯行而說謊是不對的,但這不代表他們不會這樣做。畢竟利益當前(糖果、玩具),又不想受罰(別說孩子了,畢竟大人也是這樣嘛)。而過去的研究指出,較年幼的兒童(4-5歲以下)即使明知道推別人、偷東西、事後再說謊掩飾等等行為是錯誤的,仍然預期做出這些行為的孩子會覺得開心。因為行為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且做錯事沒有被發現。隨著兒童年紀逐漸增加,他們才慢慢的有其他情緒,像是做了不好的事因而覺得羞愧、擔心自己做的事被發現、害怕被處罰、擔心自己的謊言被揭穿…等多種情緒。

我們可以從以下實驗中4-5歲兒童和7-9歲兒童的反應,來看出兩個年齡族群之間的差別。實驗中,小朋友會聽到兩個故事:

故事一

有個小朋友叫做小虎。有一天,小虎去朋友家玩,他去廚房的時候,發現桌上有糖果。小虎知道這是他朋友的糖果,但是他很想吃糖果,他想把糖果放進口袋裡。〔Q1:小虎自己拿別人的糖果,這樣對嗎?〕他看了看四周,廚房裡沒有別人,只有他自己跟朋友的狗狗。於是他把糖果放到自己的口袋裡,帶回家去。〔Q2:這時候小虎的心情怎麼樣呢?為什麼?〕

回到家後,媽媽問小虎在朋友家做了些什麼呀?小虎想了一下,決定不要告訴媽媽他偷拿糖果的事。〔Q3:小虎決定不要告訴媽媽偷糖果的事情後,心裡覺得怎麼樣呢?為什麼?〕

到了晚上,小虎準備要睡覺了。媽媽跟小虎說晚安的時候,小虎決定向媽媽坦白,告訴媽媽他偷糖果的事。〔Q4:小虎告訴媽媽這件事以後,心裡覺得怎麼樣呢?為什麼?〕

故事二

有個小朋友叫做小豹。小豹在學校玩的時候,想要玩盪鞦韆。這時候有一個女生也準備要玩盪鞦韆,可是只剩下一個鞦韆是空著的。小豹心想,如果把這個女生推開,他自己就可以玩到盪鞦韆了〔Q1〕。他看了一下,旁邊沒人在注意。所以他就推了這個女生一把,搶到了鞦韆。〔Q2〕回到家以後,媽媽問小豹今天在學校做了些什麼。小豹想了一下,決定還是不要跟媽媽提他推人這件事好了。〔Q3〕到了晚上,小豹決定告訴媽媽一件事。他跟媽媽說,他今天在學校玩的時候,看到一個女生自己不小心在鞦韆旁邊跌倒。〔Q4〕

猜猜看,4-5歲的小孩和7-9歲的小孩,在聽到以上兩個故事時,分別會怎麼回答Q1、Q2、Q3和Q4?

這個實驗的結果顯示,4-5歲和7-9歲兩組參與者對Q1的反應相同,但對其他問題的反應卻大不相同。以下便是他們的答案-

Q1:兩個年齡層的小朋友都表示,擅自拿別人的糖果/推別人是不對的。
Q2:4-5歲的小朋友認為,小虎拿了糖果、小豹推了女生得到鞦韆之後,心情應該不錯。為什麼?因為他們有糖果吃,有鞦韆玩哪!但7-9歲的小朋友卻認為小虎小豹的心情可能不大好,因為他們傾向於把焦點放在小虎/小豹做錯事這點。
Q3:小虎、小豹一開始沒有跟媽媽坦承,他們的心情如何?4-5歲小朋友覺得小虎、小豹成功地呼嚨了媽媽,大概覺得很開心。7-9歲小朋友則認為他們的心情應該是不好的,因為他們不誠實。
Q4:故事的最後,小虎向媽媽坦承自己拿了糖果,而小豹則是編了一個謊。4-5歲小朋友認為小豹應該比小虎開心,但相反的,7-9歲小朋友認為小虎比小豹開心,因為小虎選擇誠實告訴媽媽自己做錯的事。

至此,應該可以很明顯地看出4-5歲和7-9歲兒童的差別吧!

其實還有一個Q5,問的是當小虎向小虎媽坦承犯行之後,小虎媽的反應為何,小虎媽會因為小虎的誠實而感到開心嗎?實驗者同時也詢問參與者的父母,這些小朋友平常在家做錯事時,會不會自白。那些認為小虎媽會不開心的小朋友,跟那些認為小虎媽不會不開心的小朋友相比之下,平常犯錯之後自白的頻率比較少。這讓人不禁聯想到另一系列的實驗。

圖說:不過華盛頓跟櫻桃樹的故事,是假的喔…Grant Wood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在聽了什麼樣的故事之後,能夠提升小朋友揭露自己做錯事的意願呢?研究發現,能夠有效誘發3-7歲小朋友坦承自己做錯事的,是「華盛頓砍倒櫻桃樹」這個讚揚「誠實是被鼓勵的行為」的故事,而不是「狼來了」或「小木偶」這類「說謊會倒大楣所以你最好別說謊」的故事。

綜合來看,如果想要鼓勵小朋友在犯錯之後能夠誠實承認自己做錯事了,僅僅只是一個勁兒地向孩子強調說謊的壞處,效果不會太好。倒不如以行動讓孩子知道大人雖然會因為他們做錯事而不高興,但仍然期待能聽到孩子主動揭露,也會為孩子的誠實而開心,同時也可以提醒他們誠實是社會所讚許的好行為。

 

參考文獻:

  1. Smith, C. E. & Rizzo, M. T. Children’s confession- and lying-related emotion expectancies: Developmental differences and connections to parent-reported confession behavior. J. Exp. Child Psychol. 156, 113–128 (2017).
  2. Lee, K. et al. Can Classic Moral Stories Promote Honesty in Children? Psychol. Sci. 25, 1630–1636 (2014).
  3. Talwar, V., Yachison, S. & Leduc, K. Promoting Honesty: The Influence of Stories on Children’s Lie-Telling Behaviours and Moral Understanding. Infant Child Dev. 25, 484–501 (2016).

--
作者:英國倫敦學院大學(UCL)認知神經科學博士。研究人類行為的腦神經機制。喜歡在《Wen-Jing的科學文獻報告》上與大家分享地球上最新的科學新知。

 

加入好友

(Visited 490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