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敵為友,細菌利用噬菌體來自我辨識
噬菌體 (phage) 如同其名,是一種會吞噬掉被寄生之細菌宿主的病毒,對細菌來說噬菌體原本是可惡的敵人。然而,近日 Cell Reports 上的研究,發現細菌能利用是否攜帶噬菌體,來作為辨識自己夥伴的標記,並再使喚噬菌體去攻擊競爭食物的其它細菌。把敵人變幫手,真是高明的手段!
Read more噬菌體 (phage) 如同其名,是一種會吞噬掉被寄生之細菌宿主的病毒,對細菌來說噬菌體原本是可惡的敵人。然而,近日 Cell Reports 上的研究,發現細菌能利用是否攜帶噬菌體,來作為辨識自己夥伴的標記,並再使喚噬菌體去攻擊競爭食物的其它細菌。把敵人變幫手,真是高明的手段!
Read more■演化的力量是透過生命來展現。2018年的化學諾貝爾桂冠頒給Fances H. Arnold (阿諾)、George P. Smith (史密斯) 和 Gregory P. Winter (溫特)爵士,表彰她/他們透過演化的控制為人類謀取了最大的福祉。運用人工定向演化(directed evolution)所製造的酵素,現在已被用來生產包括生質燃料和藥物等等的物質。抗體的演化可以透過一種噬菌體顯示(phage display)的方法來對抗自體免疫的疾病,以及在某些特定的例子中治癒轉移性癌症。
Read more■近年在諾貝爾醫學獎公布前夕,「CRISPR」始終都是炙手可熱的關鍵字。諾貝爾獎到底什麼時候會獎落「CRISPR」,一直都是大家猜也猜不膩的熱門話題。雖然 CRISPR 2016年又跟桂冠擦身而過,但 CRISPR 在生醫領域狂捲的革命,已無庸置疑成就了劃時代的貢獻,得獎只是時間早晚的勢在必得。而 CRISPR 身為2016年唐獎生技醫藥獎的得主,更是讓人心悅臣服的實至名歸。那倒底,CRISPR 是何方神聖?
Read more撰文|葉綠舒 我的博班歲月總是圍繞著噬菌
Read more撰文|葉綠舒 一個都市能有多少種細菌?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