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介紹】《另類閱聽─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推薦序

分享至

■ 表演藝術作品中的滑稽突梯或者癲狂,可否用大腦疾病來詮釋?在這本新書中,作者蔡振家提出了許多新奇的觀點,諸如杜麗娘的躁鬱症、作曲家沃爾夫的藝術歌曲與神經梅毒,讓我們得以重新思考疾病與美學的關連。

《另類閱聽》書封。

撰文 ∣ 陳芳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副教授)

  傳說中的因陀羅網,以珠玉交絡為網線,珠珠明澈,互相映照現影,影復現影,重重無盡。學問之道亦當如是,每一種學說,每一種體悟,都彼此交參,互涉互入而無罣礙,故而境界無窮。

  屈指流年偷換,認識振家先生,倏忽竟已將近二十年。看著他在物理、戲曲、音樂、醫學間,往復出入,對各項專業全力以赴,治學勤懇,卻又充滿創發與想像力,涵蘊漸深,而論述益篤。以振家先生的治學經歷觀之,確乎是從事跨界研究不可多得的人才。我素來喜讀振家先生的文章,不論學術論文,或閒筆雜文,在在處處靈光閃動,可以引起許多面向的聯想。而振家先生自云本書緣起,是在一場有關「聲帶疾病與大腦疾病的劇場表現」的演講時,有了初步的構想。那正是我在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博士班課堂上,和學生討論發音與演唱的問題後,特別邀請對此論題頗有研究的振家先生來做的演講。如今細讀其《另類閱聽》書稿,感受尤深,期待早日印刷出版,讓更多人分享書中黠識慧心。

  本書從「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voice disorder)兩端切入,討論表演藝術。作為書中主要討論對象的各項表演藝術,是我素來喜愛、關心和研究的重點。在此不擬重述書中內容,而是拈出我覺得深具意味的點,略述一二。

  在大腦疾病方面,本書的論述主要分成三大重點。

  其一,是藝術家的疾病,以及疾病對作品的影響。其二,是劇中人物的疾病,包括裝病。劇中「病人」,如貝爾格(Alban Berg, 1885–1935)的歌劇《伍采克》(Wozzeck),中,因追求知識,終至躁狂偏執的醫生,及為賺錢養家,充當醫學實驗品,竟而瘋癲殺妻的伍采克;田納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 1911–1983)的經典劇作《欲望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有幻聽與幻視等精神分裂(schizophrenia)症狀的女主角白蘭琪;京劇《乾坤福壽鏡》中《失子驚瘋》一折的胡氏。裝病的如京劇《宇宙鋒》不願嫁給秦二世,兩度裝瘋的趙豔容;湘劇《馬陵道》躲避師弟龐涓追殺,遂而裝瘋的孫臏。不論真病還是假病,演出時除了化妝、服裝的配合改變,更發展出不同甚或違背「正常」表演的方式,以特殊、扭曲,以及跨越戲曲行當程式的表演來呈現。

  這個部分振家先生分析得非常精彩,他指出,如《伍采克》裡,貝爾格在音樂上設計了由帕薩卡里亞(passacaglia)主題及其二十一個變奏來表現,艱深、學究式的帕薩卡里亞舞曲與十二音列技法的音樂形式,使得瘋癲場景的效果相當驚人。而傾向寫實表演的舞臺劇或電影,演員常為了融入角色,演出劇中人物的病變,導致自己也陷入精神疾病的危機,心力交瘁。

  至於戲曲,則藉由劇場約定的破壞、戲曲程式的錯置,傳達出一種違反邏輯的效果。如《馬陵道》的孫臏,以老生造型融合丑角神態來詮釋他的率真性格及裝瘋的段落。《宇宙鋒》除了利用眼神、水袖、步伐,造成緊張感和疏離性,唱腔也採取了「扭曲」的方式,作者特別拈出「反管」唱腔的使用,並加申論,展現他對音樂與戲曲雙方面的造詣。所謂「反管」唱腔,是藉著指法的改變,將胡琴空弦的首調唱名移動了四度音程,在原來的板式上變化旋律,通常只固定用在悲痛絕望、鬼魂托夢,以及瘋癲狀態之中,也就是作者強調的,反管唱腔,乃是用來象徵異常的精神狀態。

  其三,則是作者根據劇中人物行為,「診斷」出劇中人物的疾病。這種「以假當真的診斷與另類詮釋」,想必是作者極為關心的和有興趣的,於是一再「重訪藝術經典」,指出如京劇《托兆碰碑》楊繼業的憂鬱症、崑曲《牡丹亭》杜麗娘的躁鬱症(manic–depressive disorder),和戲曲中(如臺灣亂彈戲《蟠桃會》)孫悟空的妥瑞症(Tourette syndrome)。

  這些診斷與詮釋,自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但還是要非常「謹慎」。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名劇《馬克白》(Macbeth)中馬克白夫人不斷洗手的強迫症,之所以被中外學者或一般讀者接受,是因其指涉非常明確,而其他的「診斷」若有疑義,即使可以「自圓其說」,在情理上,則未必人人服氣。曾聽振家先生幾度談到,有關杜麗娘罹患躁鬱症的說法,似乎引起一些人(戲劇學者或喜歡杜麗娘的閱聽大眾)的不以為然,我個人雖然可以接受振家先生的詮釋,卻也可以理解有些人無法認同的心境;就像關於孫悟空的表演特色,振家先生認為「其靈感可能不是來自猿猴」,而是「可能跟妥瑞症有關」。其論析或許自我圓足,但我是否完全信服,恐怕就是另一回事了。

  至於「音聲異常」部分,再度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寫作。戲曲研究者對演員塑造人物時採用的音聲特質、演員自身特殊或病態的嗓音,雖然也都十分關注,納入論述,但通常只能從演唱技巧、風格著墨。振家先生近年治學,兼及醫學的探索,除了理論閱讀,也實際參與實驗,並觀察臨床治療,本書後半論及嗓音的幾篇文章,都能從醫學的角度切入,從聲帶的構造、聲音的雜質、某些病態的嗓音特色如煙嗓,及角色行當如銅錘花臉和架子花臉的不同用嗓方式,一一深入解析,可以說為戲曲中異常聲音型態的研究,開前所未有之局,是相當珍貴的的角度和成果。我已迫不及待想指定學生閱讀、學習。

  此外,有一個純屬我個人關心的議題,〈假嗓、煙嗓子的文化〉一文,提及我最喜愛的指揮家小克萊巴(Carlos Kleiber, 1930–2004)在一九七五年錄製歌劇《蝙蝠》(Die Fledermaus)唱片時,決定由假聲男高音里波夫(Ivan Rebroff, 1931–2008)擔任俄羅斯王子一角,這部分的分析相當到位。不過,小克萊巴一九八六年錄製《蝙蝠》時(出版為DVD),則選擇次女高音法絲賓德(Brigitte Fassbaender, 1939–)演唱俄羅斯王子,法絲賓德仍以女聲演唱,並不等於中國戲曲的坤生模仿男性的聲音,這個人物和聲音之間的關係,似乎還可再多談幾句。

  另類閱聽,雖似微波初起,其間卻有千頃深浪。如果各個專業學門,已反覆深掘,行到水窮處,那麼,我們期待著如因陀羅網、珠影交映的跨界研究再創新局,於是坐看雲起。

  

書籍資訊

書名:《另類閱聽──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
作者:蔡振家
出版:臺大出版中心(2011.06)
頁數:368頁
ISBN:978-986-02-7156-0

本書作者介紹

蔡振家,1971年生於臺灣雲林,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臺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臺大醫學院耳鼻喉部從事博士後研究。

自2006年9月迄今,擔任臺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包括:戲曲音樂、生物音樂學、心理聲學、音樂聲學;教學興趣以跨領域課程為主,近年開設「地方戲曲音樂」、「音樂聲學與文化型塑」、「音樂、演化與大腦」、「音樂作品中的愛」等通識課程。

蔡振家一向醉心於傳統藝術文化,看到金庸在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所描寫的蘇星河與函谷八友,總讓他心嚮往之。自從在1999年拜讀了神經科醫師薩克斯(Oliver Sacks)的名著《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之後,讓他對於東、西方傳統藝術中的疾病,燃起了強烈的好奇心,於是便開始「另類閱聽」的探索。

(Visited 82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