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神器是把雙面刃:幼兒觀看螢幕時間對情緒的影響

分享至

不少研究及調查報告都指出,人類使用螢幕的時間越來越長,甚至有研究指出,人類的螢幕使用時間,從2012年的9小時,增長到2019年的11小時。而除了大人的螢幕使用時間很長之外,不少人也把「平板」等3C產品當作「育兒神器」,讓孩子使用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然而,那麼多的設備、那麼長的螢幕時間,若讓幼兒從小就接觸,會發生什麼樣的影響嗎?

撰文|王冠云

來源:MotionElements

 

不少研究及調查報告都指出,人類使用螢幕的時間越來越長,甚至有研究指出,人類的螢幕使用時間,從2012年的9小時,增長到2019年的11小時(Harvey等人,2022)。扣掉睡眠時間,幾乎可說是只要是醒著的時候,人類的眼睛就離不開螢幕。

而除了大人的螢幕使用時間很長之外,不少人也把「平板」等3C產品當作「育兒神器」,讓孩子使用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如今的科技發展,以統計數據而言,已經讓世界上的人們幾乎人人一台手機、超過一半的人擁有電腦、且大約三分之一的人擁有平板電腦。

然而,那麼多的設備、那麼長的螢幕時間,若讓幼兒從小就接觸,會發生什麼樣的影響嗎?

 

心情不好,就去看影片、玩APP

Brauchli等人(2024)注意到了現今螢幕使用時間過長的問題,尤其是不少父母讓孩子觀看螢幕的目的,是為了緩解小孩子的負面情緒。但必須注意的是,如果總是在孩子們吵鬧或心情沮喪的時候,就用平板、手機的APP或是影片來讓孩子「安靜下來」,這會不會使得幼兒在發展情緒調節的機能上,產生某些程度的影響?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低於兩歲的幼兒不應該讓他們接觸螢幕,而年齡介於2歲到4歲的兒童,每日接觸螢幕的時間不可以超過1小時。然而,現實中不少家長並沒有採用這些專家建議,Brachli等人(2024)整理了來自德國、美國、澳洲等各個先進國家的研究發現,不少父母讓嬰幼兒使用螢幕的時間都超過了1小時,而2-4歲的孩子看螢幕的時間,平均數甚至超過了2小時。

如果讓孩子們那麼容易就能接觸螢幕,甚至允許孩子們透過使用螢幕來調節情緒,Brachli等人擔心,這樣可能會使得孩子們錯失了學習如何處理負面情緒的機會,而影響了調節情緒的能力。因此,Brachli等人(2024)便展開了大規模的調查,特別是針對3歲以下的幼兒,探討負面情緒、螢幕使用時間、自我調節這三個概念之間的關係。

 

情緒的自我調節與研究調查

在論文中,自我調節指涉的概念是「努力控制(effortful control)」,包含有意的控制注意力、抑制性的控制,以及調節情緒的能力。而自我調節能力高的人,也就具有可以引導注意力、抑制衝動反應和調節情緒反應的能力。而發展心理學家指出,父母陪伴孩子發展這樣的能力,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如果使用螢幕時間來替代父母的陪伴,可能失去了學習調節情緒的機會。此外,最可能出現的反效果就是,孩子可能甚至會為了得到更多的螢幕時間,表現出更多的負面情緒。

為了完成調查研究,Brauchli等人(2024)在網路上招募研究的參與者,總共涉及了462名,家裡有不到3歲的小孩的父母。這篇研究很值得一提的是,為追蹤孩子的發展狀況,資料的收集總共跨越了10個月,並且分成了4波調查來進行。每一波的調查,都會請父母花1週的時間來進行調查所要求的資料收集。研究使用了多變量貝式多層次增長模型來進行分析,之所以使用這個模型技術,是因為資料點是針對同一位孩子的資料反覆進行收集,如果用這個模型,可以避免統計上的偏誤。

 

螢幕時間和負面情緒有關,但有沒有影響情緒調節還很難說

Brauchli等人(2024)的研究發現,螢幕時間的增長和負面情緒有正相關,而研究結果也意味著,孩子可能會藉由表現出負面情緒,來換取更多的螢幕時間。另一方面,負面情緒和自我調節能力存在負相關,也就是說,負面情緒較高的孩子,他的自我調節能力通常較低。

不過,研究結果也發現,自我調節能力和螢幕時間沒有顯著相關。也就是說,對於「使用太多螢幕會影響孩子調節情緒的能力」的疑慮,並沒有顯著的統計效果。畢竟,也有研究指出,如果父母能跟孩子一起看影片,或者篩選內容,也可能和孩子一起透過螢幕的內容,學習到某些社交能力。

研究者強調,雖然這次的調查沒有證據顯示螢幕使用時間會影響到情緒調節的能力,但是情緒調節是一個兒童情緒發展重要的一個環節,還有其他錯綜複雜的因素會影響到孩子在這方面的發展。例如,父母本身的壓力也會成為影響孩子的因素。另外,螢幕使用時間的多寡,也可能對情緒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負面情緒的變化在整體而言較低的螢幕使用時間上會比較明顯,而情緒調節的影響則是在整體較高的螢幕使用時間上較為明顯。

最後,Brauchili等人(2024)指出,這篇研究是在COVID-19疫情的影響之下,完成了資料收集,「在家防疫」的特殊狀況,可能和一般的情況有差距。而網路問卷的調查樣本顯示,這次的收集到的資料多集中在高社經地位家庭,低社經地位的家庭狀況及育兒方式有沒有差異,並沒有辦法納入該研究的討論中。關於幼兒的螢幕時間以及情緒發展的課題,還有待未來研究持續投入與追蹤。

 


參考文獻

  1. Brauchli, V., Edelsbrunner, P., Paz Castro, R., Barr, R., Von Wyl, A., Lannen, P., & Sticca, F. (2024). Screen time vs. Scream time: Developmental interrelations between young children's screen time, negative affect, and effortful control.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54, 108138.
  2. Harvey, D. L., Milton, K., Jones, A. P., & Atkin, A. J. (2021). International trends in screen-based behaviours from 2012 to 2019. Preventive Medicine, 154, 106909.
  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9). Guidelines on physical activity, sedentary behaviour and sleep for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f ag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4. https://www.statista.com/chart/8158/global-tablet-shipments/
  5. https://datareportal.com/reports/digital-2024-global-overview-report
(Visited 161 times, 7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