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正向人際刺激無感,可能與創傷倖存者的憂鬱情緒雪上加霜有關

分享至

經歷創傷事件可能提高罹患心理疾病的可能性;來自美國范德比大學的研究團隊,透過腦電圖中事件關聯電位的生物標記,試圖找出情緒反應性在創傷經驗與憂鬱症狀之間所扮演的角色。

撰文|蔡岷哲

來源:Pixabay
從事件關聯電位找出創傷倖存者出現憂鬱症狀的脆弱因子

經歷創傷事件是個體發展出心理疾病的風險因子。過往有許多研究指出,經歷創傷的倖存者,在事件後續有相對較高的可能性會罹患創傷後壓力症、憂鬱症,或其他心理疾病,對於兒童或青少年族群而言亦是如此。舉例而言,學者McLaughlin在早先研究便指出童年逆境經驗的普遍性,以及其與創傷倖存者的後續精神科診斷出現具有高度相關。

在創傷經驗與各式心理疾病之間,究竟是否可以找出脆弱因子以解釋他們之間的關聯性呢?在期刊Research on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pathology中,來自美國范德比大學的學者Yinru Long等人所組成的研究團隊,則在研究中揭示晚期正向慢波 (late positive potential, LPP) 在青少年群體中,於創傷經驗和憂鬱症狀所扮演的角色。

Long與其研究團隊表示,個體對於外界環境的情緒反應性——對含有情緒意義的事件所做出的立即性反應——是心理病理常見討論議題之一;除透過主觀陳述之外,也可以透過生物標記窺知一二,晚期正向慢波即是其中一種。晚期正向慢波是事件關聯電位 (ERP) 的其中之一,是透過腦電圖 (EEG) 所測得,發生於事件後的約300毫秒內;並且被視為能反映個體對於帶有情緒意義刺激的持續性注意力表現,顯示個體當前的情緒反應強度。Long與其研究團隊回顧,當面對具有威脅性刺激時,個體所表現出較高的晚期正向慢波,與不良的心理適應有關。

Long與其研究團隊以青少年族群為研究對象,欲研究不同類型的創傷:累積性創傷(暴露於各式創傷事件或相關訊息)、人際創傷(經歷身體或性相關不當對待),以及非人際創傷(地震、火災等)與憂鬱症狀之間的關聯;接著,Long與其研究團隊欲進一步分析,創傷經驗與憂鬱症狀之間的關係,是否會受到個體面對不同情緒調性的人際刺激的情緒反應強度所影響。

 

對正向人際刺激的較低反應,可能是一項脆弱因子

Long與其研究團隊透過對年紀範圍14~17歲青少年參與者進行資料蒐集以驗證研究假設。在研究當中,這些研究參與者們會經歷一項名為「人際情緒圖像 (Interpersonal Emotional Image Task)」的實驗。在實驗中,參與者會看見許多正向、具威脅性,以及中性的圖像,像是有人在玩耍、有人被欺凌,或是單純的自然情景;他們將會在圖像間隔之間,對於畫面上出現指向左或右箭頭,以按鍵進行反應;實驗中,研究團隊也同步腦電波測量,以蒐集參與者的神經生理資料。

研究團隊發現,人際創傷經驗與憂鬱症狀之間具有最強烈的正向顯著關聯,而與人際無關的創傷經驗——像是車禍、自然災害——則與憂鬱症狀之間不存在顯著關聯。有關先前提及的晚期正向慢波,研究團隊發現,對正向人際圖像的反應強弱,會影響前面提及有關人際創傷經驗與憂鬱症狀之間的關聯;換言之,當對於正向人際圖性的反應性較低,則人際創傷與憂鬱症狀的關聯性會愈高。

有關此研究發現,團隊認為與過往研究一致:認為對於正向刺激保有適當的反應,可能將能作為個體心理適應的保護因子。研究指出,當分析經歷其他類型創傷與晚期正向慢波的關聯,則未發現前述的相似結果,支持對正向刺激的較低反應,可能是經歷人際創傷個體心理適應的脆弱因子的證據。

綜上所述,研究團隊指出,儘管仍存在有一定的研究限制,例如:研究樣本數量稍小、研究因於COVID-19疫情盛行期間進行,而一定程度影響收案狀況等,但此研究指出不同類型創傷對於青少年的影響,並指出相關生物標記在創傷經驗與憂鬱症狀之間所扮演的角色。

 


參考文獻

  1. Long, Y., Dickey, L., Pegg, S., Argiros, A., Venanzi, L., Dao, A., & Kujawa, A. (2023). Interpersonal Trauma Effects on Adolescent Depression: The Moderating Role of Neuro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Positive Interpersonal Images. Research on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pathology, 1-12.
  2. McLaughlin, K. A., Green, J. G., Gruber, M. J., Sampson, N. A., Zaslavsky, A. M., & Kessler, R. C. (2012). Childhood adversities and first onset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a national sample of US adolescents.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69, 1151-1160.
(Visited 281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