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30-2】紡織品的應用與製程研發

分享至

從萬丹紅豆餅商標註冊的經驗談起,黃博雄揭示自己不怕犯錯、持續閱讀、累積創意的生命哲學。這一哲學深深貫穿他的紡織產業,透過自我實踐與修正,黃博雄屢次將研發產品投入國際競賽,除了檢證實力、汲取經驗,也看見更多不一樣的需求與創造可能。如同黃博雄反覆提到的「韌性」,屢敗屢戰的重要性不亞於獲得勝利,這正是他在紡織產業與自我人生努力不懈的目標。

講者、審定|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黃博雄 主任

彙整、撰稿|阮芳郁

 

紡織界的奧斯卡之一:iF設計獎
來源: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黃博雄首先向大家介紹「紡織界的三大奧斯卡」:科技界的R&D100、創新界的愛迪生獎,以及設計界的iF設計獎。三項指標中,黃博雄特別分享其中兩項的參賽經驗,透過反覆參與這兩項競賽,黃博雄也不斷精進自己的產品。

iF設計獎 (iF DESIGN AWARD) 是由德國iF International Forum Design GmbH 國際論壇設計公司籌辦,自1954年首次舉辦,是歷史悠久且具代表性的國際設計競賽。黃博雄分享曾以「布花園」產品多次參與iF設計獎,產品以寶特瓶的廢纖維製成,主打將植物種在布上,具永續循環的特性。參賽過程中,由於植物無法被空運出國,故須針對參賽進行特殊設計,這一設計便需要團隊的創意激盪。黃博雄進一步提到,為讓產品進入市場,商品化過程中他對於產品用色有所堅持,「顏色是品牌識別的重要象徵,這就是我所謂的『面不改色』」,他補充道。

布花園曾參與過2012、2016、2020年的iF設計獎,每一次都將過去不同形式的產品改良與修正,近年更大幅提升了它的智慧性。例如:以手機遠端調整布花園的澆水量、固定每天澆水兩次,就算人不在家,也能透過智慧監測系統,照顧布花園。藉由智慧監測,提供無法定時照顧家中植栽的現代人,遠端得知布花園每日的成長與變化,透過維繫與家中事物的親近感,獲得安定與持續日常生活的力量。

 

紡織界的奧斯卡之二:愛迪生獎

緊接著,黃博雄分享關於愛迪生獎的參賽經驗。愛迪生獎 (Edison Awards) 於1987年在美國創立,旨在表彰企業的新產品、服務開發與創新,為新興市場與世界帶來重大影響。

黃博雄曾以「恆溫皮革膠囊」參加愛迪生獎。這一產品結合皮革技術與膠囊技術,製成超細纖維不織布,以雙層包覆為方法,達到恆溫微焦的功效。這樣的結合下,纖維已經細到肉眼無法看見,但兩者的結合卻帶來皮一般的觸感。「簡單來說,這是在皮裡頭放進膠囊」,黃博雄進一步解釋,這一皮革膠囊更具備恆溫功效,「我們讓它維持在26到27度C,這個溫度會使我們感到『涼』。因為我們的體溫平均是30度,高於皮革膠囊的溫度,所以用30度的手去摸它,它的溫度相對較低,就會覺得比較涼」,透過細微的改變,帶來截然不同的感知經驗,更提升人們生活的舒適度。

 

紡織業的跨領域結合:以智慧衣服為例
來源: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然而,除了參賽研發產品之外,是否有更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當代紡織業革新之例呢?黃博雄以智慧衣服為例,「我們的皮膚會呼吸,就像流汗時衣服直接濕貼時,你一定會感受到。所以衣服需要很強的機能,把身體出的汗『拉』出來」,黃博雄以機能性的紡織品為例說道。然而,除了機能性,紡織品更需透過跨領域結合以擴大市場客群,例如,穿上一件輕薄T恤,將身體的汗拉出來,“set free from sweetness”、除臭抗菌之外,紡織品本身也須根據人體身形進行設計,讓穿衣者在運動期間保持流線與美觀,這就是機能性兼具商品化的呈現。

事實上,當今的衣服產品與醫療科技的結合日益常見、多樣,也有更多高科技紡織產品——智慧衣服的誕生。智慧衣服有著比過往更嚴密也更「貼身」的設計,透過將電子元件置入衣服,得以解決勞健保問題、老年照護等社會問題,因為一旦穿上這件衣服,著衣者在不同階段的身體狀況、睡眠情形與相關問題,藉由電子元件的偵測與回報,即時提供數據,對家庭醫學科醫生們的診斷有很大助益。

此外,智慧衣服更仰賴跨領域的多方結合,例如醫生、開發設計業者、紡織業者等互相合作,方能使這一產品設計更為全面周到,更貼近眾人需求。

 

夠有韌性,就夠有自信
來源: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從紡織產業回到自身,黃博雄以自身經驗為例,他認為自己天天都在失敗,儘管講座期間分享不少獲獎經驗,但失敗往往才是常態。然而,黃博雄特別指出傳統製造業的特殊之處在於他的韌性,從過去至今,經歷通貨膨脹、國際情勢轉變,乃至近年的疫情,包括紡織業等傳統產業雖都面臨無數困境與挑戰,「大家都說自己的產業快死了,最後卻都活了下來」,這就是臺灣傳統產業的韌性。

然而,這股韌性也非無中生有,那是因為能洞察不同階段的趨勢,並結合創意,謹慎照應產品進入市場後的每一環節。「創意要技術化,技術要產品化,產品要商品化,商品要服務化。」黃博雄認為紡織產業的當代創新必須建立在這樣的認知基礎,以此結合工業設計與其他專業,彼此合作方能創造深得人心且不被輕易淘汰的商品。

最後,黃博雄再回到演講初始的萬丹紅豆餅商標註冊經驗,這一經驗使他明白,產品研發除了需要創意,更要有嘗試的膽識,他始終認為我們不缺乏點子,而是缺乏踏出第一步的勇氣。正如他一再嘗試不同的國內外競賽,在一次次不同的激盪下,經歷失敗也有所學習,這一過程使他更堅信自己踏出去的每一步,夠有韌性,也夠有自信。

 


圖左起分別為CASE中心黃偉邦主任、講師黃博雄主任、主持人臺大漁業科學研究所柯佳吟副教授、前臺大副教務長詹魁元教授|來源: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延伸閱讀:【人物專訪】紡織產業的創新與技術——專訪黃博雄主任


(Visited 215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