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歷在目是把雙面刃?談青少年的反芻與心像式思考關係

分享至

你是否曾經想過,在日常生活中,你思考的方式是一幕幕畫面放映在腦海中,還是一列又一列的語句陳列在心中呢?在這份研究中,Lawrence與其團隊探討不同的思考方式和反芻思考/分散注意力對情緒感受和生理指標變化的影響。

撰文|蔡岷哲

來源:pixabay

當在臨床上談到憂鬱症或是低落情緒等其他情緒困擾,反芻思考常是首先被檢視與重視的認知思考模式之一。反芻思考指的是人們固著與沉浸在負向的認知思考中,像是「為什麼總是我?」、「要是我沒有……就好了」,或是反覆思忖先前與他人的對話等等。早先研究中指出,反芻思考的運用在青少年階段即開始逐漸增加。當反芻思考來襲,除了辨識反芻的出現以及自己習慣使用的自動化思考,進行分散注意力/分心 (distraction) 則得以讓我們暫時將思緒聚焦在其他事物上,減少自己將認知資源投注在負向認知內容中。

 

當思考內容歷歷在目:心像式思考 V.S. 口語式思考

來自美國俄亥俄州大學的Lawrence與其團隊,在今年於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中所發表的研究則在反芻的脈絡下,探討心像式 (mental imagery) 思考與口語式 (verbal thought) 思考在青少年族群進行反芻與分散注意力造成的影響。過去不同研究指出,心像式思考(在腦中浮現具體畫面的思考方式)對情緒的影響比起口語式思考(在腦中浮現語句的思考方式)來得更顯著。舉例而言,心像式反芻比起口語式反芻可能帶給個體更多不適與痛楚;然而,心像式分散注意力則比起口語式分散注意力更能改善當前的負向情緒。但過去學者對於這兩種思考方式影響的論辯有諸多不一致,也有與前所述相反的結果;Lawrence團隊也指出,在青少年這個年齡層的探討是付之闕如。

奠基於反芻意義的文獻回顧與上面的研究缺口,Lawrence團隊假設:當人們出現負向情緒時,相較於口語式反芻,心像式反芻會使得人們的主觀情緒感受更加惡化,並相應觀測到不良之生理指標變化;反之,面對負向情緒時,心像式分散注意力則會讓人們的主觀情緒感受改善,也能夠觀察到較佳的生理指標變化,如心率變異性或膚電反應(心率變異性上升、膚電反映下降與較佳的情緒適應有關)。

為了驗證上述的假設,Lawrence團隊設計了一項實驗:他們招募145位青少年(年齡分布落在13~17歲),依序透過標準程序建立中性情緒與誘發負向情緒,接著將要求參與者以不同的思考方式針對先前被誘發的負向情緒進行處理,並分成四組(包含反芻-心像思考、反芻-口語思考、分散注意力-心像思考、分散注意力-口語思考)。在這個階段,參與者會先由研究者帶領,練習心像式/口語式思考方式,接著透過指定的思考方式,應用於後續呈現的反芻/分散注意力情境。最後,參與者會觀看一段中性、沒有刺激的影片,恢復原本的身心狀態。在誘發負向情緒、進行思考處理,以及觀看放鬆影片時,團隊也同時蒐集參與者的主觀情緒感受與生理指標變化(心率變異性與膚電反應)。

 

分散注意力,想像畫面更有效

有關反芻思考,研究結果顯示,心像式與口語式反芻思考對主觀情緒、生理指標帶來的變化並沒有明顯的差異。Lawrence團隊認為,這可能與許多因素有關。他們推論,首先,可能是因為反芻思考對於情緒適應帶來的負向影響(像是固著於負向事件誘發的憂鬱情緒等),比起單單思考方式的差異更具有衝擊性。接著,實驗中所誘發的負向情緒強度,或是實驗情境中讓參與者反芻思考的時間長度,也可能影響研究結果。最後,即便在實驗中操弄了思考方式,但參與者本身習慣使用的思考方式卻也可能影響實驗操弄效果。

但當我們檢視「分散注意力」這個變項身上,研究結果就與原先假設大致相符:相較之下,參與者若使用心像式分散注意力,主觀的情緒感受改善,心率變異性也增加了!Lawrence團隊認為,這可能是因為當我們從事心像式分散注意力會消耗較多認知資源與心力,進而降低其他侵入式思考或不自覺反芻的可能性,也更可能改善原先不佳的情緒。

綜合這些發現,Lawrence團隊仍認為有些後續研究需注意的部分,像是他們並沒有針對性別或年紀進行分析,但過去研究則揭示女性更常出現心像式思考;此外,未來研究也需將人們其實較可能出現心像與口語式混合的思考方式的現象納入考慮。綜上所述,這份研究仍告訴我們,當出現負向情緒時,若要讓自己轉移注意力,心像式思考可能會是更有幫助的選項。

 


參考文獻

  1. Paul E. Jose & Isobel Brown, 2008, “When does the gender difference in rumination begin? Gender and age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rumination by adolescent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37, 180-192.
  2. H. R. Lawrence & G. J. Siegle & R. A. Schwartz-Mette, 2023, “Reimagining rumination? The unique role of mental imagery in adolescents' affective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 to rumination and distraction.”,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329, 460-469.
(Visited 110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