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科研】你會購買具有食品安全相關認證的食品嗎?

分享至

2014年發生的黑心油事件重創台灣食品產業,由於「食用油」涵蓋的食品範圍廣泛,許多下游食品廠商皆受到波及。此外,中國也在2010年代初期發生多起「地溝油」的黑心食品事件。食品產業的食安問題發生在食品製備最基礎的「油」上,是否影響社會大眾的消費行為?政府所祭出的「食安認證」相關標章等解決策略,能否挽救人們對於食品產業的信任?

撰文|王冠云

購買食品前,看看包裝上的認證標章吧!|來源:MotionElements

 

從消費者購買行為模型來看,食安認知正向影響了消費行為

在超市、便利商店等地方購買食品時,消費者會注意哪些面向呢?只是一味地把想吃的東西都放到購物籃裡嗎?來自國立臺灣大學的的研究(Wang and Yueh, 2020),以台灣和中國大學生為調查對象,探索食安風暴席捲過後,大學生購買具有食安標章食品的消費行為。

在台灣,食安相關的認證標章有「吉園圃(GAP)」、「CAS台灣優良農產品」、「CAS台灣有機優良農產品」、「TAP產銷履歷農產品」等;中國也有相對應的食安標章,如「QS生產許可」、「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有機食品」等認證標章。若是有在台灣或中國購物的經驗,稍加留意一下,相信對於這些標章應該都不陌生。此篇研究(Wang and Yueh, 2020)就是在探究消費者選擇購買這些具有食安標章食品的影響因素。

研究發現,不論是台灣還是中國的消費者行為模型,都發現了「食品消費認知」顯著影響購買食安標章食品的意願。所謂「食品消費認知」指的是購買食品時重視食品的包裝、保存期限、產地、新鮮度等資訊的程度,簡單來說,就是在購買食物前會不會再三確認包裝所標示的各種訊息,再決定是否購買。大學生基本上幾乎都以外食為主,但就研究結果顯示,對於購買食物有所講究的人,相對的也就有更高的意願購買具有食品安全認證的食品。

 

媒體也有可能影響食安認證產品的購買意願嗎?

這樣的研究結果非常直觀易懂,然而,特別的是,台灣與中國的模型經過比較之後,發現對於媒體的態度有顯著的不同。台灣的消費者模型並沒有顯示任何受到媒體影響而產生不同的消費行為,但中國的消費者模型卻顯示,「媒體關注」程度影響了購買食安認證食品的意願。「媒體關注」指的是在報章雜誌、電視、廣播、網路等各個媒體管道關注食品安全新聞的程度。結果顯示,越是關心媒體,越是有意願購買食安認證食品。

另外,如果我們仔細閱讀研究報告所提供的數據,也會有不少有趣的發現。該研究的調查時間在2016年的夏天,當時的時空背景「媒體關注」這個面向,台灣的填答者最常使用網路及電視瞭解食品安全相關的新聞,而中國的填答者最常使用的管道則是廣播。此外,關於食品安全相關訊息的信任度,台灣的填答者所呈現的分數幾乎都比中國的填答者所呈現的分數還要高,不論是報紙、電視、網路、政府、學術機構等,台灣填答者對於這些媒體管道和訊息來源的信任分數皆較高。

 

你也怕自己吃到黑心油嗎?

除了對於媒體和資訊獲取管道的態度大有不同之外,台灣的消費者並沒有在食品安全這個議題上出現「樂觀偏誤(optimitistic bias)」的現象。樂觀偏誤最早由Weinstein(1980)這位社會心理學家所提出,意思是個體低估了自己發生不幸事件的機率,且當所有個體都認為自己遭遇不幸的機率比他人低,就形成整個團體的偏誤。根據此篇研究結果(Wang and Yueh, 2020)指出,中國的消費者傾向認為「他人」比「自己」更容易吃到不安全的食品,台灣的消費者則沒有這項偏誤。

根據研究者的推論,2014年台灣發生的黑心食用油事件影響的層面實在太過廣泛,幾乎所有人的日常生活裡面,至少都有一些部分的食品被那次的事件波及,社會心理學家們也在樂觀偏誤的相關研究中提出,若人們曾經有過親身經歷,將能減少樂觀偏誤的程度,可以更客觀的評估情勢,由於台灣當時的黑心油事件仍然歷歷在目,可能使得台灣的消費者在食品安全這項議題上並沒有產生偏誤。反觀中國,儘管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但尚未有擴及全國所有食品業的超大規模食安事件,填答者中並非所有人皆有親身經歷,因此可以從填答者的資料觀察出樂觀偏誤的現象。

透過台灣與中國的研究調查比較,發現在購買食品時的消費認知影響了購買食安認證食品的意願,因此,從教育面著手,提升消費者購買食物時的消費素養也許是有效影響食品市場的方法之一。而消費者對於食品相關訊息的關注、信任度以及社會信任並沒有完全影響對於食安認證產品的購買意願,值得反思的是廠商、媒體及整個社會,對於食品安全的訊息提供及傳播還有進步空間,才能讓消費者買得安心、吃得安全。

 


參考文獻

  1. Wang, G.-Y., & Yueh, H.-P. (2020). Optimistic Bias, Food Safety Cognition, and Consumer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Foods, 9(11), 1588. MDPI AG. Retrieved from http://dx.doi.org/10.3390/foods9111588
  2. Weinstein, N. D. (1980). Unrealistic optimism about future life ev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9(5), 806–820.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39.5.806
(Visited 231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