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會製造還是消滅好工作?經濟學家說:這取決於我們怎麼應對!

分享至

AI 對工作的影響如何,一直有悲觀和樂觀的兩種聲音;經濟學家 David Autor 認為,負面的衝擊一定存在,至於正面的效益大小,則賴於社會做出正確的投資,才能讓新科技的好處真正實現。另外,在社會做出正確投資之前,攸關個人養成的「教育」更是打好基礎的關鍵。

撰文|謝達文

 

AI對工作的影響是什麼?常識一方面給我們悲觀的答案,畢竟AI會取代很多原先的「好工作」,從會計師到工程師都可能失業。另一方面,AI又可能會製造新的工作機會,這又好像給了我們樂觀的理由。

到底哪一方才是對的呢?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經濟學家David Autor和他的同事們認為,悲觀和樂觀的人都可能是對的──AI一定會有衝擊,至於能帶來多少好處,取決於我們怎麼運用新科技,做了什麼樣的「投資」。

來源:MotionElements

 

簡單來說,AI對工作有兩項可能的影響(Autor, 2016):「取代」與「輔助」。

 

「取代」對應到的,正是常識給我們的悲觀想法,AI越發達,就會有越多任務不再需要人工處理,而能交由電腦解決。

所有科技都可能帶來這個問題,但AI不同於先前科技之處,在於先前的科技通常沒有「學習與調適」的能力,因此只能取代較低技術的工作,但現在,因為AI可以「學習與調適」,所以還能取代很多原先需要技能的工作(不論是專門的技能,如程式語言,還是一般性的技能,如閱讀能力),比如法務、會計、軟體工程師(Lowrey, 2023)──而這些工作都可能需要一輩子的訓練,他們一旦被取代、一旦失業,就可能走投無路,只能去爭搶所需技能較低的工作,造成更多人落入低薪。

經濟學家Autor和三位他的同事針對美國的研究(Acemoglu et al., 2022),就發現在2010-2018年間,當一間公司的工作內容越受到AI影響時,整體而言聘僱人數確實也會降低。此外,越是受到AI影響的公司,新招聘的工作所需的技能,也會跟舊的工作不同。研究者們認為,主要是因為公司改以AI取代本來需要人工的工作,所以導致總聘僱人數降低,而且需要的新員工也不一樣。

 

而「輔助」則對應到常識給我們的樂觀答案,AI越發達,就意味著產能可以提升,產能提升就意味著產業可以擴張。

這點同樣不是專屬於AI,舉例來說,一則關於ATM的研究(Beseen, 2015)就指出,銀行開始大量使用ATM,固然取代了傳統上的點鈔、發鈔,但同時,這也使得設立銀行分行的成本大幅降低──在美國,1998到2004年間,「每間銀行需要的行員」從平均20人降低到13人,而由於成本降低,銀行有辦法開設更多分行,同時期都市地區的分行增加了43%,反而增加了行員的職缺。

另外,隨著生產力的提升,人們也可能發現新的發展方向。這點同樣可以借鏡歷史:Autor(2017)提到,1900年,農業科技較落後時,美國需要將四成勞動力投入農業生產,到了今天,在農業科技發達下,只需要2%的人力投入,就可以餵飽全美國,甚至還能外銷。這意味著,農業這個產業聘僱的人數相對縮減,但新的產業也應運而生,從生醫、金融到文化、娛樂,反而為農夫的下一代製造更多就業機會──而AI也很可能帶來同樣的效果。

 

所以,悲觀派和樂觀派都是對的──科技、尤其是像AI這樣的科技,絕對會導致一些工作機會被取代,問題就在於,我們的社會,能不能確保在此同時,我們做好足夠的投資和準備,來幫助我們利用「輔助」的潛能。

其中,Autor提出的一個關鍵就是「教育」,二十世紀美國做過最大的投資,就是讓幾乎人人都有中學可以念,提升人們讀書、算術等一般性的技能,也讓很多人有能力使用科技工具,使得新的產業得以發展,而且聘得到適任的員工。試想:就算農業產能大幅提升,如果美國多數的人都不識字,哪來那麼多人去當工程師、科學家、會計、編輯或法務?

回到我們當前面對的挑戰,面對 一定會有人一輩子專精的東西,馬上要被電腦取代了,我們有沒有辦法確保我們的教育,給予人們足夠多「帶得走」而且「與科技相配合」的技能,讓一些人可以去開創新的任務或產業,讓更多人可以去投入這些新的任務跟產業?而這些技能的取得,又是否足夠普及而且公平,不會反而導致好處都是一群人在享受,壞處都是另一群人在承擔?面對AI勢不可擋,這是我們這個世代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參考資料(依文中出現順序):

  1. Autor, David H. 2016. “Why Are There Still So Many Jobs? The History and Future of Workplace Automation and Anxiety.” Retrieved from:
    https://ide.mit.edu/sites/default/files/publications/IDE_Research_Brief_v07.pdf
  2. Lowery, Annie. “How ChatGPT Will Destabilize White-Collar Work.”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heatlantic.com/ideas/archive/2023/01/chatgpt-ai-economy-automation-jobs/672767/
  3. Acemoglu, Daron, David Autor, Jonathan Hazell, and Pascual Restrepo. 2022.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Jobs: Evidence from Online Vacancies.”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40(S1): S293-S340.
  4. Bessen, James. 2015. “Toil and Technology.” Finance and Development 52(1): 16-19.
  5. Autor, David. 2017. “Will Automation Take Away All Our Jobs?” Retrieved from:
    https://ideas.ted.com/will-automation-take-away-all-our-jobs/

📖編輯的話:
 
AI系列文章一直都是報科學讀者喜愛的議題,當前社會也不能忽視這個科學帶給我們的影響,人類生活中充滿人工智慧的應用。〈CASE 報科學〉首開社會科學談當代AI科學、科技帶來的問題,還請大家繼續追蹤 CASE 報科學,從生活中探討科學的有趣之處!
(Visited 165 times, 2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