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28-2】氣候緊急年代的挑戰與契機 - 與氣候共舞,人類(台灣)新契機

分享至

氣候急遽變遷的年代下,極端氣候不再遙遠,如何調適與增進氣候韌性,我們需要從日常生活中提煉對氣候議題的敏感度,更需要不分年紀與國界的公民共同參與。

講者、審定|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許晃雄 特聘研究員
彙整、撰稿|阮芳郁

 

氣候緊急年代:進擊與失速的全球暖化

「全球暖化」對當代人而言,早已不是陌生詞彙,但對於全球暖化的實際情況與影響,卻缺乏深入了解。從事氣候變遷研究的許晃雄老師說道,根據研究數據與分析,過去一百多年來全球溫度攀升的速度急遽增加,尤其是近三十年更顯迅速;而對人類生活的地球來說,影響最甚的是極區,過去五十年來北極上升的溫度是全球平均值的二至三倍,若不是將數據放在時間軸上檢視,我們難以察覺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速度與程度的急遽攀升。

 

熱浪、野火、乾旱:極端氣候不再遙遠

當全球平均溫度上升,將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極端氣候是最直接且顯著的例證,例如:熱浪、野火、極端降雨與乾旱,都是全球暖化所致的極端氣候,人類餵給地球溫室氣體,受熱的地球便。
 
許老師提到,氣候科學家多次以氣候模式進行模擬,歸納出人類正是造成二十世紀後溫室氣體增加與氣溫上升的主因,他們以情境式做法,推估極端高溫(熱浪)與增溫/暖化程度成正關係,連帶造成極端降雨與乾旱的頻率增加、強度增強。
 
全球暖化對台灣的直接影響,則使台灣逐漸走向漫長的夏日與消失的冬季,逐並從亞熱帶走向熱帶氣候,連帶影響的是地方作物的產量與收成時間,以及因為炎熱化的趨勢使人們的用電需求增加。若無法抑制溫室氣體高排放的狀況,在最惡劣情況下,不僅是台灣,未來的全球氣候將可能回到四至五千萬年前的高溫。

 

減緩、調適、脆弱度:增進氣候韌性之道
來源:台大 CASE 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針對氣候調適與議題,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簡稱IPCC)的不同工作小組,紛紛提出評估報告,提出氣候變遷的影響與嚴重性,並設定未來預計降低的全球氣溫與達成年限,以國際力量提升氣候變遷議題的關注度。
 
IPCC第二小組的工作報告(2022年2月公告)中,歸納出「衝擊、調適、脆弱度」為氣候變遷關鍵字,許老師補充到,在氣候變遷的加速衝擊之下,這份報告指出與減碳同樣重要的是「調適」,提供氣候變遷下的脆弱群體更多支持,讓全球氣候朝往韌性發展,方能有效減緩氣候變遷持續加劇的狀況。
 
許老師進一步以2015年的《巴黎協定》為例,這次協議內容提到將致力於讓全球氣溫升高不超過1.5度C,以此降低氣候衝擊與調適的困難度。但事實上,無論是IPCC的工作報告或巴黎協定的指標,對人類的日常運作來說,實難做到完全不排放二氧化碳,是以「負排放」(如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回收、封存或再利用)有其必要,方使國際協定中預計於2050年達到碳中和(碳的排放量=吸收量)的願景成為可能。
 
調適的策略面上,許老師提到氣候變遷的風險增加,將使部分群體更為脆弱,是以必須強化我們的耐災能力,讓損傷降到最低。而安全化各種硬體設施、恢復植被與森林、強化預警系統等,都能使人類做好外在與心理的調適準備。

 

Covid19對氣候變遷的警示

許老師特別以新冠肺炎作為氣候變遷的比喻,兩者皆具備從「預警→惡化→驚覺→大爆發」階段,然而,氣候變遷更甚的是它不僅不可逆,也沒有特效藥,不僅使人類難以適應,影響甚可達數百年。此外,許老師更進一步提到今年的俄烏戰爭,致使天然氣的價格大幅上漲,由此可見氣候變遷與國際情勢、人民經濟與生活密切相關與相互牽動。

 

繪本《聖誕老公公變瘦了?》:從日常經驗,提煉對氣候變遷的敏感度
圖左為科教中心賴亦德執行長、圖右為講師許晃雄研究員|來源:台大 CASE 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老師特別分享到,身為研究者的他,也有過以氣候變遷為主題的繪本創作經驗,靈感來自於台大風險中心的一場聖誕活動上,學者們被要求戴上聖誕帽、扮演聖誕老公公,許老師馬上浮現「自己那麼瘦、哪裡像是聖誕老公公?」的念頭,然而,正是這一念頭,不禁使他開始設想:那麼,很瘦的聖誕老公公,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是否可以成為一個議題呢?
 
在這一想法下,催生出《聖誕老公公變瘦了?》繪本雛形,身為研究者的他,將豐富的氣候變遷研究數據,轉化、改寫家喻戶曉的聖誕老公公故事。在全球暖化下衝擊最大的北極地區,面對全球氣溫上升,生活在北極的聖誕老公公地區不再感到如同以往的寒冷,在氣候轉變之下,馴鹿找不到食物,聖誕老公公也因此瘦了一大圈;到了聖誕節,聖誕老公公從北極出發,遨遊世界的過程中,發現並看見各地因為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問題。透過生動且親切的筆法,再次應證氣候議題不分國界,對人們的生活造成直接影響。
 

與氣候共舞:從「政府—企業—人民」的氣候參與

許老師提到,對企業而言,減碳過程其實充滿商機,舉凡替代能源開發、未來肉等,都是企業在減碳的過程中,同時進行商業行為的切入角度;而社會團體或青年對氣候議題的參與,更使得氣候變遷能以不一樣的聲音獲取關注。例如:瑞典女孩葛莉塔以個人行動呼籲關注氣候變遷的嚴重性、台灣青年氣候聯盟參與國際氣候會議,提出「淨零碳排、綠色轉型、氣候教育、公民參與」等訴求,讓青年有機會走上國際舞台,成為推動改革不可或缺的力量。
 
淨零目標必須成為全民運動,政府、企業與人民都必須參與,許老師最後介紹到目前政府致力的減碳與氣候調適策略,例如:開發替代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與節約、調適炙熱化的未來生活並提高韌性等,策略與觀念的落實,需要不分學群與專業的每一個人,找到自身位置與氣候變遷問題的連結,方有機會達到「氣候—人—生態」複雜且彈性的系統性連動與改變。

 

 


探索講座第28期:永續發展的路口
(Visited 112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