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務實地走出一條保育之路——專訪陳瑞賓秘書長
11/19 (六) 陳瑞賓秘書長主講:「台灣海洋保育面面觀 - NGO的視野」
訂閱 CASE YouTube 鎖定直播 開啟🔔
採訪、撰文|林玟圻
審定|陳瑞賓
環境資訊協會的陳瑞賓秘書長是本期探索講座中唯一的 NGO 工作者,他在 2000 年發行環境資訊網絡電子報,推廣環境信託理念;在 2001 年推動環境資訊協會成立,該協會至今仍是台灣最重要的環境媒體之一。在 2021 年的公投中,該協會也曾針對第 20 案、有關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是否應遷離桃園大潭藻礁區域製作專題報導,並將之稱為「臺灣第一個生態保育公投」,試圖透過梳理正反雙方的立場,讓環境保育的議題更高程度地整合進公共事務的討論中。本期探索講座邀請秘書長分享,便是以 NGO 的角度,剖析臺灣海洋保育面臨的挑戰為題,期待能帶來更多元的視野,讓大家認識環境與海洋保育的課題。
缺席的海洋
一提及海洋保育,秘書長劈頭就說,他認為環境保育議題在當今臺灣社會中是被漠視的,而海洋保育又是在所有保育議題中更被漠視的;更令人遺憾的是,當海域離陸域越遠、就越受漠視。而海陸交界的濱海地區則由於其模糊、過渡的屬性而有其管理與研究上的難處。對於這樣的困境,他認為問題出在我們並不願意將經費花費在海洋科學的研究上。
正因如此,在過去幾年,他與眾多環境保育團體、學者專家與多位立法委員,一同投入海洋委員會設立的倡議,並強調「海洋保育」及「海洋研究」的重要性,才有了「海洋保育署」及「國家海洋研究院」的成立,是臺灣這座海島在政治上的重要里程碑。而在個人層次,他認為人是重視感官經驗的動物,正是因為缺乏親海的經驗,才使得大眾對於海洋議題始終漠不關心。
國際趨勢?
回到環境保育組織的角色,秘書長也毫不諱言,他認為當前政府對於「淨零碳排」的論述更多時候是在「維持顏面」。一來,政界需要維持與業界的連結,在歐盟將碳稅等制度正式入法後,環境保育議題成為全球企業的當務之急;二來,面對國際這波永續減碳的浪潮,跟風地將既存的自然碳匯轉換成可充抵的碳權,這對於解決問題沒有幫助,只是在做做樣子,同時讓環境保育的理念成為交易的物件而已。
他提醒,面對相關議題,我們應該要以科學的角度思考,不應輕易地落入想當然耳的僵化視野。國際局勢有政治與經濟的機制與張力在背後運作,在細究其根源後才能真正理解問題。以此而論,我們可以見得秘書長重視的並不僅限於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以更為宏觀與批判的立場討論問題的本質,才不會滿足於現況下的論述。
保育新途徑?
以產業的角度來看,臺灣的保育團體相較於其他慈善機構、宗教團體而言,無論就金流、人力規模來看都少得可憐,在這樣的情況下議題變更難以大眾化,也導致了保育議題在社會上討論度低的現況。
「現實令人哀傷,但這就是現實。」這個看似實際的出發點往往帶來負面的悲觀的結論,但秘書長則回過頭來在其中找到未來的期盼。而正是因此,也才有持續調整作法、找尋出路的必要性。我們不需要否認追求環境永續、生物多樣性的理由追根究柢是為了人類的存續,但秘書長強調,我們不需要將保育與產業視作互斥的概念,兩者應可以在同一光譜上。
目前環境資訊協會正在籌措轉型為農業財團法人自然信託與環境資訊基金會,未來便能在信託法的保障下,針對棲地的保育與維護發展長期且穩定地運作,讓野生動植物得以安身立命。
「你們為什麼不生氣?」
在過往的採訪中,秘書長曾表示自己認為投入環境保育議題倡議工作,是為了下個世代的年輕人。在採訪過程中,問及他對於當代年輕人的看法時,他卻直接了當、中氣十足地這麼反問著。
他提及,世界各國當今高舉「永續」、「減碳」、「淨零」的大旗,但對於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或生物滅絕的環境課題,似乎於事無補。在他眼中,這代表改變的力道不夠;並補充,無意否定目前當局者的努力,只是就結果論而言,結果似乎並不能稱得上正面,不應輕易忽視。
由此而知,對他而言,問題不在於自己如何看待我們這群「可憐的年輕人」,而是我們這一代如何想像與期待未來那個由我們主導的世界。事實上,採訪過程中,陳秘書長一度直接提及,自己並不習慣、也不喜歡接受專訪。他表示,不應該把焦點放在他個人身上,只要在在意的場域中持續耕耘、推進工作,便有機會讓重視的價值得以實現。這樣的期待也從秘書長個人身上延展到我們這個世代,正因為現在面臨的是極端氣候,過去的經驗並不適用於新的局面,因此,新的世代更應該要有新的觀點,討論出「什麼是我們所重視的價值?」乃眼下年輕人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