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還是不除?陰毛與生殖器美學

分享至

【CASE 報科學】新系列、全展開!

人類生活中「性」一直都在,卻也一直被掩蓋。你知道嗎?「性」的影響力遠比你想的還要大,它深深地影響了我們的身心靈,甚至是自我價值。然而,目前社會仍普遍避免討論相關議題。我們希望透過性教育的系列文章,分享性科學研究內容與發展,提供公開且透明的管道,讓大家獲得正確的性相關知識。當我們的性知識越豐富,除了更瞭解自我,也增加保護自己的能力,並期望未來大家可以更正向地看待性的議題。

 

本系列文章為表示性教育之目的,部分性相關科學文獻圖片可能具男女性器官,因此,本系列文章根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規定,並依網站分級規定處理每篇文章的裸露(SB)狀態分級,依序為無防護機制警示機制阻攔機制嚴格年齡防護機制等,皆會在每篇文章前告知讀者該篇文章之分級程度(本文內容具正面價值且正面價值與呈現內容符合比例),請詳細、安心地閱讀相關資訊,並配合下方說明閱覽。

 

提醒您,本篇文章隸屬為 無防護機制,各年齡層皆可閱讀本篇文章。

 


 

 

隨著現今對於身體美學的要求,陰毛的去除與否也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陰毛在許多人眼中可能是不衛生、不美觀的,甚至有的人除去陰毛的原因在於降低感染,然而目前沒有任何一篇研究能夠證實去除陰毛能降低陰道或泌尿道感染,陰毛的存在反而更能保護生殖器官免受細菌感染。

撰文|茉莉小學堂

審定|台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來源:Canva

 

你有想過私密處除毛嗎?陰毛又長又捲,穿泳衣時還會從旁邊露出,令人困擾又不美觀,也因此許多女性會選擇去除陰毛。

自青春期第二性徵開始發育9~14歲青少年、少女會開始長出體毛,如腋毛、陰毛等,而陰毛是人類演化至今少數存留在身上,較為濃密的毛髮之一。古埃及與古希臘的歷史中,曾記載著去除陰毛的習慣,而現今資訊發達的時代,去除陰毛的人數也逐年增加。

Osterberg 等人(2017)於美國的研究,調查了 7580 名受訪者中,有74% 的人表示有去除或整理陰毛的習慣。雖然歐美國情可能與台灣不同,但是可以透過這項研究,瞭解當前去除陰毛的方式與除毛者的想法。文章中所撰寫的除毛方式包含機械性與化學性,如:除毛膏、雷射、除毛刀、蜜蠟除毛等,而除毛者則認為除毛能夠更衛生、降低感染的風險,甚至能讓女性更加性感。

猶豫是否要除毛的你,先閱讀以下的小知識,再做決定也不遲喔!

 

陰毛的作用有哪些呢?

 陰毛雖然對於性功能沒有直接的作用,但就像鼻毛一樣,有它存在的道理和價值(Stone et al.,2017)

  • 防止受傷:

性行為的過程中,性器官的碰撞容易使得會陰部受到刺激和擦傷,而陰毛則能夠降低摩擦,且能夠讓會陰部不那麼乾燥 。

  • 預防細菌感染(特別是在女性)

陰毛可以保護生殖器(外陰和陰道口)免受細菌感染,並且是抵禦病原體和異物進入的第一道物理防線。

  • 交配的信號

雖然研究證據還不足,但一些人還認為陰毛的功能能夠發出費洛蒙(pheromones),是一個性成熟的象徵、能夠交配和繁衍下一代的信號,增加潛在伴侶的性喚起。

 

去除陰毛的好處?

去除陰毛,通常都是與性行為的動機有相關性。

  1. 擁有更正向的生殖器自我形象(DeMaria et al.,2021)
  2. 提升性功能、性的感覺程度
  3. 降低感染陰蝨的風險(Osterberg etal.,2017)

 

陰毛去除的壞處(Hodges& Holland.,2017)
  • 增加細菌及性傳染病的傳播

當去除陰毛時,導致皮膚表層有傷口,這會更容易讓細菌或病毒性的傳播感染,例如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簡稱HPV)和傳染性軟疣(molluscum contagiosum),因為細菌會穿透上皮傳染。

  • 增加毛囊炎風險

毛囊炎常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膿毒鏈球菌所感染。

  • 易有毛髮倒生

新生的毛髮無法穿透角質層,困在皮膚底下,導致皮膚發紅、發炎,更嚴重的甚至是發膿。

  • 外陰疼痛增加

因為使用的器具及產生的傷口,導致比平常人外陰疼痛機率增加74% (Klann et al.,2019)。

  • 生殖器搔癢

陰毛刮除後,當陰毛新生,皮膚會產生搔癢感。

 

去除陰毛能夠降低感染率?

如果你去除陰毛的動機是在於預防陰道炎、尿道炎甚至是性病,那希望你先不要衝動拿起刮刀就將陰毛刮除,因為在目前研究中「沒有任何一項研究能夠證實去除陰毛與預防陰道炎以及泌尿道感染的關聯性(Ghouri et al.,2018)」。

在青春期前的女孩,因為少了陰阜的脂肪墊以及陰毛的存在,沒有這些物理性的生理保護,反而更容易感染陰道炎(Agana et al.,2019)。

陰毛的去除的動機不應該是用來治療或預防任何的疾病,陰道炎及泌尿道感染的預防在於衛生習慣的建立及生活習慣的改變。但如果你去除陰毛的目的,能夠讓你有更佳的自信並且擁有更美好的性生活,那麼就勇敢地去除吧!

 

 

參考文獻:

台灣衛服部健康九九https://health99.hpa.gov.tw/article/18135

 Agana, M. G., Ryali, B., & Patel, D. R. (2019). Vulvovaginitis in adolescents.

 DeMaria, A. L., Rivera, S., Meier, S., Wakefield, A. L., Long, L. F., & Miller, A. R. (2021). “You have to be clean:” a qualitative study of pubic hair grooming behaviours among women living in Italy. Culture, Health & Sexuality23(5), 593-607.

 Ghouri, F., Hollywood, A., & Ryan, K. (2018). A systematic review of non-antibiotic measur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in pregnancy. 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18(1), 1-10.

 Klann AM, Rosenberg J, Wang T, Parker SE, Harlow BL. Exploring Hygienic Behaviors and Vulvodynia. J Low Genit Tract Dis. 2019 Jul;23(3):220-225. doi: 10.1097/LGT.0000000000000477. PMID: 30973443; PMCID: PMC6591092.

 Osterberg, E. C., Gaither, T. W., Awad, M. A., Truesdale, M. D., Allen, I., Sutcliffe, S., & Breyer, B. N. (2017). Correlation between pubic hair grooming and STIs: results from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probability sample.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93(3), 162-166.

 Stone, N., Graham, C. A., & Baysal, I. (2017). Women's engagement in pubic hair removal: Motivations and associated fact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xual Health29(1), 89-96.

Hodges, A. L., & Holland, A. C. (2017).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njuries and infections related to pubic hair removal. Nursing for Women's Health21(4), 313-317.

(Visited 1,083 times, 12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