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前世今生(上):漢字在楷書以前的發展歷程

分享至

漢字有著非常悠久的發展歷程,最早可追溯至商代晚期的甲骨文。由於這種文字帶有強烈圖形特色,考釋工作便成為發現以來最早開展的研究。本文從楷書為起點,回顧漢字在漢代以前的發展歷程與構形延續性,並說明甲骨文的考釋實與漢代以來的金文研究有關。此專欄為漢字的考釋與中國文字的起源、早期演變等,進階版考古系列文章。

撰文|江柏毅

來源:BabelStone., wikimedia commons

今日我們使用的漢字有著非常悠久的發展歷程,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三千多年,主要出土於河南安陽殷墟的甲骨文(註一)。由於這種契刻於獸骨和龜甲上成體系的商代文字(註二)字形顯得古樸,並帶有強烈的圖形「表形」與「構形」特色,文字的考釋便成為清末發現以來最早開展的研究項目。1904年孫詒讓根據劉鶚《鐵雲藏龜》公布資料所完成的《契文舉例》二卷開啟了釋文的先河,之後羅振玉分別於1910及1914年完成的《殷商貞卜文字考》、《殷虛書契考釋》則進一步擴大了考釋的文字量。迄今為止,商代帶字甲骨的發現數量已達近十六萬片,單字共發現約四千五百個;儘管部分仍有爭議,經歷代學者隸釋的字數已達一千五百至兩千個,終使看似雜亂無章的甲骨卜辭逐漸得以通讀。

今日我們能夠看懂甲骨文,其實也要歸因於漢字構形具有延續性的特點。形體方正、筆畫平直的楷書是從方扁的漢隸演變而來;漢隸則演化自縱向取勢的秦隸;秦隸又源自戰國時代流行於秦國的草篆(古隸)(註三),一種至遲在戰國中、後期便與發展年代更為久遠的秦系文字(註四)並行的文字(可參考青川木牘)。

來源:江柏毅

 

秦始皇在翦滅六國後以「書同文」政策推行小篆,這是中國第一次有系統地將文字書體標準化,其造字基礎為秦系文字。由於秦系文字相承於西周金文(註五),西周金文又源自以甲骨文為代表的商代文字,因此可說小篆、秦系文字和西周金文都是漢字的直系血親,代表了漢字發展的主流。儘管如此,小篆在國祚短暫的秦代實際上僅應用在紀念性質的刻石碑文、蒙學字書(如《蒼頡篇》)、皇帝詔書和官方度量衡(見上海博物館藏青銅量器商鞅方升底部所刻秦王政廿六年詔書),而需要書寫速度的官文書其實是大量轉以從草篆演化而來的秦隸書寫的(可參考著名的里耶和睡虎地秦簡),民間同樣也有類似的發展。小篆在西漢末年終被隸書所取代,代表了中國圖形文字時代的結束。

漢字字形由篆書向隸書的轉變稱為「隸變」,由於隸書改圖形為筆畫化,已難從構形本身直覺了解文字最初的造字創意,因此中國至遲在西漢時期便有了釋字方面的探討,風潮更是在經學今古文之爭的推波助瀾下方興未艾。漢代古文學派的文字訓詁材料是一種同樣在西周金文基礎下發展,但在東周時期於秦以外諸侯國轉向地域化演變的另一體系文字―古文。古文是相對漢代通行的今文(漢隸)而言。許慎在《說文解字・序》中寫到:「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是時秦燒滅經書,滌除舊典,大發吏卒,興戍役,官獄職務緐,初有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由此絕矣」,就是講述古文在遭受秦代書同文政策、焚先秦典籍和隸變影響,湮沒於歷史洪流,到了漢代無人能識的窘況。

來源:江柏毅

在古文之外,金文可能也是漢代的研究對象。根據《漢書・郊祀志》、《說文解字・序》、《史記・孝武本紀》和《漢書・武帝紀》等文獻記載,許多先秦時期青銅器在漢代已有零星出土,部分甚至帶有與古文相似且略可釋讀的銘文(註六),因此可說自漢代開始,古人對先秦青銅器銘文的關注便已拉開序幕。不過,漢至宋以前的金文研究始終帶有偶然性,也無專著問世,金文研究形成專門學問要等到北宋時期蓬勃發展的金石學(註七)才真正開始。整體而言,金文被研究、嘗試隸釋的時間終究相當早,且西周金文字體多沿襲商朝書風,這也是為什麼甲骨文在被發現後的短短十數年內,被考釋出的文字數量便達到近六百的原因。

 

註釋:

註一:除了商代晚期的殷墟,河南鄭州二里崗、山東濟南大辛庄也發現有少量的商代帶字甲骨,其年代或與殷墟甲骨相近,或略早至商代早、中期(約1500至1400 BC)。此外,河南洛陽東關泰山廟、山西洪洞趙坊堆、北京昌平白浮、房山鎮江營、琉璃河、河北邢台南小汪、陝西丰鎬張家坡、岐山鳳雒、齊家村、強家村、禮村、周公廟、湖北襄樊檀溪村等地,多為西周王朝建立前後的政治中心與諸侯國都城遺址,也發現有年代略同於殷墟甲骨或西周時期的帶字甲骨。

註二:商代文字並不是只有甲骨文,已知還有以青銅器、玉石器、陶器等不易腐爛材質為載體的同體系文字。大家之所以用甲骨文泛指商代文字,主要在於甲骨文所留下來的字量大,占絕對多數。許多考古證據和甲骨文字形,如尹、聿、書、君、畫、晝、史、冊、典、編等字都顯示商代文字的主要載體可能是簡牘,但目前中國殘存年代最早的簡牘為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竹簡遣冊,年代僅約公元前433年前後。值得一提的是,甲骨文可能也不是商代的正體字。該說法認為由於甲骨文以刀為筆,相較於商代金文最初以毛筆寫製後再鑄成而具有圖畫趣味性,在書寫上受刀勢操作影響顯得不方便,因此常有化繁為簡、圓筆寫成趨直四方框、肥筆刻簡為筆畫的特點。

註三:戰國時代重要青銅禮器上的字體大致仍沿用西周青銅禮器延續下來的寫法,但在一般器物的書寫應用上,基於當時社會經濟工商業的大幅發展與文字應用趨於頻繁與廣泛,開始出現簡易、速成的需求,因此當時各國文字,包含秦國在內,都出現了簡化、草率、自由創造的「俗體化」字形變體,以及區域差異,此類文體通稱為草篆或古隸。

註四:一種自春秋時期開始長期通行於秦國的文字,包含籀文、石鼓文、詛楚文和秦國金文等。

註五:金文是一種鑄或刻於青銅器上的文字,初始於商朝中期,盛於西周,西周時期的金文稱西周金文,所記錄內容與當時社會,尤其是周王、上層貴族的活動息息相關,多為祀典、賜命、征伐、圍獵及契約之事。周平王東遷之後,秦人逐漸由建國之初的居地甘肅河東遷往關中平原,承襲了西周故地,同時也承襲了西周文化。正因如此,春秋戰國時期秦系文字和西周金文顯得一脈相承。當東方各國的文字因地區特點和文化上的原因發生橫向變異時,文化落後的秦國文字反而保留了較多漢字早期發展的面貌。

註六:《漢書・郊祀志》記漢時「美陽得鼎」之事,當時的古文字愛好者張敞對此鼎(即尸臣鼎)銘文進行了大致準確的釋讀。他據鼎所出之地斷定其為周代器物,並據銘文內容指出此鼎是周王為褒賜大臣,大臣的子孫銘刻其祖先之功而作,並將其藏於宮廟。另外,《說文解字・序》中則有「郡國亦往往於山川得鼎彝,其銘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雖叵復見遠流,其詳可得略說也」記載。

註七:金石學研究對象包括竹簡、甲骨、玉器、磚瓦、封泥、兵符、明器等,但主要以青銅器(文字銘刻)和石刻碑碣(拓片)為主。偏重於著錄和考證文字資料,以達證經補史目的。金石學萌芽於漢唐,宋代以後則蓬勃發展。

 


專欄作者簡介:

(Visited 428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