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語言處理「十項全能」挑戰

分享至

自然語言處理「十項全能」挑戰

編譯/臺大電機系 吳奕萱

自然語言處理「十項全能」

自然語言處理「十項全能」(Natural Language Decathlon),目標是設計一個整合十項功能的模型 [1]:

十項功能範例(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圖中數字對應下方文字描述。「問句」是要執行的功能,模型要從「內文」中尋找答案。「答案」之紅字代表其為原文中的一段話,綠字為原文中的一個字,藍字則是模型根據對文本的理解生成的答案問答(Question Answering, QA):給定問題,從包含答案的資訊中找出答案

  1. 機器翻譯(Machine Translation):將文件由來源語轉換為目標語,以 BLEU 衡量翻譯精確度
  2. 摘要(Summarization):模型摘要文章的效能以 ROUGE(Recall-Oriented Understudy for Gisting Evaluation) 衡量
  3. 自然語言推理(Natural Language Inference, NLI):輸入兩個句子,分別為前提與假說,模型需判斷兩句的立場是相符、中立、或矛盾
  4. 情感分析(Sentiment Analysis):例如:對於網路上提到某個商品名稱的評論,判斷使用者抱持的觀點是正向、中立、或負面,以及是否具有購買意圖。藉由分析輿情了解大眾對商品的滿意度,並更能掌握個別客戶的需求與體驗,提升顧客服務的品質
  5. 語意角色標註(Semantic Role Labeling, SRL):給定一個句子與動詞,利用模型判斷「誰對誰做了什麼」,在什麼「時間」、「地點」發生。這一項可想像成有固定題型的問答任務
  6. 關聯萃取(Relation Extraction):從文章中找出主詞、受詞、與他們之間的關係,形成結構化的知識。關係的類別可以是角色、位置資訊、社會關係…等
  7. 目標導向對話(Goal-Oriented Dialogue):從使用者過去的行為與對話記錄,追蹤使用者對系統的預設目標以及互動中所展現的需求
  8. 語意剖析(Semantic Parsing):將自然語言轉換為機器可理解的形式,例如:結構化查詢語言(SQL)的語法。模型根據自然語言中的問題,生成對應的資料庫SQL語法,以找出相符的答案
  9. 代名詞解析(Pronoun Resolution):當句子中出現不只一個名詞時,將代名詞關聯至正確的名詞,例如:「蘇珊感謝貝蒂,因為她幫了她一個忙」,找出句中兩個「她」分別代表的人

每項功能分別以 F1、準確率(Precision)、召回率(Recall)等衡量。而衡量整個模型的效果,則是將每項的分數加總,得到0~1000之間的分數(每一項為0~100 分)。

相較於分別針對每項功能設計的模型,「十項全能」問答模型的好處是不用預設特定參數,便能學習以「問答」的形式達成多種自然語言處理的目標。這不僅代表我們不再需要分別為每項功能設計並優化模型,也意味著模型可以處理機器學習的「zero-shot」問題──面對訓練時沒有出現過的任務,模型也能迎刃而解。

問答模型:邊看題目,邊找答案

為了更精確解讀一段文字,Salesforce 研究人員提出了「動態關注網路」(Dynamic coattention network, DCN),根據輸入的問句,以最合適的方式「讀」一篇文章尋找答案 [3]。

DCN 架構:編碼器與解碼器(圖片來源:參考資料[3])

DCN 的特色在於其編碼器與解碼器的設計:1. 綜合考量問句與文本內容的編碼器(Coattentive encoder)

編碼的精隨在於文本的特徵表示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因輸入的問句而異。這就好比我們做閱讀測驗時,若能看過題目再回文章找答案,將可更專注於與題目相關的資訊,降低答題的困難度並提升答對機率。Coattentive編碼器也依循這個概念,由文件內容與問句分別產生每個字的向量表示,為每個字計算權重,再將文件與問句字跟字間的關聯矩陣標準化後乘以權重,得到的向量相當於將問句投影到文件向量空間,綜合考量的結果。

2. 動態解碼器(Dynamic pointing decoder)

問答的答案通常是從文件中節錄的某段話,所以找答案的過程可以想像是尋找這段話最佳的「起點」與「終點」。尋找過程中運用兩個神經網路,計算每個字作為開頭或結尾之「分數」高低,多次重覆執行以尋找最佳答案。

整合式、持續學習的模型

語言是充滿彈性、能被靈活運用的媒介。同樣地,AI 也需要「靈活」的腦袋來解讀它。現今AI模型在自然語言處理個別任務上皆有不錯的表現,不過若要讓模型更流暢地對話,並理解文章前後文深層的意涵,則需要一個整合各項目標並「持續學習」的模型,以面對複雜度更高的挑戰。期待更多像「十項全能」這類整合不同類型任務的模型,引領人機互動世代的發展。

 

編譯來源

Richard Socher, “AI’s Next Great Challenge: Understanding the Nuances of Languag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18)

參考資料

  1. Bryan McCann, Nitish Shirish Keskar, Caiming Xiong, Richard Socher, “The Natural Language Decathlon: Multitask Learning as Question Answering”, (2018)
  2. Caiming Xiong, Victor Zhang, Richard Socher, “Dynamic Coattention Networks for Question Answering”, ICLR (2017)
  3. Victor Zhang, Caiming Xiong, “State of the art deep learning model for question answering”, Salesforce Einstein (2016)
(Visited 34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