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史沙龍】〈也是台灣之光——血鸚鵡傳奇〉&〈臺灣水產養殖與研究的演進與展望〉
〈也是台灣之光——血鸚鵡傳奇〉
台灣常見的觀賞用魚種血鸚鵡,源自於 1986 年間一次育種「美麗的意外」,經過蔡健發、陳延清和陳建志三位先生的細心培育,開創出一段近 30 年的「驚豔之旅」。從珍貴的高單價魚種,到現今的普及入門魚種;從台灣的研究精進,到現今全球可接受的國際性魚種;從懼怕外來競爭,到現今獨步全球的供應鏈⋯⋯這些難能可貴的發展歷程,在在顯露出台灣業者的堅持與努力。
講師:陳建志|博玖企業
血鸚鵡這種身有白斑或斑馬紋的觀賞用魚,是由「紅魔鬼」與「紫紅火口」兩個魚種雜交所產生的子代。雄的紅魔鬼與雌的紫紅火口交配,稱為正交,反之則稱為反交,兩種交配法產生的血鸚鵡體型不同,市場上都有人在做。血鸚鵡作為雜交種,具有一半的生殖能力,卵有用但精沒有。藉由餵食色素以及注入針劑等等加工技術,可以培育出不同顏色的血鸚鵡,增添其外型的多樣性。
血鸚鵡因其獨特的外型,近十數年來的外銷市場逐漸超越內銷市場,然而由於國際航空貨運所費不貲,魚兒體型愈大,其單位運輸成本就愈高,因此如何讓血鸚鵡的體色在體型尚小之時就轉紅,就成為壓低貨運成本的關鍵。中國、泰國與馬來西亞的血鸚鵡,一般是在體長 7-8 公分時轉紅,台灣卻有業者設法讓血鸚鵡在體長 5-6 公分時就能轉紅,這就取得了外銷的競爭優勢。
然而培育觀賞用魚種並非易事,配種得到的性狀經常呈現不穩定的狀態,難以成為可供商業化的品種;隨著外型的綺麗程度愈高,通常也意味著「畸形」程度愈高,魚兒的平均壽命也跟著縮短。由於國際市場的喜好趨勢變化,加工血鸚鵡近年來逐漸退出主流市場,國內的魚場業者也要順勢而變。不過相較於其他競爭的東南亞諸國,台灣的魚苗產業仍具有養殖技術優勢,能夠進行小型化的商品規劃,也能提供更長的供貨期。台灣的農林漁牧產業在國家政策主導下,大多處於弱勢,不過憑藉著從業人員在特定領域的努力,仍然能夠掙出一片天。
〈臺灣水產養殖與研究的演進與展望〉
臺灣地處亞熱帶,氣候及環境均適合養殖漁業發展,從鄭成功時代至今,已有超過三百年以上的發展歷程。本講次介紹台灣養殖漁業的發展歷史與現況,並說明台灣最重要的漁業官方研究機構農委會水試所,在永續發展為當務之急的關鍵時刻,能夠為台灣養殖漁業做出什麼樣的貢獻。
講師:張錦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副所長
觀察世界捕撈與養殖漁業生產趨勢,在 1990 年代之前,幾乎完全是捕撈量在成長,養殖漁業佔比微不足道。然而自 1990 年代開始,世界捕撈漁獲量進入高原期,其主要魚種有 30% 出現過漁現象,有 60% 已呈飽和,幾乎不再有成長,因此養殖漁業取而代之,這 30 年來呈現穩定成長,迄今其總產出幾乎已與捕撈漁獲量並駕齊驅。
台灣的漁業產值雖然僅達畜牧業的二分之一,更是只有農業的四分之一,然而卻是這三種第一類產業中,唯一能夠產生出超的。台灣漁業以遠洋漁業為主,養殖漁業產值約為遠洋漁業的一半,年產量約 29-35 萬公噸,產值約三、四百億元,其主要優勢在於台灣地處亞熱帶,適合種苗培育,可繁殖魚種有上百種,種苗生產與養殖技術也居於領先地位。不過台灣的養殖漁業產量近年來也碰上成長瓶頸,世界各國卻開始開拓魚塭,因此台灣佔世界養殖漁業的比重逐年下滑。
台灣養殖漁業從 1960 年代開始邁入興盛期,陸續培育出草縫魚、草蝦、烏魚、虱目魚等等魚苗,並且在 1970 年代魚飼料產業輔助下正式起飛。然而到了 1988 年到 1992 年間,養殖漁業卻因為病害、汙染、水資源匱乏等等多重因素,進入嚴重的衰退期。為求振興,養殖漁業多管齊下,著手研發九孔與石斑魚等等高經濟價值魚種,並採用循環水之類的創新養殖技術。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是台灣最重要的漁業官方研究機構,為確保漁業資源能夠永續利用,不但以活體收集保存多達 162 種水產生物種原,並以此進行經濟性狀與遺傳基因研究,以供生產優質種苗,作為選種育種的基礎;海水養殖吳郭魚就是育種的結果,為台灣節省了不少寶貴的淡水資源。其他舉凡 SPF 特定病原免除繁養殖技術、魚鱗再生循環、藻類多元應用、貝類創育技術、觀賞水族培育、魚病檢測防治、水產飼料加工、漁業資源感測等等,都是水試所近十年來的研發成果亮點。未來水試所期許能夠成為整合產學雙方資源的橋樑,評估並解決海洋與養殖漁業面臨的各種問題,讓台灣的漁業真正邁入永續經營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