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痲疹的症狀、成因、治療、預防及研發現況

分享至

蕁麻疹(urticaria)是一種過敏反應,俗稱「風疹」,來去有如風一般,雖有時可自行消退,但有時又會腫成一大塊,全身到處長並反覆發生。據統計蕁麻疹是困擾超過20%民眾的皮膚病,發作起來癢到不行,但抓了卻又會更嚴重,相信不少患者都有全身起疹子的奇癢難耐的記憶,甚至需要掛急診止癢的經驗。目前引起蕁麻疹的確切原因尚未十分明瞭,我們將在本文中引導讀者認識蕁痲疹的症狀、成因、治療及預防,並探索相關最新研發的現況。

圖片來源: Pixabay

撰文/陳淵銓

●症狀及成因

蕁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分成急性和慢性兩種,其中前者佔大多數。發病患者的皮膚上初期會出現猶如被蚊子叮咬過的膨疹(wheals),接者出現令人極癢的腫塊。腫塊形成乃因皮膚內的血管擴張而使其通透性增加所造成,這種腫塊可能會快速連續擴增蔓延到全身表面,包括頭、頸、胸、腹部、鼠蹊部及四肢軀幹等。這種腫大現象若發生於較深層的血管時,皮膚的腫脹會加厚,又稱「血管性水腫(angioedema)」,常見於嘴唇、眼皮和手腳掌。對大多數蕁麻疹患者而言,即便找不到原因,但通常也會在經治療數天或數週後痊癒。一般症狀並不致於危及生命安全,但若腫塊發生於呼吸道,病人仍可能會出有胸悶、氣喘及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造成「過敏性休克」。

可能引起蕁麻疹的原因相當多廣泛且複雜,仍在持續研究中,尤其是慢性蕁麻疹更是大多原因不明。最可能的是因為個人的特殊體質,在接觸到外界的一些特定物質-過敏原(allergen)後,自身免疫系統產生過敏反應,皮膚因過敏反應而使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而發病。目前引發蕁麻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種類型:(1)食物和藥物:最常見的原因;(2)其它致敏物質:如昆蟲、花粉、灰塵、塵螨、動物毛髮及皮屑等,次要的原因;(3)微生物:細菌、黴菌、病毒及寄生蟲等,較少見;(4)環境或氣候的改變:初入一個新環境,接觸到以往未有碰到過的光線、冷熱及溫溼度等,造成情緒緊張或賀爾蒙不穩定,極少見。

●治療及預防

免疫球蛋白E(IgE)的FcεRI受體會與肥大細胞(mast cell)和嗜鹼性球(basophil)結合。當身體接觸到或受到外來過敏原的刺激時,IgE的互補位與這些抗原結合後,便會導致肥大細胞和嗜鹼性球釋放組織胺(histamine)和其他炎症介質,其中的組織胺是造成體表皮膚搔癢疼痛及血管因擴張通透性增加而腫痛的元兇之一,而其它血管舒張物質則會導致局部的腫脹,當肥大細胞在皮膚比較深的真皮層或皮下組織活化的時候,就可能造成血管性水腫。

蕁麻疹不會傳染,對症下藥是治本的方法。蕁麻疹要怎麼治療呢?其實蕁麻疹在多數狀況下都不是危急的病症,除非在嚴重的過敏反應時,在呼吸道發生血管性水腫,可能導致病人呼吸困難,否則治療的重點應放在緩解搔癢、紅腫的症狀以及降低血管性水腫。蕁麻疹主要是肥大細胞釋放出組織胺導致發癢,若因為發癢而去搔抓,便會促使其在搔抓處釋放出更多組織胺和血管舒張物質,引發更嚴重的搔癢和紅腫。因此,治療蕁麻疹的關鍵要素是「止癢」,最常使用的藥物為口服抗組織胺劑(antihistamine)。在急性或病情嚴重時可給予些許副腎皮質素(steroid hormone),但不可長期使用及提供給慢性蕁麻疹患者,而慢性患者治療原則,除找出可能的原因而排除之外,則是使用可讓症狀減至最輕之最低劑量的抗組織胺劑。

蕁麻疹患者平時切勿食用刺激性及不新鮮的食物,對藥物的使用應特別審慎,亦注意生活作息規律及適應環境變化。此外,亦當避免會使蕁麻疹惡化的因素,如搔抓、泡熱水澡、穿緊身衣褲、戴項鍊、皮膚乾燥及接觸致敏物質等。

●蕁麻疹最新研發現況

在2020年,美國研究人員認為蕁麻疹研究的最新研發應聚焦在慢性自發性蕁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CSU)的患病率和發病原理。最近的一些報導展現了兩種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的類型:(1)第I型(type I autoimmune or autoallergic):自身免疫或自身過敏性的;(2)第IIb型(type IIb autoimmune):自身免疫因肥大細胞靶向的自身抗體(autoantibody)而導致的CSU。CSU的治療目標在於完全控制疾病,使患者不出現徵候和症狀,並使其生活品質正常化(normalization of quality of life)。

在2020年,俄羅斯及德國研究人員使用高劑量的奧馬珠單株抗體(Omalizumab)作為抗組織胺劑耐藥性的CSU患者的治療選擇,並開始在年齡小於12歲的患者作人體臨床試驗。另有一些藥物已經在進行臨床試驗中,並利用最近確定和表徵的許多有潛力的靶標來開發其他治療CSU的藥物,例如Ligelizumab和UB-221是兩種新型抗IgE單株抗體。

CSU對患者的生活品質有重大影響,目前的治療雖已包括抗組織胺劑、白三烯受體拮抗劑(leukotriene receptor antagonist)、Omalizumab及免疫抑制劑(immunosuppressant),但更多的選擇是有需要的。在2020年,美國研究人員正在研究的新療法包括IgG1抗IgE單株抗體(Ligelizumab)、在TH2細胞拮抗劑上表達的趨化性直腸同源分子chemoattractant rector-homologous molecule on TH2 cells antagonist-AZD1981)、布魯頓酪氨酸激酶抑製劑(Bruton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Fenebrutinib)、抗siglec-8單株抗體(AK002)和局部性脾酪氨酸激酶抑製劑(topical spleen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GSK2646264)。

 

參考資料:

  1. Maurer M, Eyerich K, Eyerich S, Ferrer M, Gutermuth J, Hartmann K, Jakob T, Kapp A, Kolkhir P, Larenas-Linnemann D, Park HS, Pejler G, Sánchez-Borges M, Schäkel K, Simon D, Simon HU, Weller K, Zuberbier T, Metz M. Urticaria: Collegium Internationale Allergologicum (CIA) Update 2020. Int Arch Allergy Immunol. 2020;181(5):321-333. doi: 10.1159/000507218. Epub 2020 Mar 30.PMID: 32224621
  2. Kolkhir P, Altrichter S, Munoz M, Hawro T, Maurer M. New treatments for chronic urticaria. 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 2020 Jan;124(1):2-12. doi: 10.1016/j.anai.2019.08.014. Epub 2019 Aug 23.
  3. Johal KJ, Saini SS. Current and emerging treatments for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 2020 Oct;125(4):380-387. doi: 10.1016/j.anai.2019.08.465. Epub 2019 Sep 5.
(Visited 3,349 times, 5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