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麼渴望再次得到毒品呢?

分享至

撰文|周玟萱

過去的研究告訴我們,成癮物質的濫用會改變我們的生理機制,帶來異常的亢奮感(euphoria),也有學者認為,人們是因為對藥物相關線索過度關注才會導致成癮,儘管這些觀點都能夠使我們對於「成癮(addiction)」有著更加清楚的概念,卻都尚未能夠完整的解釋這個複雜的問題。

因此,Franken等人製作了一個整合模型(model),分別將「神經心理藥物機制(neuropsycho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以及「注意力偏誤(attentional bias)」兩大派典的觀點融合,以釐清大腦、行為與「成癮(addiction)」之間的關聯。

●渴求(Craving)對成癮行為的驅動

在討論Franken等人如何建構模型以前,我們必需先瞭解成癮的核心元素 ──「渴求(craving)」,渴求是一種強烈的慾望,個體可能因此做出某些行為,才能滿足、補償這種強烈的需求,例如:獨自跑去危險的地方找藥頭交易;花光積蓄買毒等。

爭議在於,渴求是否能夠算是情緒的一種?過去有學者否認這種說法,他們認為渴求是一種「生理反應(biological response)」,因為非法藥物會影響神經傳導物質功能,帶來強烈的愉悅感,經由多次學習後,人對毒品相關的線索(drug-related cues)就會更容易產生渴求,迫使他們再次用藥。但正因為如此,近代有學者認為,既然渴求跟恐懼(fear)、焦慮(anxiety)等情緒一樣,都可經由學習來引發固定的後續行為,那也可算是一種情緒。

●注意力偏誤(attentional bias)對渴求的影響

那麼現在問題又來了:是哪些線索可能引發毒品使用者的渴求(craving)呢?引發的機制可能是什麼?關鍵就在於注意力(attention)所扮演的角色。

以適應(adaptation)的角度而言,注意力可以幫助我們留意周遭的危險,並且躲避它們;也可以反過來讓我們快速地發現對生存有利的事物。但是人類的認知容量(capacity)有限,無法將注意力投注到每一個事件上(實際上也不需要),所以「選擇性注意力selective attention)」的能力又顯得格外重要了,它是一種篩選的能力,可以幫助我們「關心重要的事;忽略無關訊息」。有時候選擇性注意力是自動化(automatic)產生的:意味著在意識可以控制之前,我們其實就有能力預先留意到某些刺激、線索或是事件。

而「注意力偏誤(attentional bias)」則是指,個體過度的注意到環境中的特定訊息,通常來說是帶有負面含意,或是具威脅性的刺激,其他替代的(alternative)目標選擇則是直接受到忽略,舉例而言:非法藥物使用者對於毒品相關的線索(drug-related cues)非常敏感,一旦所處環境出現這些線索,他們的注意力就會馬上被佔據(preoccupied),導致強烈的渴求出現,而且難以留意其它跟毒品無關的事物。而讓人擔憂的是,這種由注意力偏誤所引發出的渴求,並非人們能夠自主(voluntary)控制的,多半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自動出現,而且凡是跟毒品有關的線索都有機會引發渴求,不見得一定要看見毒品本身。

●多巴胺:除了引起亢奮,也與注意力調節有關

根據以往的研究,我們已知過量的多巴胺能使人亢奮(euphoria),然而近來有學者發現多巴胺疑似跟注意力調節有關,因為以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病友為例,他們腦內的多巴胺量比正常人少,在執行選擇性注意力作業時表現較差(Robins, 1991);而其他學者的戒治計畫也有找出相似的規律,例如:Gawin等人曾經發現,古柯鹼使用者在經過抗精神病藥物Flupentixol的治療後,對古柯鹼的渴求真的顯著減少了,因為這種藥物是多巴胺節抗劑(antagonist),它會有效阻斷受體與多巴胺的結合(Gawin, Allen et al. 1989)。

因此,有學者認為,多巴胺無論是過多或是過少,都會影響注意力表現,然而理由目前仍不清楚(Shelley, Catts et al. 1997)。因為這些研究都可能受到受試者個人特質以及實驗安排差異的干擾,而且為了尊重實驗倫理,學者們難以直接在人類身上進行渴求的實驗操弄,僅能從病友或是動物身上進行推論。

●模型整合(Franken 2003)

因此,Franken等人最後繪製了這個模型:人們先察覺到毒品相關線索的存在;接著引起過量的多巴胺活動;強烈的注意力篇物產生,使人難以接收毒品以外的線索;高度的渴求被引發出來,最後才出現了用藥行為,但是必須留意的是,這整個過程都可以算是一個「循環」,每個環節都緊扣著彼此,沒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單獨解釋成癮。

參考資料:

  1. Franken, I. H. (2003). "Drug craving and addiction: integrating psychological and neuropsychopharmacological approaches." Prog Neuropsychopharmacol Biol Psychiatry 27(4): 563-579.
  2. Gawin, F. H., et al. (1989). "Outpatient treatment of 'crack' cocaine smoking with flupenthixol decanoate. A preliminary report." Arch Gen Psychiatry 46(4): 322-325.
  3. Shelley, A. M., et al. (1997). "The effect of decreased catecholamine transmission on ERP indices of selective attentio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16(3): 202-210.
(Visited 262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