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快慢可看出老化程度
撰文|陳敦理
●老化不是六十五歲才開始
老化是身體器官隨著年齡增加而耗損漸漸喪失正常功能的過程,造成容易罹患疾病,像是肌肉纖維減少,皮膚的水分、油脂、細胞數目減少變得更加脆弱容易乾燥、發癢、產生皺紋,神經系統萎縮反應時間延長、想不起事情或記憶衰退等,多少影響生活品質與人生樂趣。
身體的老化可不是從六十五歲才開始。人體基礎代謝率 (basal metabolic rate, BMR),或稱靜態代謝率過了二十五歲開始下降,也就是說身體機能運作所需要的熱量逐年減少,當所攝取的熱量大於消耗的熱量就會以脂肪儲存起來,面臨肥胖的問題。骨質明顯流失是從三十五歲開始,到八十歲男性的骨量減少15%,女性因為更年期後骨質流失加速,骨量減少30%,容易有骨質疏鬆問題,因此超過四十歲會明顯感受到身體的變化如體力大不如前。生活、工作中各種壓力、汙染、不良習慣都可能讓身體加速老化。想知道如何延緩老化速度的熱門程度從百貨公司週年慶化妝品專櫃的交易額屢創佳績就可以略知一二。
●步速可預估老化程度
醫師常使用步行速度評估六十五歲以上年長者身體健康狀況和老化程度。「走得快」相當考驗老人家腿腳肌力、心肺功能、身體平衡、視力、脊椎等,別具參考價值。走得快的老年人比走不快的老年人身體更健康、較不容易衰老或罹患失智症、也更加長壽。
那麼中年人呢?由美國杜克大學 (Duke University) 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系Line Rasmussen 博士、Terrie E. Moffitt 教授與研究團隊主導,攜手英國、丹麥、紐西蘭科學家以跨越三歲到四十五歲的縱向研究發現步行速度可用來評估中年人身體、大腦老化程度。研究團隊想要了解是否走不快的人身體老化較快、孩童時神經認知功能較差、以及從孩童到中年認知退化程度較大。
受試者來自紐西蘭南島僅次於基督城的第二大城但尼丁 (Dunedin),原本有1000多人,到2017-2019年間他們四十五歲時再次接受健康、認知、生理、步行速度測驗而順利完成比例為91%共904人,其中男女各半男性455人女性449人,93%為白人。在步行速度測驗測量三項,有日常步速 (usual gait speed)、雙重任務步速 (dual task gait speed )、最快步速 (maximum gait speed ),雙重任務步速像是測試一邊走路一邊回答問題的步速,而最快步速是不跑步下所能行走的最高速度。即使四十五歲的中年人步行速度的差異還是很大,走最快的可以在一秒走出二公尺遠。
另外一項有趣的實驗是研究團隊也收集受試者三歲時神經認知測驗如智力測驗、語文理解、挫折容忍、運動技巧、情緒控制等各測驗數據。他們分析歸納出步行速度與神經認知測驗的關係,發現可以根據受試者三歲神經認知測驗結果來預測四十五歲的步行速度。另一方面,在四十五歲走得快的人 (平均步速每秒1.75公尺) 比走不快的人 (平均步速每秒1.2公尺) 在三歲智力測驗高出12分。結合腦部核磁共振造影 (MRI) 分析數據發現走不快的人普遍腦容量較小、皮質較薄、大腦表面積較小,換句話說走不快的人大腦老化程度較嚴重。
除此之外,研究團隊讓八人小組只透過受試者照片來判斷他們的年齡,走不快的人看起來也顯老、還有肺功能、牙齒狀況、身體免疫能力也比走得快的人來得差。由中年步行速度即可評估大腦、身體老化程度讓眾人跌破眼鏡。只可惜沒有讓受試者在三歲就測量步速、腦部影像,腦部影像一直要到他們五歲時才發明,又過幾年才讓他們使用。一般來說身體健康狀況、認知功能受到生活型態選擇影響 ,似乎沒有辦法提早知道。趁年輕測量步速可用來研發延緩老化的方法,目前延緩老化的研究有低熱量飲食、服用藥物等。提早了解身體與大腦老化程度可以讓人下定決心改變生活習慣趁年輕過得更健康。
參考資料
1、Line Rasmussen, Avshalom Caspi, Anthony Ambler, et al. Association of Neurocognitive and Physical Function With Gait Speed in Midlife. JAMA Network Open, 2019
2、老年步態障礙。李棟洲,武俊傑。臺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