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史沙龍】生?不生?究竟怎樣呢?
■從演化的角度來看,生物活著就是為了生殖繁衍下一代。然而人類因為諸多社會性的理由,很多時候會採取避免生育的行為。世界衛生組織甚至將每年 9 月 26 日訂為世界避孕日,提倡利用各種避孕手段以及家庭計畫等方式,控制世界人口數量。本講次為聽眾簡介避孕發展史。
講師|國立陽明大學生理學科暨研究所教授 黃娟娟
整理撰文|高英哲
綜觀人類歷史,人類在生育問題上,通常都是在煩惱怎麼「不生」。古埃及以及古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醫藥典籍,就有用陰道栓劑殺精的避孕法,是現存最古早的生育控制記載;聖經〈創世紀〉則有提到比較不牢靠的「拔出射精法」。到了古希臘羅馬時期,已經有關於運用草藥墮胎的相關記載,甚至還有附上安全用量建議。至於現今比較常用的保險套,以及子宮內避孕器等等屏障避孕法,則是近一兩百年的發明。
近代對於生育控制比較完整的論述,始於十九世紀馬爾薩斯的人口論,他認為以饑饉、疾病或戰爭等等,提高死亡率的方式控制人口,會對社會經濟造成動盪傷害,不如採用禁慾、墮胎或延緩結婚等等,降低生育率的方式,提高生活水準並降低社會動盪。此外,當時在英國女性主義開始興起,主張避孕是性權自主的重要手段,讓婦女能夠決定自己可以「不生」。這些影響使得十九世紀末期,工業化國家的生育率穩定地趨於下降。
生育控制的概念在二十世紀初期,於美國正式被提出,有人甚至設立了教導大眾如何進行生育控制的診所。這在一個主張自然生育的基督教國家,引起軒然大波與社會熱議,但顯然已逐漸形成一股無可遏阻的趨勢。醫界在二十世紀中期,研發出避孕藥跟墮胎藥,賦予婦女最直接便利的避孕手段;雖然在初期仍需要遮遮掩掩,假借其他名目使用,但也因此發現了避孕藥也可用於治療荷爾蒙失調,甚至減少經期困擾等等作用,造福不少沒有避孕需求的女性。相較之下,男性避孕藥的研發與應用一直不太順利,一方面藉由殺精造成的避孕效果有限,另一方面也會造成生瘡、射精疼痛、心情起伏不定等等副作用,迄今仍有待突破。
綜觀現今世界上大多數地區,已有六到七成的人口採用避孕手段,藉此提高生活品質。然而像非洲等低度開發地區,有進行避孕的人口比例就比較低落,許多地方不到四成。這些地區避孕成效不佳,主要原因有避孕物資供應不足,避孕服務品質不佳,以及當地文化或政治因素造成避孕阻礙等等。避孕的技術經過這一兩百年的發展,已經算是頗有成效,然而在運用避孕技術的社會層面上,仍然有許多可以努力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