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史沙龍】必要之「痛」?無妄之「痛」?

分享至

■「痛」雖然是人們避之唯恐不及的一種感覺,它卻是能夠保護我們免受傷害的重要機制,也是除了血壓、心跳、脈搏、呼吸以外的第五生命徵象;身體若是失去痛覺,就很容易受到灼傷、凍傷等等傷害而不自知。然而身體除了這種能夠自我保護的「好的痛」以外,也有因為神經受損,無端痛起來的「壞的痛」,令人不勝其擾。本講次說明造成痛的機制、疾病、診斷、以及治療策略。

講師|臺大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教授、臺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副院長 謝松蒼
整理撰文|高英哲

謝松蒼老師以一個糖尿病的神經病變病例開場:一位患有多年糖尿病的患者,首先是腳趾發麻,逐漸往腳踝延伸,過了一年後手指也開始發麻;雙腳後來亦出現灼熱感、刺痛感以及電擊感。最麻煩的是這位病患的皮膚感溫功能也產生異常,即使是足以造長燙傷的熱水,他的雙腳也只覺得溫溫的,既不覺得燙,也不覺得痛。醫院幫他進行神經傳導檢測,卻找不到毛病。

有別於外傷或發炎所引起的傷害性疼痛,這些感覺都是神經異常放電所導致的「神經痛」,一般泛稱為「周邊神經病變」。周邊神經有兩種,比較粗的大纖維神經負責本體感,比較細的小纖維神經則負責痛感跟溫度感。大纖維神經若出現病變,就會造成感覺異常,無法保持平衡,無法感覺到腳跟腳趾的位置等等問題;小纖維神經若出現病變,則會出現麻、刺、灼熱感,肢體冰冷,無法察覺溫度變化,與衣物接觸產生痛感等等現象。上一段這位患者就是小纖維神經產生病變,而醫院幫他做的神經傳導檢測,檢測的是大纖維神經,難怪找不到問題所在。

舉凡骨刺、皰疹、三叉神經痛,以及糖尿病或化療導致的神經病變,都屬於神經痛;然而神經痛在臨床上的麻煩之處,在於它無形無象,只能透過病患主觀敘述,來評估他們「有多痛」,在診斷上欠缺客觀的衡量標準。國際神經醫學界嘗試為神經痛進行定量化,主要有兩種手段:對於感覺喪失類型的神經異常,大纖維神經就進行神經傳導檢測,小纖維神經可以做皮膚切片,檢測表皮神經數量;至於神經麻痛類型的神經異常,則是透過功能性磁振造影,觀察神經痛病患這些「失控的」身體警報器,在大腦內產生什麼樣過度活化的刺激。

台灣醫界近年來也有參與檢測表皮神經數量的相關研究,在神經痛的研究領域裡並未缺席。我們希望醫院除了能夠幫助病患,適度緩解擔任身體狀況異常警報功能的「必要之痛」以外,也能夠根除神經痛這種無端而起的「無妄之痛」。

 

加入好友

(Visited 177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