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史沙龍】恐怖武器怎麼登上月球的:火箭的故事
■1957 年 10 月 4 日,蘇聯發射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普尼克一號,從此揭開太空時代的序幕。不過將衛星送上地球軌道的火箭,在此之前已經有十幾年的演進。火箭是如何從用來殺人的戰爭機器,化身為承載人類夢想的偉大載具?曾經服務於 NASA 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趙丰老師,為我們簡述火箭發展與應用的歷史。
講者|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趙丰研究員
撰文|高英哲
火箭的基本原理,是載具的某個部分排出物質,製造反作用力,把其他部分往反方向推動。就這個定義來說,人類最早的火箭應該是出現在中國宋代,但是只拿來放放煙火,當玩具使用;到了明代開始出現軍用火箭,不過並沒有被廣泛使用,後續也不見發展。於是現代概念裡的火箭,完全成為西方世界的科學成就。
火箭廣泛被用於戰爭,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一年,俗稱「飛行炸彈」的德國 V-1 火箭。當時已呈敗勢的納粹德國,向英國發射了上萬枚 V-1 火箭;由於 V-1 火箭是平飛,已研發出雷達的英國,能夠有效加以攔截。然而第二代的 V-2 火箭,已是直上直下的彈道飛彈,完全無法攔截,因此對英國的民心造成重大的恐慌性影響。相較之下,美國物理學家羅伯特.戈達德 (Robert Hutchings Goddard) 在 1941 年「發射成功」的液體火箭,所謂成功也不過就是飛離地面十幾公尺而已,可見在二戰結束之前,美國的火箭科學落後德國有多少。
蘇聯在戰後獲得了託管區內的 V-2 火箭生產工廠,然而美國得到了更重要的資產:以華納.馮.布朗 (Wernher von Braun) 為首的 V-2 火箭設計小組。他們移居美國後,以 V-2 火箭為基礎,為美國主持火箭研發計畫; 1946 年 10 月 24 日,美國將一枚 V-2 火箭射入太空,並拍攝下人類第一張從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然而蘇聯卻在 1957 年率先用火箭將人造衛星送上地球軌道,之後又搶先將太空人送入太空,在冷戰對峙下的太空競賽中,贏得了頭兩回合的勝利。
不甘示弱的美國,在 1958 年成立了縮寫為 NASA 的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專司進行航太科學研究,並推動太空計畫。 NASA 成立初期最重要的任務,是要搶在蘇聯之前,將人類送上月球。在 1961 年到 1972 年間進行的一系列阿波羅計畫,靠的仍然是馮.布朗等人領導的火箭研發小組,將太空人送往月球。高達 100 多公尺,重量超過 3,000 公噸的農神五號運載火箭 (Saturn V) ,便是他們超越 V-2 火箭設計思路的代表作;也只有這樣的龐然大物,才有辦法把人送到月球再送回來。
美國人成功登月,利用的工具是二戰時的殺人利器;美國人之所以要登月,為的則是跟冷戰時的敵人蘇聯較勁。登月這件事平心而論,並沒有太大的實質意義,然而為了達到登月這個目標,投注大量心血資源研發的太空火箭,卻成為所有太空事業不可或缺的基礎,為人類造就了不少福祉。恐怖的殺人武器與嘉惠世人的偉業,往往只有一線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