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史沙龍】人體解剖學在東方,從《解體新書》(1773) 到《全體新論》(1851)

分享至

■《解體新書》跟《全體新論》,分別是日本跟中國第一本西方人體解剖學的書籍,然而這兩本書為中日兩國解剖學發展所帶來的影響,卻有著天壤之別。王道還教授以此為引子,帶我們從解剖學的研究方法做為切入點,一窺中國跟西方對解剖學的理解差異。

講者|國立臺灣大學共同教育中心 王道還教授
撰文|高英哲

有關人體構造與機能的知識,每個社會都有它自己的一套;但是如何釐清人體的構造,並且據此找出其機能,並不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人體解剖學是一門西方特有的學問,以解剖為研究方法,並且以比較解剖學為基礎(也就是動物學,因為我們無法隨意解剖人類),研究人體的構造與機能。然而解剖是一種破壞性的研究方法,因此解剖學要能夠進步,首先是要有定義非常明確的專門術語,並且留下完整的研究紀錄,然後在前人所累積知識與問題的基礎上動刀,才有可能累積並傳承知識。

教科書就是反映這種「研究傳統」學問成就的結晶。《解體新書》在 1773 年於日本出版,一般將其視為日本現代科學史的起點。這是一本從荷蘭文翻譯過來的教科書,日本幾位蘭方醫(也就是西醫)對其內容很感興趣,因為它對人體的描述,與中國古典醫學所敘大不相同;在到刑場對死刑犯進行解剖後,印證了書中對人體構造的描述絲毫未差,因此決定將這本書翻譯成漢字版。《解體新書》成為教導日本人如何「觀看」人體的指南,釐清了中醫自古以降,對人體構造描述不切實際的諸多解剖圖。

中國古代的人體解剖學研究,有明文記載的是始於王莽天鳳三年(西元 16 年),直到宋朝年間的《歐希範五臟圖》跟《存真圖》,才繪出了解剖圖;然而它們都只是示意圖,與實際人體的構造相去甚遠,對中國醫學沒有留下實質的影響。西洋人體解剖學書籍進入中國,是在明末清初的《泰西人身說概》跟《格體全書》,但是這兩本書都是手抄本,沒有大規模流傳,當代的人也只是利用這些西洋知識,來解釋中國典籍上的某些記載,對解剖並沒有真正系統化的認識。

會出現這樣的差異,在於中國的對人體解剖學的理性認識,跟西方有根本上的不同。西方的理性人體解剖學先從骨學開始,接著依序講肌肉、血管,最後才講內臟;中國的理性人體解剖學,則是以臟象跟經脈為主,並沒有骨學跟肌肉學。中醫的解剖圖都是示意圖,其目的是用來解釋中醫理論,並不是根據人體實際的構造跟功能,來推論人體應該如何運行;也許是因為這種「先入為主」的思維,即使在《全體新論》這樣完整的人體解剖學教科書,一出版就廣為流傳,對於中國人體解剖學實際上的影響,卻遠遠不如將近一個世紀前,在日本印刷出版的《解體新書》。理性人體解剖學還是要跟實地人體解剖學相互結合,才能得到真正的進步。

 

加入好友

(Visited 209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