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紛生態】如何打造優良家雞

分享至

■現在的家雞形形色色,可是所有家雞的祖先都可能是來自東南亞的紅色原雞。在八千年的馴養過程中,家雞產生了許多遺傳變化,動物行為學家發現,其中一個變化改變了腦中血清素的量,不僅讓家雞不怕生,還讓牠們長得更快、產更多蛋,真是一石二鳥! 

來自東南亞的家雞祖先──紅原雞(red jungle fowl,Gallus gallus)(黃貞祥攝)
來自東南亞的家雞祖先──紅原雞(red jungle fowl,Gallus gallus)(黃貞祥攝)

撰文|黃貞祥

馴化的動物有許多性狀有異於其野生祖先,例如體型、毛色、生殖和行為等等。瑞典林雪平大學的行為遺傳學家Per Jensen等人受到俄羅斯一個實驗啟發。在該實驗中,科學家發現經過馴化而溫馴的狐狸,也有和狗一樣下垂的耳朵和毛色,並且也能解讀一些社交訊息,這意味著改變動物行為的同時,也改變了其他性狀。

為了瞭解這些變化在雞是否也通用,他們設計了一個類似的實驗。他們實驗60對公母紅原雞,讓牠們生下好幾百隻小雞。在每一代中,他們利用小雞和人的親近與否,分出約60隻較親人的小雞繼續繁殖。這個過程像是在模擬馴化雞的早期過程。最後,他們得到一群較怕人的紅原雞和另一群較親人的紅原雞。

他們發現,在三代的選拔後,其他性狀也跟著開始改變。較溫馴的雞長得比較快,下較多、較大的蛋。到了第五和第六代,他們開始測量一些經濟性狀,如代謝、飼料轉換率等等。他們發現,結果如所料,溫馴的雞有較高的能量利用效率,以及更高的換肉率。

他們還發現,溫馴的雞血中血清素濃度較高。血清素的功能很廣,血清素在腦中主要是作為神經傳導物質。有研究顯示攻擊性較小的動物,血中血清素含量較高。血清素也是與進食和代謝的激素。Jessen等人認為血清素的改變,讓雞更能夠適應馴養的生活。

原學術論文:
Is domestication driven by reduced fear of humans? Boldness, metabolism and serotonin levels in divergently selected red junglefowl (Gallus gallus) by B Agnvall, R Katajamaa, J Altimiras & P Jensen (2015). Biology Letters 20150509. http://dx.doi.org/10.1098/rsbl.2015.0509

參考資料:
1. LINKÖPING UNIVERSITY. Fearless fowl grow and lay better. EurekAlert. 16-SEP-2015.
2. Elizabeth Pennisi. Here’s what happens when you rewind the clock on chicken domestication. 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aad1754
3. Samantha Mathewson. Evolution and Domestication: Human Involvement Altered Development of Some Animals. Nature World News. Sep 16, 2015.

--
作者:黃貞祥 現於台灣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擔任博士後研究員,從事鳥類的演化遺傳學、基因體學及演化發育 生物學研究。科教中心特約寫手,從事科普文章寫作。

 

加入好友

(Visited 29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