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科學】義大利麵的實驗

分享至

編譯|廖容英

V 寶的麵條實驗讓她知道世界運作的方式,而這個過程就在所謂的貝氏統計學裡。

我兩天與女兒共進晚餐一次,這是只屬於我的樂趣。今晚我們家 V 寶安坐在河馬高腳椅上,品嘗燉牛肉、酪梨、香氣濃郁的切達起司與藍莓煎餅,甜點則是一條義大利細扁麵。

就我所知,V 寶最喜歡細扁麵了,今天晚上她看見麵條時,眼睛便發出雷射一般的光芒,表情變得嚴肅,發出急促的「嗯嗯」聲。她認真地將麵條拿在手上,雙手將麵條拉緊但不拉斷,接著把麵條移到左手,甩向椅邊,再用右手重複一次,最後送入口中。她小心地將麵條放在兩排牙齒中間,這樣就可以隨意往兩邊拉開,像用牙線剔牙一樣。過了一下子,她的新牙 (上排四顆,下排兩顆) 便劃斷了麵條。

V 寶不只盡情玩弄麵條,吸引她注意力的事情還有很多:鑰匙插進鎖孔、新鮮橄欖油的香味、看見鏡子裡的自己、在外公的膝蓋上蹦跳、看著洗衣機裡的泡泡水、赤腳踩過硬脆的葉子。九個月大的她為日常生活的平凡瑣事感到愉悅,我們身為大人,早已忘記這種感覺。

我看著 V 寶以科學家的態度檢視麵條,想起以前對比她還小的寶寶做過研究,研究顯示嬰兒與兒童有能力進行精細的統計論證。這種思考稱為貝氏統計學 (Bayesian statistics),預測世界現象的時候很好用,因為有一部分是根據先前建立的觀念。我跟大多數的大人一樣,已經累積了大量既定的觀念,例如我很確定明天鑰匙一樣可以開鎖,因為每天都如此,我根本不會擔心鑰匙打不開。

不過 V 寶才剛開始收集關於世界的資訊,對於事物的原理有一些想法,但不像我的想法這麼根深柢固。她正在全力探索,每次都仔細觀察鑰匙開鎖、研究隆隆作響的洗衣機、端詳鏡子裡的自己。每項體驗都是在累積關於世界的新證據:洗衣機很吵、枯葉刺刺的、狗狗有時候是濕的,有時候是乾的。

這些探索一點都不無聊,而是使 V 寶非常開心,我也開心,我最喜歡看她甩細扁麵了!
--

 研究出處:Experiments in pasta

責任編輯:Kerina Huang

(Visited 129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