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學】好菌治療青春痘

分享至

■ 就好比優格裡的好菌種對腸胃有益一樣,好的菌種可能也對皮膚有益。助長好菌種的乳霜或藥物,治療皮膚病就能有更溫和、更有效的方法。

圖片出處:Hemera/Thinkstock;  (Inset) Dezhi Kang

編譯│高英哲

你若是少年時長青春痘,可能會怪到細菌頭上,但不是每一種細菌都罪有應得。研究者發現並非所有跟面皰有關的細菌種類全都一個樣:有些確實會造成皮膚出問題,但是有一種細菌似乎會保護皮膚,使皮膚保持在健康狀態。這項發現有助於皮膚病學家,針對面皰這種相當普遍,卻可能會使人面目全非的身心失調症狀,研發以特定菌種為目標的新療法。

有超過百分之八十的美國人,終其一生某個時候,都會罹患面皰。這種皮膚病會造成青春痘、囊腫、皮膚發紅發炎,然而即使這幾乎可說是生命過程中必經之途,人們對其卻還沒有全然了解。過去的研究成果指出,生存在皮膚毛囊內的丙酸桿菌 (Propionibacterium acnes) 可能是罪魁禍首,但是那項研究卻沒有確實指出,丙酸桿菌在形成面皰的過程中,究竟扮演什麼角色。因此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大衛.葛芬醫學院的分子生物學家李慧穎(音譯)等人,決定詳加探查這種微生物。

他們用店售粉刺貼布,從 101 人的鼻子上取得細菌樣本,其中有 49 人有面皰,另外 52 人的皮膚則是乾乾淨淨的。他們接著檢驗細菌的 DNA ,觀察細菌基因是否有能夠讓他們辨識出特殊菌種的模式或變異情形。

結果無論是白白淨淨還是有長痘痘的人,他們的皮膚毛囊裡都含有各式各樣的丙酸桿菌,但不是所有的菌種都一樣。研究者發現一些不同的菌種,其中有 66 種先前從未被發現。他們把每一種菌種的基因體都加以定序比較,發現有長面皰的人,普遍都有其中兩種菌種 RT4 跟 RT5 ,而皮膚白淨的人們則幾乎都有另一種菌種 RT6 。由於這種「好菌」含有已知可對抗細菌病毒,以及其他可能有害的微生物的基因,研究者猜測這種菌種可能會主動抑制與皮膚病有關的「壞菌」滋生,從而保持皮膚健康。

「就好比優格裡的好菌種對腸胃有益一樣,這些好的丙酸桿菌可能也對皮膚有益。」李慧穎說。他們團隊的研究報告已發表於《皮膚病學研究期刊》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

目前我們治療面皰,用的通常是抗生素或其他抗微生物藥物。研究團隊指出若能進一步對於菌種差異進行研究,就能產生反過來促進有益微生物生長的益生菌面皰療法。李慧穎說若能做出針對壞菌種下手,助長好菌種的乳霜或藥物,治療皮膚病就能有更溫和、更有效的方法。

「這項研究很了不起:研究做得很仔細,探討到人類微生物群系的一種重要生物,還做出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結果。」紐約大學醫學院醫師暨微生物學家馬丁.布萊瑟 (Martin Blaser) 說。不過他也指出這項研究有它的局限性:它並沒有證明丙酸桿菌的壞菌種,實際上就是造成面皰的罪魁禍首,也沒有解釋為什麼有些人帶有某些丙酸桿菌,其他人卻沒有。「不過他們畢竟是發現了一些很強的關聯性,」他說,「這是個好的開始。」
--

報導出處:Got Pimples? You May Need Better Bacteria

責任編輯:Nita Hsu

(Visited 178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