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偏鄉科教的肩膀——專訪于淑君
為了偏鄉科普教育的推廣,于淑君申請了科技部計畫,透過舉辦講座、實驗、比賽、科展,利用各種方式來讓科學的種子可以在雲嘉地區灑得更廣、更遠、更平均。她也會舉辦參訪活動,帶這些農業縣市的孩子去博物館,並在學校推動科學閱讀,舉辦說故事比賽,用最生活化、最基本的方式,希望科學可以進入生活中紮根。
Read more為了偏鄉科普教育的推廣,于淑君申請了科技部計畫,透過舉辦講座、實驗、比賽、科展,利用各種方式來讓科學的種子可以在雲嘉地區灑得更廣、更遠、更平均。她也會舉辦參訪活動,帶這些農業縣市的孩子去博物館,並在學校推動科學閱讀,舉辦說故事比賽,用最生活化、最基本的方式,希望科學可以進入生活中紮根。
Read more談到科學的價值,胡維平認為科學可以分成體跟用來討論,最早的科學發展主要在「用」的層面,利用傳承下來的知識來改變生活,直到生活發展到一定程度,人類開始有多餘的心力進行抽象的思考,開始希望透過語言、邏輯等等方式來看大自然的運作,說穿了其實就是人類在「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胡維平認為這樣的「好奇心」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原動力,先產生了好奇才帶動許多新的技術發展,而在能「用」之後,人類才有餘裕去探討科學的本體。
Read more談到科學,陳竹亭認為科學就是人類拿來認識「相對較為客觀的世界」的方法。是否在人性之外,存有一個客觀的宇宙?而就算這樣的客觀事實存在,其實人類也是透過自己的主觀來認識客觀。
科學,正是人類找到可以認識世界的好方法之一。儘管經驗法則也是許多人認識世界的方式,但經驗其實是一種非常不可靠的方式,各人看來相似的經驗,時常有所迥異,並不能完全按照經驗來判斷、認識這個世界。科學家運用科學找到了許多客觀世界的細節,使人類更了解自己所處世界的模樣。科學的發展也延伸到了科技,科技的發展可說是一日千里,創造出各式各樣有利生活的產品。然而,在這些產品中,亦不乏傷害環境的物質。科技,或說科學這樣的發展,對這個世界來說,究竟是好是壞?其實有待商榷。說到這,他陷入了深思,笑說科學家其實跟哲學家比較像,隨著年紀增長,越來越會對科學產生懷疑,開始反省科學帶來的利與弊,以及思考人性於科學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距今300年之前的化學家(錬金術士)們能夠掌握的元素只有區區13個,還分不清元素及化合物。拉瓦節在1790年出版了「化學基本原理」。這是第一本近代化學教科書,人類歷史上首次揭櫫的新化學理論確立了化學元素的定義。拉瓦節整理了33個元素,並且給予命名。
世界上第一個元素週期表是由俄國的門得列夫在1869年提出,距今剛好150年。門得列夫的週期表中有68個元素,其中還預測了3個尚屬未知的元素。今天的週期表已有118個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