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為科學裝一對翅膀——專訪陳竹亭

分享至

●3/16 陳竹亭老師主講:「發現元素新大陸」點此報名

採訪、撰文|楊慈慧

一走進約訪地點,陳竹亭老師立刻抖擻地用他富有共鳴的低沉嗓音向大家打招呼。陳老師為臺大化學系名譽教授,自擔任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起,便致力於科學教育的推廣。如今雖然已經退休,仍續耕不輟,期盼能將科學的種子播撒開來。

預習出興趣 一頭栽進化學世界

回想當初選擇就讀化學系的原因,陳竹亭說,其實是因為高一暑假的一場讀書會。當時,他與同學兩人購買了大學化學的翻譯本預習,利用整個暑假讀完了一冊半,之後在高二上化學課時得心應手,越讀越有勁,化學自然成為第一選擇。他從小視許多科學家為偶像,「科學」一詞對高中的他而言,是個很有魅力的詞彙。因著興趣以及心中的那份憧憬,陳竹亭選擇就讀化學系,直朝研究之路邁進。

提到走上學術路的過程,陳老師表示剛上大學時的他,自恃高中時已有先修基礎,沒有好好念書;又因為大一的基礎打得不好,大二時的課業開始出現危機,甚至還有科目被當,直到大三之後課業表現才漸入佳境。赴美求學時比較專注在進研究室做實驗上,不像有的人早已規劃好自己的學術進程,他的學術路並沒有什麼深遠的布局,「仔細想想,真正開始把自己丟進研究裡,要等到我回臺大任教之後」,對此他謙虛地表示很是汗顏。

說到此,陳竹亭建議有志投入化學研究的學子,可以先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確定方向後及早投入,因為走研究所學的東西其實是很基礎,必須紮紮實實、像疊磚頭蓋房子那樣按部就班的前進,「在這個領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除此之外,還要好好培養外語能力,語言是表達的工具,具備流利的外語能力,才能好好闡述自己的所思所學。

透過科學認識世界,卻同時懷疑科學

然而,為什麼我們要學習科學呢?

談到科學,陳竹亭認為科學就是人類拿來認識「相對較為客觀的世界」的方法。是否在人性之外,存有一個客觀的宇宙?而就算這樣的客觀事實存在,其實人類也是透過自己的主觀來認識客觀。

科學,正是人類找到可以認識世界的好方法之一。儘管經驗法則也是許多人認識世界的方式,但經驗其實是一種非常不可靠的方式,各人看來相似的經驗,時常有所迥異,並不能完全按照經驗來判斷、認識這個世界。科學家運用科學找到了許多客觀世界的細節,使人類更了解自己所處世界的模樣。科學的發展也延伸到了科技,科技的發展可說是一日千里,創造出各式各樣有利生活的產品。然而,在這些產品中,亦不乏傷害環境的物質。科技,或說科學這樣的發展,對這個世界來說,究竟是好是壞?其實有待商榷。說到這,他陷入了深思,笑說科學家其實跟哲學家比較像,隨著年紀增長,越來越會對科學產生懷疑,開始反省科學帶來的利與弊,以及思考人性於科學中所扮演的角色。

科學X傳播 跨領域結合推動「科普」

對於「科普」,陳竹亭很有一套想法。

早在2002年時,他便察覺時下年輕人的學習方式、態度都隨世代正在改變。過去的年代可能連電視都沒有,資訊傳播緩慢;如今卻已是人手一機,世界便盡為我有。看到這樣的改變,陳竹亭認為要做好科學教育,必須把科學與傳播相結合。原本就很喜歡教書的他,也開始將心力投入科學教育,舉凡演講、科展評審,甚至是自然教科書的審書,都可以看見他的身影。

「科普,目的就是要讓普羅大眾了解最淺層、可以與生活結合的科學」,科普要能有效,首先必須明白自己的受眾在哪裡,設定好受眾、有了明確的目標時,才能夠有效打開市場。

2008年末,臺大科教中心成立時,陳竹亭被找去擔任中心主任。擔任主任時,他援用傳播的概念,將科學知識結合網路、多媒體等媒介,打破傳統只有純文字閱讀的方式,再配合如講座、工作坊等相關活動的舉行來推動科普。有了這些創新科技的輔助,過去一場場的演講影片全都放上網站,儼然就是一座小型的知識寶庫。他把科普當成科學傳播來做,把參與人(受眾)都當成自己的顧客,想辦法打開科普市場。儘管如此,陳竹亭在面對「市場」時還是有自己的堅持,在吸引大眾前來認識科學之時,仍然不能忽略其流傳價值——「大眾口味,小眾品味」,是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科學傳播,其實必須仰賴跨領域合作才能完成。科學與傳播各是專業學門,如何在這兩者之間搭起跨域橋樑,讓兩邊的專業人士有效溝通,至今仍是大學問。陳竹亭期盼學科學的人,能往傳播多走幾步路,除了能帶動科學傳播的發展,亦能藉此省思自己是否只是在學術象牙塔裡窮作研究,畢竟要跨出象牙塔才有市場;而也希望傳播人願意多靠近科學一些,能發揮自己擅長的敘事能力,透過傳播將科學帶到更遙遠的角落。如此一來,雙方互進一步,保持開放的心胸溝通,相信裝上傳播翅膀的科學教育,一定能夠再向前跨出一大步。

 

●3/16 陳竹亭老師主講:「發現元素新大陸」點此報名

 

(Visited 19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