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太空岩石歡樂送!
研究外太空天體的岩石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去到外太空,將天體上的岩石「外帶」回來地球上分析,這類型的任務稱為「採樣返回 (Sample-return)」。人類目前已經成功從月球、小行星上外帶回岩石樣本,甚至還從太空環境中裝了看不見的粒子回來分析。這些樣本除了讓科學家得以直接瞭解天體的組成,還有機會讓人類更加接近生命起源之謎。
Read more研究外太空天體的岩石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去到外太空,將天體上的岩石「外帶」回來地球上分析,這類型的任務稱為「採樣返回 (Sample-return)」。人類目前已經成功從月球、小行星上外帶回岩石樣本,甚至還從太空環境中裝了看不見的粒子回來分析。這些樣本除了讓科學家得以直接瞭解天體的組成,還有機會讓人類更加接近生命起源之謎。
Read more太陽系就像是個以太陽為中心的城市。地球住在蛋黃區、相當靠近市中心。最遠的行星是海王星。在海王星外還有很多各式各樣的小天體,稱作海王星外天體,大多分布在古柏帶。人們熟知的冥王星就是其中一顆。目前發現了上千顆海王星外天體,大多分布在古柏帶中。2018年觀測到的一顆小行星是目前已知最遠的天體,與太陽的距離是海王星的4倍多!太陽系的幅員遠比想像中遼闊,全部都受到太陽重力的主宰。
Read more■告別2018年的最後一天,當一般人都放學下班投入假期的懷抱,美國太空總署有幾個任務團隊仍舊忙碌著,除了新視野號飛越終極遠境以外,讓人類有意識探索下的疆界開拓到傳統的九大行星系統以外;另一個團隊也忙碌著引導歐西里斯號(OSIRIS-REx)進入繞行小行星貝努(Bennu)的軌道,打破了有史以來太空探測器所繞行天體尺寸最小、並且軌道半徑最短的紀錄。
Read more■太空任務是了解小行星形狀和大小最直接卻也是成本最高的方式。當小行星構接近地球,天文學家能用電波望遠鏡或自適應光學技術(藉以消除大氣擾動)來觀測小行星的形狀和大小。否則,我們只能依據小行星反射的可見光亮度來估計其反照面積而得知其大小,其中需考慮小行星的反照率及距離。而小行星的質量只能透過多體系統(人工的與天然的)量測。得知小行星大小與質量便能計算其整體密度。目前已知的小行星體密度都小於其組成物質,懷疑其內部結構為瓦礫堆模型,即小行星由許多小碎塊所組成,碎塊中有許多空隙與孔洞,因此有著較組成物質低的整體密度。
Read more在太陽系中,已被天文學者編上號碼的小行星有六十幾萬顆。這當中編號10679的小行星,於今(2017)年4月在三年一度召開的小行星、彗星、流星國際研討會(ACM 2017)上,由國際天文學會(IAU)宣布命名為Chankaochang—章展誥小行星。沒錯,這顆小行星便是以本次演講的講者,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的研究學者章展誥博士之名命名,以表彰他在小行星領域的研究貢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