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傳播】網路之前人人平等?不盡然如此
■ 網路興起讓人們對於意見交流產生了更民主的想像,認為這是實踐平等原則的絕佳契機,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編譯 ∣ Gerda
人們常覺得網路是個崇尚平等的討論空間,可以讓來自不同背景與政治立場的人們順暢溝通。不過美國喬治亞大學的一項研究則指出不是如此,網路討論群體跟其他大型社會群體具有類似的階層架構(hierarchical structure)。
「大概只有2%的人開始了一整個討論串,吸引將近50%的回應。」喬治亞大學新聞與大眾傳播學院助理教授西美波恩(Itai Himelboim)說,「所以,儘管網路世界議題廣闊、來源眾多,還是只有一小部分的內容真正能吸引注意。」
西美波恩的這項新發現剛剛刊登於《傳播研究》(Communication Research)期刊的網路版。他花了六年的時間,檢視超過兩萬名使用者在35個新聞群組中的討論模式。他將焦點放在美國老牌討論站「Usenet」的政治與人生觀的新聞群組上,最近也開始研究新型態社交網路諸如推特(Twitter)上的溝通模式。
為了區辨受歡迎使用者跟其他普通使用者之間可能存在的訊息內容差別,西美波恩跟同事葛利福(Eric Gleave)還有「連結行動諮詢群」(Connected Action Consulting Group)的史密斯(Marc A. Smith)檢視訊息組成的實質內容。發現只有12%受歡迎發文是夾帶有訊息發佈者的個人意見的,大部分都只是轉貼個新聞連結,沒多做評論。大約有60% 的網路發文來自於傳統媒體,像是《紐約時報》、CNN之類的全國或在地新聞發佈來源,只有8%是來自部落格以及其他個人網站。約有15%的發文引用的是純網路媒體,6%引用自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所公布的訊息。
偏好依附
「就新媒體來說,這項發現還挺令人振奮的。」西美波恩說,「看起來我們還是需要人們出門去幫我們採集資訊,並且送上門來,傳統新聞產業的角色仍然重要。」
不過對於那些滿心以為網路可以平衡各方言論,讓意見表達變得平等的人,就不大算是個好消息了。平等消息來源仍只是一個陳義過高的主意,權威的聲音仍未被打破。西美波恩說,網路世界如同現實生活一樣傾向於產生階層劃分,不怎麼令他驚訝。就連小學生都知道要跟學校裡的紅人作朋友,遑論是網路世界。
真正令他驚訝的是,網路上的群體越大,往主流聲音傾斜的情況就越明顯。人們顯現出一種所謂的偏好依附(preferential attachment)傾向,去附和那些網路上人脈廣的人和事,也就是說,人脈的締造就跟以錢滾錢一樣,資本雄厚更易擴張。西美波恩說,因為人們用於篩選訊息的精力有限,因此核心人物越膨脹,邊緣人物就勢必難逃被犧牲的命運。
西美波恩跟他的同事還做了另一個相關的研究,隨機地把兩百名使用者指派到數個虛假的討論區,發現高品質的貼文是吸引注意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要條件。一篇高品質的發文但僅伴隨著寥寥無幾的回覆,只會吸引到更少的回覆,注定沒法成為熱門文章。
所以,到底在網路上我們得做什麼才能吸引目光呢?
「這是個複雜難解的問題,」西美波恩說,「不過反正光只靠多發文是沒法讓你成為議題核心的。」
研究出處:Civil Society and Online Political Discourse: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Unrestricted Discussions(Communication Research)
你可能也對這篇文章有興趣:想要有人緣嗎?請多更新網誌(CASE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