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演化】孔雀眼斑數量多寡有差嗎?
■ 雄孔雀的眼斑越多越「性感」,讓母孔雀神魂顛倒嗎?近來的研究顯示,眼斑過少可能會影響交配機會,然而這不意味著眼斑越多就越管用。
編譯 ∣ 高英哲
孔雀閃閃動人的尾巴上,那些點綴著眼狀斑點的羽毛,向來是達爾文稱之為「性擇」的最佳範例。在這個單身酒吧式的演化方法中,閃亮的羽衣等等華麗裝飾之所以會出現,並非是因為它們強化了適者生存的定律,而是因為它們有助於看起來最性感的個體繁衍。
在這個孔雀的範例裡,基本原理並沒有什麼疑義。不過加拿大皇后大學的妲金 (Roslyn Dakin) 卻說,這種情況叫做百姓日用而不知。妲金觀察三群放山孔雀的交配行為,發現振動眼斑數量特別多的羽毛,似乎並不會——注意唷,是並不會——增加雄孔雀迷倒雌孔雀,與之交配的機會。
妲金跟她的同事蒙哥馬利 (Robert Montgomerie) ,在本期的《動物行為》期刊上表示,這跟一系列關於孔雀交配的經典實驗結果並不相符。不過他們也指出,在進一步研究之後,雌孔雀為何有時似乎不太在意雄孔雀的眼斑數目,有新的解釋。
在英國過去的孔雀研究裡,眼斑數量用來預測雄孔雀成功交配機率,似乎還蠻管用的。英國新堡大學孔雀科學先驅佩崔 (Marion Petrie) 表示,在雄孔雀之間「巡視」的雌孔雀,一般總是會挑上給牠看到最多眼斑的那隻。在她所做的眼斑研究中,把雄孔雀的羽毛剪掉,讓牠少掉二十個眼斑,就會讓牠交配完蛋;把羽毛繫回去,則會讓牠再度生龍活虎。
然而日本的研究員在二○○八年,研究野生孔雀時,卻推翻了先前的結論,表示他們在長達七年的研究資料中,並未發現眼斑數量可造成交配優勢。該研究團隊在《動物行為》期刊上提出一種說法,表示展示眼斑對於雌孔雀來說,可能已經「過時」了。
妲金跟蒙哥馬利如今在兩群加拿大的孔雀,以及一群在美國的孔雀中,發現了類似的結果。妲金重複做了一部份佩崔的剪羽毛實驗,結果一如預期,少了二十個眼斑,導致展示羽毛時眼斑少於一百三十八個的雄孔雀,總體來說交配的次數,確實少於那些眼斑齊全的。但是當妲金跟蒙哥馬利將他們的眼斑實驗資料,與其他發表的相關報告綜合分析時,卻發現在前百分之七十五,一共一百零二隻交配最成功的孔雀中,眼斑效應並未出現。然而大多數眼斑數量有問題,只有一百二、一百三十幾枚眼斑的孔雀,幾乎沒有任何交配成功的機會。妲金說這看起來確實像是個門檻,雖然她手頭上並無資料顯示,個別雌孔雀是否也有個會對雄孔雀產生反應的眼斑數目門檻。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孔雀研究員蘿奧 (Adeline Loyau) 表示,這個眼斑數目有門檻的想法,乍看之下似乎確有其事。她說我們對孔雀長久以來覺得很熟悉,但是這番折騰顯示,我們想要揭露牠們交配選擇的機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研究出處:Peahens prefer peacocks displaying more eyespots, but rarely(Animal Behaviour)
責任編輯:MissZoe
雙性外觀有差異的鳥類,是怎樣雙向選擇,感覺也是蠻特別的,特別是鳥類的性別似乎是由卵決定的狀況下,比如說是否會有影響性別比例上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