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科學】相信你飽了,你就真的飽

分享至

食物是否讓你滿足,跟心理期待有關。

■ 一項英國研究指出, 減肥的關鍵在於我們吃東西前是否「相信」這食物能餵飽我們,若用餐前就想著「這不夠飽」,就真的不會飽。

編譯 ∣ Gerda

  減肥或許是現代人最關心的事情之一。但為什麼我們常會吃下太多的食物,又常動不動感到飢餓呢?由英國生物技術暨生物科學研究委員會(Biotechnology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Research Council, BBSRC)贊助的研究顯示,信念會左右人的飽足感。當受試者相信食物份量比實際大,他不僅更容易感到飽,飽足的感覺也可以維持更久。

  這項心理學研究由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的布榮史東博士(Jeff Brunstrom)進行。這項實驗提供受試者不同份量的餐點,但不告訴他們真正的食物份量多寡。發現如果受試者相信份量夠大,滿足的感覺就會產生,而且持續較久。顯示控制食慾的關鍵之一,在於記憶與學習。

  在第一個實驗裡,研究者給受試者看一杯水果冰砂的食物成分,一半的受試者被告知這杯冰砂份量(portion)小,另一半則被告知份量大。接著,受試者被要求寫下對此杯冰砂的「預期滿足度」,並在實際喝掉它三小時之後再寫一次。被告知此杯冰砂份量大的人顯然會感到比較心滿意足,儘管事實上不論哪一組的水果冰砂都是一樣大杯的。

  接下來的實驗,研究者進一步實驗人們「實際」喝了一碗湯,以及「感覺」自己喝了一碗湯的在份量間的差別。研究者在湯碗底下偷偷連上了一個隱藏幫浦,可以在受試者沒察覺到的狀態下增加或減少湯的總量。並測試三個小時後殘留的飽足度,發現決定受試者飢餓與否的,是印象中「記得」的湯的份量,而不是「實際」上的份量。

  這項研究結果在攝食行為研究協會(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Ingestive Behaviour, SSIB)年會上提出,顯示食品的標示可能需要進一步的改革。

  布榮史東說:「食物能否讓我們飽,不完全取決於它的物理大小,或者熱量高低。我們過去食用類似食物的經驗,影響了對於飽足感覺的期待與認知。當我們挑選食物時,看見它的份量標示,立即就影響了食用後的感受。」

  「標示『清淡』跟『低卡』的食物,可能會給我們一種吃不飽的印象,接著之後就會吃更多。解決之道,是換一種說法來呈現食物,強調它們的確能充飢的特質,譬如貼上標籤說這食物『超滿足』或『解飢』之類的。」

  

原文出處:Could our minds be tricked into satisfying our stomachs?(BBSRC)
(Visited 204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