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社會】醉鬼覺得別人找碴

分享至

■ 為何酒後容易產生糾紛?一項心理學研究發現,酒精不僅會分散駕駛的注意力而已,它也會使人們比較難以正確判斷他人的意圖,傾向於認為對方是「故意的」。

_SiD_@flickr
酒吧警語:Please Do Not Touch

編譯 ∣ 汪芃

若你曾在酒吧喝醉過一次(或十次),以下情境你應該很熟悉:一個喝醉酒的傢伙踉蹌走過,灑了你滿身啤酒,你就生氣了;你確定他是故意的,因此大為光火。根據《性格與社會心理學公報》(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發表的一份新研究,此刻你是酒精眾多副作用之一發作了:認為他人所作所為是故意的。

這項研究共召集92位男性受試者,研究人員告訴受試者,他們參加的是味覺測試。這些人禁食3小時後,每個人發給一杯果汁冷飲;受試者中,有一半拿到的是純果汁,而另一半拿到的果汁則摻了超過45 c.c.的酒精。

研究人員將兩組受試者又各分一半,一半的人被告知飲料裡有酒精,另一半則未被告知。為了以假亂真,被告知飲料含酒精的人,飲料的杯緣都灑了些許酒精。

受試者喝完飲料後,花了一些時間從事一些不相關的活動。待酒精吸收後,研究人員給受試者50則描述動作的敘述。這些描述的行為中,有些可能是有意也可能是無意的(例如「他刪了那封電子郵件」),有些一定是有意的(如「她在找鑰匙」),有些則一定是無意的(如「她被跳繩絆倒了」)。每個敘述的行為,受試者都必須判斷是有意或無意的。

只要是黑白分明的敘述,四組受試者幾乎都能正確判斷;然而如果是模稜兩可、可能有意也可能無意的動作,「酒醉」組比清醒組的人容易認為這些行為是故意的。這個實驗精心的設計,讓研究人員能將酒精造成的生理反應與預期效果分開。實驗證實,受試者是否認為自己喝了酒並不會影響他們的反應,有沒有真正攝取酒精才會。

酒精下肚,會讓你容易覺得酒吧裡撞到你的人是存心找碴,你會無法察覺對方或許醉得不省人事,根本沒看到你。這種有偏見的思考方式即「意圖偏誤」(intentionality bias),正是酒精常導致攻擊行為的主要原因。因此,下次你幾杯黃湯下肚,如果有人讓你覺得很火大,出手痛揍對方前,請先三思:他說不定比你還醉。

 

原文出處:“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n Accident,” ?Especially When People Are Drunk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責任編輯:MissZoe

(Visited 47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