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經標記一窺情緒疾病的性別差異
在心理疾病中,性別差異是無法忽視的盛行率議題。儘管遺傳、家庭等風險因子可以解釋一部分的差異,不過針對情緒疾病的性別差異,有關神經標記的研究則相當稀少。這次,來自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的學者,透過功能性磁振照影,一窺與情緒疾病的性別差異有關的腦區。
撰文|蔡岷哲
情緒困擾的性別差異,背後的潛在風險因子
當談及心理疾病,我們除了理解各項疾病診斷的內涵與疾病的具體表現,瞭解疾病盛行率、性別差異、風險因子等流行病學知識,是心理疾病的早期辨識與介入工作的重要概念之一。影響心理疾病發病的風險因子,可從許多面向檢視,包含與家族病史有關的遺傳因子、與成長環境/與身旁他人互動有關的社會環境因子,以及與個體的腦區活動有關的神經生理因子等,比比皆是。
在今年於《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中所發表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精神醫學專業的Manan Arora所組建的研究團隊,嘗試以fMRI所獲得腦區活化資訊,結合研究參與者所自陳的情緒相關表現,以瞭解個體情緒心理疾病風險(憂鬱與躁症症狀)的性別差異背後,有哪些潛在運作的神經標記 (neural markers)。Arora團隊指出,目前未有與性別有關的情緒疾病神經標記的研究(尤其以憂鬱與躁症風險有關),儘管過去有針對不同性別、與情緒概念有關的生理研究,但有關研究的發現亦較不一致。
Arora團隊同時針對三個分別平均年紀21.6歲、21.6歲,以及23.7歲的樣本進行研究。研究團隊透過能以身心變化瞭解憂鬱與躁症症狀風險的自陳問卷,瞭解研究參與者的身心狀態,並在進行情緒臉孔實驗時,以fMRI瞭解參與者的特定腦區活化程度,並進行資料分析。
從梭狀迴與楔前葉看情緒障礙性別差異
透過分析影像資料,研究團隊發現,右側梭狀迴 (fusiform gyrus) 的活化程度與憂鬱和躁症風險有正向的顯著關聯性(換言之,當右側梭狀迴的活化程度越高,與更嚴重的躁症風險有關)。除此之外,研究團隊也發現,對於女性參與者,右側梭狀迴與憂鬱風險的正向關聯性更甚於男性參與者。除了梭狀迴,研究團隊發現,對於女性參與者,楔前葉 (precuneus) 活化程度與躁症風險的負向關聯性更甚於男性參與者(換言之,當楔前葉的活化程度越高,與較低的躁症風險有關)。
上述研究結果顯示,負責人臉辨認與判讀的梭狀迴活化表現,很可能是常見情緒症狀——憂鬱與躁症症狀的神經標記之一。有關楔前葉,近來有研究指出,楔前葉與個體的記憶、心智理論(推論與理解他人的內心意圖與想法)等心智功能有關。Arora團隊認為,研究結果顯示,當個體能夠更具同理與跳脫情感進行思考(楔前葉的活化程度增加),則與躁症風險的降低具有潛在的關聯性。
Arora團隊表示,橫斷式的研究設計未能推論因果關係,也因此未來仍需更多長期追蹤的縱貫式研究研究,以釐清特神經標記預測後續情緒相關心理疾病出現的情形,以辨認相關的風險因子。
參考文獻
- Arora, M., Bertocci, M. A., Schumer, M. C., Skeba, A. S., Bebko, G., Stiffler, R. S., ... & Phillips, M. L. (2024). Sex differences in neural responses to emotional facial express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lifetime depression and mania risk.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 Dadario, N. B., & Sughrue, M. E. (2023). The functional role of the precuneus. Brain, 146(9), 3598-3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