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電影中的AI科學家形象:隱藏的性別差異

分享至

每年總是會有科幻大片上映,但…試著回想一下,你能舉出一位電影當中的女性AI科學家角色嗎?是不是很難!男性與女性在AI領域的能力與發展根本不存在先天上的差異,但為何電影當中卻鮮少出現女性AI專家呢?這可能與三個因素有關:反映現實、電影建構的性別刻板印象學科領域,以及導演本身的性別比例失衡。也許你會認為,AI科學家比例失衡沒什麼大不了,但別忘了,AI是透過人類給予的資料進行學習,難道AI創造者們的性別比例失衡,不會影響到AI演算法嗎?

撰文|王冠云

來源:MotionElements

當你想到「AI科學家」的時候,腦海中浮現了一個什麼樣形象的科學家呢?首先想到的形象是偏男性的形象還是偏女性的形象呢?在2023年發表於《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的論文中,收集了從1920年到2020年橫跨100年的電影資料,他們的研究指出,女性AI科學家在電影裡面的曝光比例只有8%,非常微乎其微的數字。

 

「誰創造了AI」

英國劍橋大學的萊弗休姆未來智慧中心 (The Leverhulme Centre for the Future of Intelligence) 專注於探索AI的本質以及AI對於這個社會的影響等有關議題的研究。執行長Cave等人在2023年發表的這篇論文也是該中心「性別與人工智慧」專案計畫之下的重要研究成果。

在這篇論文中,以1920年作為起點亦具有其時代意義,在1921年,卡雷爾.恰佩克 (Karel Čapek) 以捷克語創作了一齣名為《R.U.R.(羅梭的萬能工人)》的舞臺劇,至今英語的「robot(機器人)」一詞即源自於此劇。而1927年德國導演弗里茨.朗 (Fritz Lang) 執導的默片《大都會 (Metropolis)》,被譽為史上第一部最具影響力的科幻片。論文從這樣一個時代為出發點,收集了這一百年來電影工業快速發展之下所產出的各種電影作品。

Cave等人 (2023) 的研究認為,電影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比起小說,電影的銷量更好,而且電影的票房除了電影院的銷售額之外,甚至還隱藏了許多電影院外的觀賞量(包含盜版),而電影周邊所帶來的商業影響力也非常強大。電影中的AI科學家所展現出來的形象,也會隨著電影散播到世界各地,以傳播量而言,又以美國電影最具影響力,所以研究主要關注以英美語文製成的電影。

由於研究定義「AI科學家」的方式是找出「誰創造了AI」,而論文中AI的定義,必須滿足至少下列其中一項條件:一、具有「自主行為意識」;二、具有可以對話的能力;三、在電影當中被稱為AI。這些定義和我們近年流行的各種「AI」附加功能型的工具比較不相同,也不包含「外骨骼式」的機器科技 (Cyborg technolgoy)。

 

AI將成為未來社會的核心,但女性的代表性卻被忽視了

Cape (2023) 等人的研究總共收集了1413部電影,其中共有142部電影涉及AI議題。在電影裡面,總共出現了116位AI工程師或科學家,其中只有9位女性!而且9位女性之中,2位在電影裡面是女性外星人,只有7位是女性人類的形象。另外,研究者也整理了電影導演的性別,發現這142部電影共有161位導演(其中19部電影由多名導演共同執導),但女性導演僅有2名。而主流的AI電影中,沒有任何單獨執導的女性導演。

Cape等人指出,造成女性代表性不足的可能原因有三:一、電影製作團隊想要反映現實;二、大多數有AI科學家的電影將AI建構成了一個男性的學科領域;三、男性導演占了壓倒性的多數。

有關於第一項原因,電影製作團隊在製作電影時,如果以現實生活中的經驗作為參照,那麼很容易會優先想以男性來塑造AI科學家的角色。在論文的文獻回顧指出,全球僅有大約22%左右的AI專家為女性,在具有AI領導技術的企業如Google、Facebook等AI研究人員中,女性比例也不到2成。

另一方面,第二項因素則涉及了電影當中的性別比喻。在電影當中,AI科學家經常扮演「天才」角色,且處在相當陽剛的環境,這呼應了歷來性別與社會有關的研究成果。過去研究指出,「天才」一詞經常與男性形成連結,也就是所謂的「才智偏誤 (brilliance bias)」,男性比較容易被認為比女性更能成為天才。而電影中的AI被視為一種強力的企業產品或是作為軍事用途,在現實環境中,不論是企業領導還是軍事組織裡面,也都少見女性身影,這都強化了AI的男性形象。此外,電影中的性別比喻也隱含了性別不平等的現象,在所有電影中僅有的9位女性AI科學家中,就有5位被描繪成輔佐男性的角色,3位在電影中有犧牲自我的故事情節。

而關於第三項因素,同時也是整個電影產業的性別不平衡的現象,根據論文的文獻回顧指出,好萊塢的主流電影的女性導演比例遠低於男性,過去20年來僅在5%至13%之間。這也可能影響了電影看待性別角色的角度。

 

有關性別與AI的未來研究方向

在萊弗休姆未來智慧中心的性別與AI計畫的網站上也提供了「有關性別與AI的四大未來研究提案 (AI and Gender - Four Proposals for Future Research)」供各界參考。文中指出未來研究可以多關注於與AI應用有關的性別理論、相關法律與政策的性別平等、資料庫本身的偏誤以及AI人力資源的多樣性等等。而研究團隊成員之一的Dihal博士也提醒大眾,主流電影帶給大眾的文化影響力可能促成了人們對於什麼樣的人適合AI職業的既定印象,甚至可能成為了「自我實現的預言 (self-fulfilling prophecy)」。若沒有足夠的性別多元化人員來建構人工智慧,那麼未來的AI演算法就仍然會出現性別偏見。

 


參考文獻

  1. Cave, S., Dihal, K., Drage, E., & McInerney, K. (2023). Who makes AI? Gender and portrayals of AI scientists in popular film, 1920–2020.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32(6), 745-760.
  2. The Leverhulme Centre for the Future of Intelligence.
  3. AI與性別計畫。
  4. 無所不能的機器人,泛科學。
  5. 萬怡靜,2014,文化符碼的反思與探討:以德國《大都會Metropolis》電影為例。
  6. Cinema has helped 'entrench' gender inequality in AI.
(Visited 163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