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寶!早期母嬰肌膚接觸對孩子發展的正向行為影響

分享至

許多新手父母親都知曉需要對新生兒投以無微不至的照顧。然而,最新的研究指出,當在孩子出生後的五週,密切維持母嬰肌膚接觸(skin to skin contact)將對孩子的正向心理健康發展產生令人振奮的正向效益!

撰文|蔡岷哲

 

來源:pixabay.com
 母嬰肌膚接觸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用

產後即刻肌膚接觸、母嬰肌膚接觸(skin to skin contact),意指在新生兒誕生後,母親或身旁的父親透過自身的肌膚接觸進行照顧,如餵養母乳等。許多研究均指出,這個互動模式對於新生兒的生心理發展具有許多正向效果,學者Henrik Norholt曾在研究中指出,母嬰肌膚接觸將能夠增進新生兒的社會情緒發展,也能夠穩固親子之間的雙向互動和依附關係。

有別於過去的研究,來自荷蘭拉德堡德大學醫學中心的學者Nicole Rheinheimer與其團隊,在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 Psychiatry發表的研究試圖透過隨機分派的追蹤研究設計,瞭解在與一般照顧的親子組別相較之下,在產後五週內持續進行母嬰肌膚接觸實驗組中的足月產新生兒,在三歲時的行為/情緒問題與執行功能表現是否具有差異。

Rheinheimer研究團隊將符合條件的孕婦參與者,分為一般照顧組(控制組)與母嬰肌膚接觸組,並透過記錄簿瞭解親子之間的互動內容,像是抱著安撫、餵養母乳,或是進行母嬰肌膚接觸(每日一小時,長達五週)等,並於孩子三歲時瞭解他們的情緒/行為問題,如內化問題(焦慮、憂鬱、畏懼表現等)以及外化問題(攻擊問題、易怒等),並同時透過問卷瞭解孩子們的執行功能表現(工作記憶、計畫與組織能力等)。

 

即便只是短時間,發展早期的母嬰肌膚接觸也具有效益

研究團隊根據不同的理論脈絡,透過三項分析方式來驗證先前提及的研究問題,包含意向性分析(intention to treat naysis)、以及符合計畫分析(pre-protocol anaysis),以及劑量反應分析(dose-response anaysis)。意向性分析指的是,將所有參與者納入分析模型;符合計畫分析則僅將有完成研究者指派的親子互動方式的參與者進行分析。最後,劑量反應分析的意思是,針對在有完成母嬰肌膚接觸互動的組別,分析互動時間長度的劑量-反應效果。

研究結果指出,在完成五週的實驗後,當比較一般照顧的控制組與額外採取母嬰肌膚接觸的組別,後者的幼兒在三歲時所展現的內化問題或外化問題,都顯著比前者組別的幼兒少,不過兩個組別幼兒的執行功能表現則是未具顯著差異。上述結果僅有在意向性分析中得出,而符合計畫分析或是劑量反應分析都未顯示出顯著結果。

劑量反應分析並不具有明顯效果,表示從事母嬰肌膚互動的時間長度與研究標的不具有顯著關聯。Rheinheimer等人認為,這可能是因這樣的互動方式在短時間實行下即具有足夠的效果所致。此外,研究結果雖然沒有發現母嬰肌膚互動對於孩童執行功能發展的影響,雖然這和過去相似的研究不甚一致,但是先前的研究多以早產嬰兒為研究對象;早產兒在出生後仍須密切照顧、較為脆弱的特性,則可能是母嬰肌肌膚互動對於執行功能具有正向效果的原因之一;此外,幼兒的認知發展是持續性的過程,因此Rheinheimer等人表示,進行分析的年紀較早(3歲)或許也是造成如此結果的原因之一。

這份研究因為透過分析追蹤數年,採取更為嚴格的實驗設計-隨機分派的資料,為真實世界中的應用性更增添幾分參考價值。若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或身邊有朋友即將成為新手爸媽,或許在日常生活中增加與孩子的親子肌膚互動,會為孩子日後的生心理健康發展帶來許多正面影響!

 

參考資料:

  1. Norholt, H. (2020). Revisiting the roots of attachment: A review of the b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maternal skin-to-skin contact and carrying of full-term infants. 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60, 101441.
  2. Rheinheimer, N., Beijers, R., Bruinhof, N., Cooijmans, K. H. M., & de Weerth, C. (2023). Effects of daily full‐term infant skin‐to‐skin contact on behavior and cognition at age three–secondary outcomes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64, 136-144.
(Visited 280 times, 2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