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介紹】《科幻小說史》—歷史觀點的文學批評

分享至

SF_A R cover
《科幻小說史》簡體字中文版於今年(2010年)由北京大學出版社翻譯出版。

■ 何謂科幻小說?對於古希臘人來說,探索甚至只是想像航海地圖上未知之處,便是科幻。英國文學研究者,同時也是作家與文學批評家的Adam Roberts,在《科幻小說史》一書中重建科幻的歷史脈絡。

撰文 ∣ 陳子瑜

提到科幻小說,第一印象多半是浩瀚宇宙、先進科技等似真若虛的事物,無疑地這是相當晚近的發展,然而,若從「科幻小說(Science Fiction)」本身的字義進行切入,我們會發現相當不一樣的內容。

亞當.羅伯茲(Adam Roberts)所著的《科幻小說史》(The History of Science Fiction,以下簡稱《科》),便是藉概念的釐清,擴大其範疇(特別是對非科幻迷而言),並對科幻小說及衍生形式如電影、動漫在各時代之發展提出見解。然而必須先提醒的是,本書之目的並非資料性的介紹科幻小說,且受限於篇幅,關於作品的選擇與評述有相當的個人色彩,加上使用許多哲學、文學與科學哲學的概念,讀者最好有基本概念才不會念到昏去。

本書可歸納出三個重點:科幻小說之定義、作為關鍵影響的新教改革與近代科幻產物之紀錄。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第一點,Science Fiction 除了科幻小說,亦可解釋為科學虛構,加之科學一詞含意之演變,導出作者將科幻小說起源上溯自希臘羅馬時期的主張。

科學的早期概念是一套認識世界的方法-更精確的詞是自然哲學,在希羅時期受限於技術,對於世界的研究停留在觀察與假設階段,學者如亞里斯多德並不將天上的星體視為神聖之所,而是與下雨打雷一樣的氣候現象;魔法與技術的分際並不明顯,其意含也與今日迥異,作品中的星際旅行或異世界探險往往彼此混雜,凡是符合認知疏離、具備知識研究等要件,便可視為科幻小說,所以最早的科幻作家不是《鐘樓怪人》的作者雪萊,而是寫下《奧德賽》的荷馬。[註1]

?

隨後的中古時代,在天主教會主導下,對於超自然與地球之外的世界有固定的神學解釋,進而扼殺對於未知想像的發展可能。地球之外是精神性的永恆存在,不容以唯物論的角度褻瀆,但丁的《神曲》之所以不是科幻小說,正是在於其中的旅程是純精神性的,不具備真實的可能性。

Shan Hai Jing
根據Roberts的定義,描述域外奇怪國家的典籍《山海經》也是科幻作品。

十六世紀的哥白尼革命,被公認為近代科學的開端,以地球為中心的天動說開始崩解,並標誌著宇宙的唯物化與無限可能,以此角度撰寫《論無限宇宙與世界》的布魯諾,於1600年被宗教裁判所燒死,使他不但成了先驅,更是先烈。無限宇宙對中古神學是徹底的挑釁,多重世界、宇宙有機體等概念使得地球不再是上帝唯一的鍾愛對象、耶穌也不再專為人類而犧牲,因為很有可能在其他星球也出現類似的事情;新教改革則改變了此一現象,儘管主題仍圍繞在上帝,但新教國度裡的作家們享有更大的自由,宇宙不再是神聖場域,外星人的可能存在則開啟另一波非教徒的思考。作者認為宗教改革對科幻小說的影響,即在於兩種教派背後的理論差異:天主教╱唯心與新教╱唯物的分離,但並不完全斷絕。

十七世紀以降,知識間的分工與專業化,奠定以自然科學為主的近代科學,啟蒙時代、理性主義的核心思想-以人之力探究真理瀰漫著歐美世界,亦反應在科幻小說;笛卡兒「強調質料,而非形式」的思想則促進科學發展從思辨轉向實踐。此處有兩個題材是迥異於之前的:人造人與跨時性。前者以《科學怪人》為代表,與機器人不同的是,人造人是以人類的器官建構而成,在此意義上人超越了自己,與神相仿;跨時性作品則多半是烏托邦的想像,緊扣著此時期「人定勝天」的理念;至於舊有題材的重現如《格列佛遊記》、月球之旅等也因添加人類學、物理學等當時的科學進展而貌似更為可信;至於伏爾泰在作品中假設外星人造訪地球,不但是此一主題的首次出現,也意味著人類與外星互動的角色調轉。

技術當道,幻想式微?

時至當代,科幻作品達到前所未有的普及程度,資本主義的拓展、科學研究的深化、電視電影等新型態媒體的相互交雜,使得想像不再只是文字,聲光成為今日我們對科幻的印象,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僵化,科幻作品等同於高科技產物,而不再是認識世界的方式;科幻小說的主要地位不再;以電影電視起家的後設文本(meta-text)吸引各自的擁護者,並在其意願協助下補完原先不合理或闕漏之處,成為一個個嶄新的宇宙(《星艦奇航記》就是最好的例子)。面對小說的退位,作者悲觀地認為這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Daedalus_und_Ikarus_MK1888
Icarus之死亡:在希臘神話故事中,Icarus試圖以人造翅膀飛上天,結果翅膀融化墜落而死。

作為一本篇幅有限的史書,《科》無法顧及眾多史料在所難免,至少該提到的都有,但作者在科幻小說演進的概念與詮釋無疑地有諸多闕漏。舉例而言,書中多次強調「費耶本德式」[註2]? 的作品,卻往往將形式(寫作風格)與內容(科學可能)同一並稱未加說明;對於尼采權力意志 [註3]?概念的引用太過簡略,凡是20世紀作品中出現以精神或意志為穿越時、空的驅動,均以此稱之,甚至將《星際大戰》中的原力及《駭客任務》裡尼歐的超能力歸類在此範疇下;更有甚者,是對作者╱作品的片面解讀,以《駭》而言,作者將之歸類於彌賽亞式作品,但實際上遠不止於此。《駭》呈現出兩個面向,其一,是人類與機器主僕關係的倒轉,以工具為目的的產物,反而完全統治主人,人類親手造就有形的上帝,並臣服其下,這是神學的唯物化;其二,這是一部反烏托邦的作品,在《駭》裡,尼歐與反抗軍其實是病毒,要毀滅母體,但最終為了維持母體正常運行與錫安的必要存在而犧牲。

儘管有許多令人不盡滿意之處,《科》裡所提出的新教改革觀點仍是相當有趣,而將科幻小說上溯到希臘羅馬時期,也擴展了該領域的豐富性。我認為本書最有趣之處,就是將科學發展與當時小說的內容作一比照,希臘的人們乘天馬、或自己裝著翅膀飛到月球;近代則從幾個怪咖科學家的個人勞作,演變成龐大的太空船與火箭,最後真的到了月球,甚至更遠;當前人慨嘆「逝者如斯」時,如今我們已經可以用公式提出穿越時間的假設;而隨著熵(entropy) [註4]?的概念出現後,許多作品紛紛將其與虛無主義、混亂失序等主題連結。科幻小說與科學發展相輔相成,前者提出驚世駭俗的主張對科學提出挑戰,後者的完備回過頭充實小說的嚴謹與可信度,或許對某些太過嚴肅的人來說,這種假設毫無可能或不合常理,但數十年前,我們也不相信電影裡的東西會跑出來對吧?

最後來談一點比較嚴肅的,不管是任何場域,都會有主流與非主流,科幻小說無論在科學或小說裡頭,都是非主流的地位,卻也因此保有強健的想像力。科幻小說作為一種文類,擁有最大限度的「合理的自由」,也就是說在科學能窮盡的地方合理,在科學未知的場所自由,這是歷史小說或其他文類所難以企及的,也能在內容承載哲學、神學或是反應寫作當時的社會背景。今日隨著對宇宙的探求越近乎於「我-它」的研究單向度,科幻小說則保留了「我-你」的雙方互動,這種有依據的可能想像,正是科幻小說獨特的迷人之處。

?

作者介紹

台灣大學政治學碩士,政治大學歷史學士。

?

SFhist

■ 註釋 (左圖為英文版原書封面)

[1]? 以此定義應用於同時代的其他地區,也能得到《山海經》、《桃花源記》等亦屬於科幻小說的結論。

[2]? 費耶本德(Feyerabend),科學哲學家,堅持多元認識論,其主張被認為是「科學無政府主義」,作者在書中採取此概念,藉小說的一切可能性對抗被主流科學鄙視的主題(如心靈感應)。

[3]? 權力意志(Wille zur Macht)是相當複雜的概念,最基本的解釋為「對生存的驅力」,尼采將之擴大,用於解釋自然界一切變化,最終導向原初模樣的規律,即永恆輪迴;而《星際大戰》的原力並非存在於一切,是一種可以藉由訓練而具體使用的能量,儘管原力在宇宙間也以平衡為依歸,卻近似中國哲學的「否極泰來」之意,與尼采的永恆輪迴不同。

[4]?熵的概念最先在1864年首先由克勞修斯提出,並應用在熱力學中。其後亦出現於資訊學、政治學等,其概念亦不盡相同,例如資訊學所指涉之意義為被接收之前,訊號傳輸過程中損失的資訊量。

責任編輯:MissZoe

書名:《科幻小說史》????原名:The History of Science Fiction
作者:Adam Roberts?????? 譯者:馬小悟
發行:?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2月1日)?? 原出版社:Palgrave Macmillan (28 Nov 2005)

?

(Visited 124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6 thoughts on “【書評介紹】《科幻小說史》—歷史觀點的文學批評

  • 2010 年 07 月 16 日 at 12:46:50
    Permalink

    感覺這本書的標題如果是「幻想的歷史」會更貼切...不過作者有他的立場啦。

    Reply
  • 2010 年 07 月 16 日 at 12:59:06
    Permalink

    嗯,奇幻跟科幻都是幻想,到底是什麼讓兩者不同呢?是所謂的科學成分嗎?

    Reply
  • 2010 年 07 月 16 日 at 16:54:43
    Permalink

    我覺得是科學中的「科技」成份決定了是奇幻還是科幻,像納尼亞傳奇跟魔戒一般不會被歸類成科幻小說…

    Reply
  • 2010 年 07 月 25 日 at 03:14:06
    Permalink

    報歉吐嘈一下----註釋[3]的內容
    根據《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第二部,”論自我的克服”:
    「....唯有生命存在的地方,才有意志:不是生存之意志,而是權力意志....」

    對照「星際大戰」第四集,歐比旺的台詞:
    "Well, the Force is what gives a Jedi his power. It's an energy field created by all living things. It surrounds us and penetrates us. It binds the galaxy together."
    所以原力是來自生命。和權力意志的觀念有合。

    以上可是星戰迷的一次「勝利」....

    或許就粉絲而言,為喜愛的作品設定公式擦屁股,創造一個可讓他們下跪膜拜的世界,也是權力意志的作用。

    Reply
  • 2010 年 07 月 25 日 at 23:45:32
    Permalink

    大家都是相互吐嘈求進步嘛,不用抱歉。原力不等同權力意志我認為有兩個原因:

    一。權力意志並沒有所謂光明與黑暗之分,但原力有。且原力能藉由訓練變成具象化的可操控能量,但權力意志不行。

    二。星戰裡頭有個種族叫做Yuuzhan Vong,全族只有一位能感應並使用原力,也因此原力並非存在於一切生命,這就與尼采有出入了。

    Reply
  • 2013 年 10 月 12 日 at 23:04:03
    Permalink

    前面幾行雪萊是寫<科學怪人>啦!
    鐘樓怪人是雨果的(Victor Hugo)
    差很多:(

    Reply

發佈回覆給「watermob」的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