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字裡的中國古代「編鐘」起源之謎

分享至

編鐘是中國古代一種成套懸掛於架上的擊鳴樂器,目前所發現最早者年代僅為西周初期。從早期西周編鐘已兼具成熟的紋飾、規範化的形制與成編現象推測,在西周以前當有一段發展期,也因此編鐘的起源與在商代的發展便成了中國考古學的待解之謎。有趣的是,甲骨文和商周金文裡被隸定為「南」和「」的字分別像是一個懸吊的鐘,以及手拿著一柄鈍狀工具作勢要敲擊懸吊起的「南」,清楚表明「南」為商代晚期一種懸吊式鐘形擊鳴樂器。本文透過西周編鐘起源研究的爬梳摘要整理,從鈴、鐃、甬鐘、鎛鐘的發展脈絡闡述古漢字「南」的造字創意,探討「南」是否正是編鐘在商代晚期發展的佐證。

撰文|江柏毅

編鐘是中國古代一種由青銅製、多件、成套懸掛於架上的擊鳴樂器,能夠透過合瓦形的中空器身發出音響(註一)。「編鐘」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春官宗伯・磬師》裡的「掌教擊磬、擊編鐘」。考古證據表明,編鐘出現於西周初年,隨著禮樂制度在西周中、晚期的確立而獲得發展,由最早的三件逐漸擴增至八件成編,編鐘演奏是當時嚴謹社會制度的物質化展現。東周時期禮崩樂壞,封建規制不再被依循,編鐘因此更有了長足發展,出現九、十二件,甚至數十餘件成編者。出土於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年代屬戰國初期的曾侯乙編鐘是目前所發現規模最宏大者,共出六十五件鐘,分置於三層L型鐘架上(圖一)。

圖一:曾侯乙編鐘(圖片來源: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國考古發展百餘年來,除距離商朝疆域遙遠的江西新幹大洋洲商代晚期大墓曾出土一件獸面紋立鳥青銅鎛為鐘形外(圖二),其餘年代明確屬商代的遺址,尤其中原地區,皆沒有鐘形青銅器的發現。但有趣的是,甲骨文和商周金文裡有個隸定為「南」的字,卻像是個懸吊的鐘(圖二),而「南」字在記述西周時期活動的古文獻裡也的確有表擊鳴樂器本義的用法,如《詩經.小雅.鼓鐘》:「鼓鐘欽欽,鼓瑟鼓琴,笙磬同音。以雅以南,以籥不僭。」、《禮記.文王世子》:「胥鼓南」。無獨有偶,甲骨文與商晚期金文隸定為「」的字,即為手拿著一柄鈍狀工具,作勢要敲擊懸吊起的「南」(圖三),表明「南」是商代晚期一種考古研究未知的懸吊式鐘形擊鳴樂器,並在西周沿續使用。

圖二:獸面紋立鳥青銅鎛與古漢字的「南」字。(圖片來源:江西省博物館)

 

圖三:商代晚期金文與甲骨文的「(見下圖)」字。

 

西周初期的編鐘兼具成熟的紋飾、規範化的形制與成編現象,均表明在西周以前應當有一段發展期,若同時考量前述古文字證據,編鐘的起源與可能在商代的發展便成了中國考古學裡的一個謎。那麼,甲骨文和商代金文的「南」字是否正是編鐘在商代晚期發展的佐證呢?這個問題或可從編鐘的起源爬梳獲得啟發。

東周時期的編鐘是主要以甬鐘、鈕鐘和鎛鐘所組成的大型樂器。編鐘頂端有柄者稱爲甬鐘,目前年代最早的發現屬西周早期康、昭王之間,出土於陝西寶雞國伯格墓(M7),已是三件成編(圖四)。周代金文的「甬」字即為甬鐘的象形(圖五),字形上半為帶旋、幹的甬部,下半為鐘體。鈕鐘造型與甬鐘相似,差別在於頂端為帶圈鈕的設計(圖六)。年代最早的鈕鐘約落在西周末至春秋初期,多九件一組。

圖四:陝西寶雞國伯格墓出土編鐘。(圖片來源:《寶雞國墓地》)

 

圖五:甬鐘各部名稱與古漢字的「甬」字。(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宗周鐘)

 

圖六:蟠螭紋鈕鐘。(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鎛鐘則是一種形制接近於甬鐘的樂器,但不似甬鐘開口呈弧形內凹,爲平口,體型比甬鐘大。目前發現最早的鎛鐘即江西新幹大洋洲的獸面紋立鳥青銅鎛(圖二)。春秋早期以前的鎛鐘橫截面多為橢圓形,兩側多有鳥雲形、虎形、鈎狀或夔形的「扉稜」,鐘體中央常帶有一條稜脊(圖七)。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以前的鎛鐘主要出土於湖南,各器缺乏統一、規範化的形制而多具特色;鎛鐘在西周中、晚期始出現於中國北方,形制則多有帶鳳鈕、扉稜華麗繁複之特點(圖七)。

圖七:(A)美國佛利爾博物館藏鎛、(B)隨州市博物館藏鎛、(C)故宮博物院藏虎戟鎛、(D)上海博物館藏四虎鎛、(E)陝西眉縣楊家村出土鳳鈕四虎鎛、(F)天津博物館藏克鎛(G)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藏秦公鎛。(圖片來源依序:Freer Gallery of Art and Arthur M. Sackler Gallery、隨州市博物館、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眉縣博物館、天津博物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春秋早期之後的鎛鐘橫截面多改為合瓦形,且皆無春秋早期以前鏄的裝飾構件,僅在舞部(即鐘體上沿)存留複雜交錯的鈕結構,鎛面紋飾也拋棄了獸面紋、雲紋等式樣,改採同甬鐘、鈕鐘鐘面上枚、鉦、篆、鼓各部界線分明的形式(圖八)。鎛鐘在商代晚期便已出現於中國南方,而年代推測屬西周早、中期者也多發現於湖南湘江流域;根據現有資料推斷,鏄鐘直到西周中、晚期才北傳,首先進入關中盆地西部,並直到東周時期才告盛行,與甬鐘、鈕鐘一同編列配伍。

圖八:(A)春秋鄭公大墓螭紐鎛、(B)曾侯乙墓楚惠王鎛、(C)大英博物館藏戰國晚期鎛。(圖片來源依序:《中國古代銅器》、《曾侯乙墓》、大英博物館)

 

相較於甬鐘和鎛鐘,鈕鐘現世的時間晚了許多,而其出現之際,甬鐘較為常見;商代晚期雖已有鎛鐘,但在西周時期尚未盛行,故鈕鐘的形制應來自於甬鐘。整體而言,對編鐘起源的探討應從鎛鐘與甬鐘的發展脈絡著手較為恰當。

從形制、製作材料及發聲功能的相似性來看,鎛鐘與銅鈴可能有較直接的淵源,甚至有學者認為年代最古老的大洋洲獸面紋立鳥青銅鎛可能原本設計即是一個大銅鈴,原因在於:(一)鎛的舞部(即頂部)旋鈕正下方有一個長方形孔,設計與早期銅鈴相同,也許可能最初是為了懸掛鈴舌;(二)鎛的器身並沒有如後期鎛鐘,留有供敲擊的部位,相反地,而是通體施以紋飾且略為凸起。推測便是因為這般巨大的銅鈴並不適合搖鳴,才變更為以擊鳴的方式發出音響。

另根據合瓦形器身和弧形內凹開口造型推測,甬鐘的起源也可能與鈴有關。中國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合瓦形陶鈴見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山西丁村遺址(註二),此件陶鈴帶甬(即柄),與甬鐘外型相近,但大小有別。帶甬造型的陶鈴在年代略早的陝西長安客省庄遺址(2800-2000 BC)也發現一件,惟鈴口為圓角長方形。合瓦形鈴的材質由陶轉為銅的考古證據則見於距今約四千年左右的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兩件外型相似的陶、銅質鈴則皆不帶甬,僅在頂部設計有繩孔。從合瓦形銅鈴演變至甬鐘的過程長達千餘年,但遺憾的是二里頭文化時期至商代的相關考古發現相當稀少,因此考古學家目前對這段期間的鈴、鐘演化脈絡仍所知有限(註三)。

甬鐘可能起源於商代晚期出現的銅鐃,是目前學界較有共識的(註四),因為甬鐘與鐃在外形,尤其是甬(柄)部相當相似。鐃的形狀似鈴但無舌,且體型較大,合瓦形,口呈弧形內凹,下有執柄可安木把,以槌敲擊發聲。根據形態差異,鐃又可分為中原鐃和南方鐃(圖九、十)。中原鐃體形都較小,一般通高在二十公分左右,最大的也在三十公分以下,而南方鐃通高都在三十公分以上,最大的通高則超過一百公分;中原鐃器身多飾以回字形凸旋紋、單線勾邊紋和獸面紋,南方鐃則主要飾以雲紋和風格更顯粗曠的獸面紋,並見有乳丁;中原鐃通常三件成組使用,南方鐃多為單件,成組出現情況甚少;中原鐃多集中出土於殷墟、陝西竹園溝和山東、山西也有少量發現,南方鐃則多出土於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江蘇、福建等地,以湘江流域最為集中;中原鐃多出土於貴族墓葬,可能具有禮制意義,而南方鐃則多出土於山丘澤地或窖藏,可能偏向祭祀用途。

圖九:(A)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商晚期編鐃、(B)殷墟西北岡1083號墓出土商晚期編鐃。(圖片來源依序:國立故宮博物院、中央研究院歷史文物陳列館)

 

圖十:(A)、(B)新幹大洋洲商代晚期大墓出土南方鐃、(C)湖南省博物館藏商代晚期雲紋鐃、(D)湖南省寧鄉縣師古寨出土商代晚期獸面紋鐃;(E)Kimbell Art Museum藏西周初期乳丁紋鐃。(圖片來源依序:R. Bagley: An Early Bronze Age Tomb in Jiangxi Province, Orientations、湖南省博物館、Kimbell Art Museum)

 

南方鐃的年代問題(註五)影響了學界對於甬鐘起源的看法,因而有「南來說」、「北來說」和「南北交流說」三種看法,但目前以南北交流說(註六)較能全面解釋甬鐘鐘面結構的來源、甬鐘甬部「旋」、「幹」的結構起源(註七),和西周早期甬鐘出現時已然為三件成編的使用制度問題,簡而言之,甬鐘的器形較可能源自於南方鐃(註七),而成編現象則是受到中原鐃成組的使用規制影響。西周早期甬鐘並未如東周時期的鐘一般普遍為一鐘雙音,具有正鼓音和側鼓音,反而器內壁光平,不見調音的隧槽,故音準、音列均不甚理想,反映了剛從南方鐃演化而來的不成熟。

最後,讓我們回頭來看甲骨文與商周金文裡「南」字的造字創意。在甲骨卜辭與西周青銅器銘文裡,「南」字都被假借為方位詞,表示南方。那麼,為什麼要選用這個如懸吊著的鐘的象形字表達南方之義呢?參考前文之爬梳,這或許與中國早期鐘形樂器具有深厚的南方色彩有關。

「南」究竟與鎛鐘還是甬鐘關係較為密切呢?這個問題從商代晚期金文字形切入應較適切,因為一說作為正體字的商代晚期金文,所透露的器物象形訊息往往較經簡化、刻寫於獸骨、龜甲上的甲骨文字形來得充分。觀察商代晚期金文的「南」字,在鐘體的舞部可見明顯上翹的扉稜(圖二),類似的結構僅見於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以前南方的鎛鐘(圖七),而完全不見於南方鐃,故「南」與鐃的關聯應可輕易排除。但「南」是否就是鎛鐘的象形呢?也未必盡然,因為商代晚期金文的「南」字在鐘體上可見一個小圓點,在甲骨文上同位置也偶可見到以一短橫畫或短豎筆替代原應使用刻刀畫圓的字形。這個小圓點若不是無意義的飾筆,便可能是鐘體結構的一部份,但鎛鐘結構是空心的。綜觀小圓點於「南」所處位置,不禁讓人猜想此結構是否即鈴舌?若真如此,這讓人想起江西新幹大洋洲商晚期大墓所出,可能由放大版的鈴所變化而來的獸面紋立鳥青銅鎛(圖二)(註八)。

是否有可能「南」其實是商代晚期中國北方從鈴發展而來,以搖鳴方式發聲的原始鎛鐘呢?早期南方的鎛鐘是否也源自於北方的南向文化傳播,最終去掉了鈴舌,改以擊鳴方式發聲?這樣的猜想仍有待考古證據的進一步證實。

 

 

註釋:

註一:合瓦形樂器所發出的音衰減快,較適合作為旋律樂器,圓形則餘音悠長,即便成編也無法演奏樂曲。

註二:河南陝縣廟底溝遺址曾發現距今約5900年的陶鈴,為目前中國所發現年代最早的鈴。除此之外,中國各地也少量發現有新石器時代中期(仰韶期)、新石器時代晚期(龍山期)的陶鈴,如陝西長安縣客省莊遺址(2800-2000 BC)、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約2400 BC)出土之陶鈴。

註三:陶寺遺址銅鈴、二里頭文化帶單翼銅鈴與商代銅鈴在外型與功能上不同,前二者為平口,後者為內凹口;前二者出土於墓地,為陪葬品,可能與禮制有關,而後者則多為獸鈴、車馬鈴,故發展脈絡關係不清。此外,鐃為擊鳴樂器,鈴為搖鳴樂器,使用方式不同。中原鐃為成組出現,與音高差異有關,而二里頭文化銅鈴均為單件,商代銅鈴亦無音高變化需求。

註四:商代早、中期遺址迄今沒有發現類似或外型介於鈴、鐃間之器物,故二里頭銅鈴與商代晚期鐃之間的脈絡關係仍待釐清。

註五:南方鐃多單件出土,無其他器物共出,亦缺乏層位依據,因此在考古學上的絕對、相對年代推斷上極為困難,目前僅依靠形態學上的形制、紋飾特徵與中原地區年代較為確切,且具有相似風格的器物來推斷年代,因此常因學者個人見解、所依據材料篩選的不同,產生分歧,年代可從商代晚期定至春秋時期,時間跨度歧異達四、五百年。

註六:儘管對於各式南方鐃的年代早晚學者有不同看法,但基本同意中原鐃的時代略早於南方鐃,南方鐃起源於北方鐃的南向文化傳播,但甬鐘卻是在南方鐃的演化基礎發展而來的,而甬鐘可能即從乳丁紋鐃演化而來。

註七:許多南方鐃器形均甚巨大,重而手不能執,故改搖鳴為懸奏擊鳴。許多西周早期的大型南方鐃、陝西寶雞竹園溝13號西周早期墓葬所出土的鐃,西周早、中期的中原鐃都在執柄端鑄出供懸掛用的「旋」。然而對甬鐘而言,甬部非樂器發聲之必要部件,而甬部的保留或許正是南方鐃向鐘演化之遺緒。

註八:即便商代晚期金文與甲骨文的「」字表明「南」是一種懸吊式鐘形擊鳴樂器,但從江西新幹大洋洲獸面紋立鳥青銅鎛舞部旋鈕正下方仍具有一個長方形孔,可能是為了懸掛鈴舌之用而設,因此不能排除「南」同時也可以搖鳴方式發聲的可能。

 

 

參考資料:

Bagley, Robert

1993         An Early Bronze Age Tomb in Jiangxi Province, Orientations, Vol 24, No. 7, pp 20-36.

朱文瑋、呂琪昌

2013    〈銅鈴對先秦編鐘起源與發展之影響探討〉,《融會與啟發:中國音樂的多元交流與發展》。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會議論文。

2014    《先秦樂鐘諸體系的源流問題研究》。台北:翰蘆圖書。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1997    《新幹商代大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任曉琳

2011    《先秦樂器銅鐃研究》。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孫機

2017    《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台北:華品文創。

陳沖

2014    《先秦時期陶鈴和銅鈴研究》。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

1987    《中國古代銅器》。台北:中華民國歷史博物館。

張琳

2007    《商周青銅鐃研究》。武漢音樂學院碩士論文。

曹瑋、魏京武

1994    〈西周編鐘的禮制意義〉,《南方文物》第二期,頁14-17,7。

華覺明

1999    《中國古代金屬技術 – 銅和鐵造就的文明》。鄭州:大象出版社。

2000    〈從陶寺銅鈴到中華和鐘 – 雙音青銅編鐘的由來、演變和創新〉。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五期,第十五卷,頁72-79。

劉璐

2020    《北方地區出土商周銅鐃研究》。重慶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盧連成、胡智生

1988    《寶雞國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

關曉武

2000    〈中華青銅編鐘的發展脈絡研究〉,《機械技術史》,頁115-121。

2001    〈青銅編鐘起源的探討〉,《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第十三卷,第二期,頁35-41。

2013    《探源溯流:青銅編鐘譜寫的歷史》。鄭州:大象出版社。


(Visited 2,275 times, 3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