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中了社群媒體的圈套(2/2)
撰文/Catherine Price|譯者/高英哲|插圖/John Holcroft
轉載自《BBC知識》2018年8月第84期
多巴胺效應
多巴胺是種掌管我們所有習慣的神經傳導物質,許多吸引注意力的伎倆,都會用到腦部的多巴胺系統。科技新創公司「Boundless Mind」共同創辦人兼營運長Ramsay Brown解釋,「多巴胺是腦部記錄什麼事情值得再做一遍的方法。」這間公司利用多巴胺系統,鼓勵人們去做心中想做的行為,「這就是我們如何從正面經驗裡學習的方式。」
這就演化觀點來說相當重要,比方大腦在我們吃東西或做愛時會釋放多巴胺。不過人類的多巴胺系統無法分辨哪些是好習慣(像是餵飽自己、按時繳房租等等)、哪些是壞習慣(如抽菸和吸毒等等)。如果在錯誤的刺激之下釋放多巴胺,可能會強化反應,讓壞習慣變成上癮行為。
我們是否會像酒精跟藥物成癮那樣對手機「成癮」,這問題頗有爭議,不過無論是酒精、藥物還是手機,毫無疑問都與多巴胺有關。每次我們檢查社群媒體動態消息、發現某些新奇有趣的事情時(也就是每次你登入社群媒體時),腦部就會釋放多巴胺,同時讓大腦知道這件事值得一做再做。你若開啟了動態通知跟提示,不久後你的大腦只要一想到檢查手機這件事,就會開始釋放多巴胺。
社群媒體app不乏運用刺激多巴胺釋放的設計:「按讚」不但利用了我們對於社會認同的渴望,也利用了我們喜歡看到自己「分數」的傾向。比方說Snapchat的連擊(streak)功能,公開追蹤你連續多少天使用這個app,這個遊戲化元素會讓使用者為了維持分數,每天檢查Snapchat。
手機跟app也利用我們天生的社交衝動與焦慮,比方說「害怕錯過症候群」(FOMO),以及當別人為我們做了什麼時,我們覺得必須投桃報李的心理。以臉書跟WhatsApp等平台上顯示訊息已被讀取的小記號為例,由於朋友知道你讀過這些訊息了,於是你就有必須回應的社會壓力。你甚至還會收到電子郵件告訴你有未讀的訊息跟通知,增加促使你登入的壓力,免得你錯過某些消息,或是讓某人在線上枯等。那些對方正在回覆你訊息時的小黑點也一樣──在看到他們的回應之前,你有辦法放下手機嗎?
改變的時刻
這些設計毫無疑問十分有效,但是利於社群媒體賺錢的設計,對使用者的心靈健康可沒啥好處。許多研究發現,過度使用社群媒體,與青少年失眠、焦慮、寂寞感、憂鬱有關;以本文揭露的伎倆來看,以上結果應該不至於令人驚訝。社群媒體平台的營運模式,以使用者的注意力為基礎,這意味著社群媒體及其使用者的目的,從一開始就不一致。「社群媒體的設計可不在乎你的長期快樂,他們只想要盡可能吸引你的注意力。」Moment app設計師Kevin Holesh這麼說。
只要社群媒體平台繼續透過販售人們的注意力獲利,就不太可能主動改弦更張。Alter說,「這是一場注意力軍備競賽。廠商若不使出渾身解數,使消費者深陷其中,就會被時代拋在後頭。若是消費者或政府沒有干預並施壓,很難想像社群媒體公司會自廢武功、放棄那些讓使用者難以抗拒其產品的優勢。」
幸好事態已有轉圜跡象。今年1月兩位投資大戶撰寫公開信,要求蘋果公司提供更強大的親子監控功能。沒多久一群兒童健康專家也向臉書請願,希望他們放棄最近推出、以13歲以下兒童為受眾的Messenger Kids平台。今年2月,一群夢想幻滅的科技人跟投資人成立「人道科技中心」(Center for Humane Technology),致力於提倡科技設計要符合道德的遊說工作。
儘管這些改變需要時間,不過我們現在就可以開始(也應該)跟這些科技產物建立健康關係。「你若豢養怪獸,怪獸終將摧毀你。」Palihapitiya在史丹佛大學對聽眾這樣說,「不過倘若我們還擊,就有機會駕馭它。」(完)
(本文由教育部補助「AI報報─AI科普推廣計畫」取得網路轉載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