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保健科技妙用無窮
撰文/Francis Collins|譯者/甘錫安
轉載自《科學人》2012年8月第126期
身為行動保健科技試驗的自願參與者,我敢說,只要拿起iPhone,開啟監測心跳和心律的應用程式,就能把你的心電圖(ECG)資料傳給地球另一端的心臟科醫師,確實酷得不得了。但身為醫師科學家,我也知道這麼酷的科技並不等同於正確的科學或完善的保健方法,其中還存在著一項挑戰。
近年來,行動電話和無線感測器在蒐集和取得健康資料上的用途快速成長。常見的行動保健應用程式可以用來計算熱量,評估營養成份,記錄運動數據,計算身體質量指數(BMI)和協助戒菸等。不過這些功能儘管有用,卻遠遠比不上行動保健應用程式在輔助醫學研究和健康照護等方面的龐大潛力。
行動裝置的優點包括成本低,可即時評估病況,行動,影像,行為,社會互動,環境毒素,新陳代謝和其他許多生理變化。許多行動保健科技可為生物醫療研究帶來十分創 的運用方式。在此同時,生物醫療研究則可協助建立許多行動保健應用程式目前缺乏的證據基礎。
由於行動裝置相當小巧,運作時所需的電力也相當少,因此能以前所未見的方式,讓研究檢驗室為患者提供服務。舉例來說,臨床試驗受試者不需要花時間前往研究機構,記錄每天的活動,或是配戴笨重的監測裝置。另外,科學家也能取得高品質的數據資料,因為以人工填寫的運動,飲食,疼痛日誌及問卷,其實是出了名的不可靠。即時且連續的生物,行為和環境資料,可以促進我們了解疾病的可能成因。結合行動保健資料和GPS資料,還可協助我們建立早期偵測與警示系統,防止爆發與環境暴露或感染媒介有關的疾病。
無線感測器可協助科學家追踪患者在家中的睡眠模式,不需要依賴實驗室研究或自陳報告。醫師則可監測日常活動中的血壓,這樣的資料會比在門診中測得的資料重要得多。內嵌奈米感測器的防水紋身貼紙則可測量血糖和血鈉濃度,並透過智慧型手機傳輸出去。
要實現這些神奇的功能,保健研究人員、技術開發人員和軟體設計師必須攜手合作,找出評估新技術的方法。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正在建立跨學科的研究能力,以便為行動保健科技的益處與風險建立證據基礎。
維護健康資料的隱私與安全,也是亟需研究的一項挑戰。我們該如何保護受試者及一般消費者,而不會影響研究和照護品質?又該由誰來設立行動保健資料隱私的規範?如果隱私受到侵害,又應該由誰來提供保護?
我們也必須認識大眾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運用行動保健科技。我猜想,目前大多數使用者和我一樣,將這些新應用程式當做新奇的玩具,而不是用來改善健康的實用工具。不過我確信行動保健科技要發揮潛力,必須依靠更多忠實使用者,例如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兒童參與長達一年的病例對照研究,使用無線技術監測並管理血糖值,這項發表於《糖尿病照護》期刊中的研究顯示,使用自動化系統的兒童,在升糖控制和糖尿病自我管理技巧方面的表現,都優於不使用的兒童。行動保健的未來發展,十分值得期待。
延伸閱讀:〈AI醫療居家照護機器人的發展與應用〉
(本文由教育部補助「AI報報─AI科普推廣計畫」取得網路轉載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