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中的愛與恨:談人格障礙症與親密伴侶暴力
多疑的、和善的、嚴謹的、有敵意的,我們常常以不同的詞彙來描述自己以外的個體。事實上,性格即是一個人長期的行為、情緒,以及內在認知與思考方式的彙整,也是許多不同領域心理學者致力研究的重要主題。在關注人們心理健康的臨床心理學中,探討人格障礙的表現與成因,也就是一部份的人可能因為不同原因,長期的在建立自我感或是與他人的親近關係時出現困難,或是在生活中與他人相處時,伴隨明顯苦惱的感受。當我們把視角進一步聚焦於親密關係時,在關係中至少就牽涉兩個不同或相似性格的相遇,在這當中至關重要的議題-親密關係暴力,是否又與不同的人格障礙症之間存在重要的關聯性呢?
撰文/蔡岷哲
●人格障礙症與親密關係暴力
如前面提及的,人格障礙症會影響一個人在建立關係上的順利與否,也會導致他們在生活或是職業上遇到不少困難。事實上,根據精神疾病診斷手冊,現存的人格障礙症診斷就具有十種,並能夠依據不同的特性分成三類:A群人格障礙症-古怪與乖僻的(妄想型、孤僻型、思覺失調型)、B群人格障礙症-戲劇化或情緒化的(反社會型、邊緣型、做作型與自戀型)、C群人格障礙症-焦慮與恐懼的(畏避型、依賴型、強迫型)。在今年於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發表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普渡大學的學者Katherine L. Collison與Donald R. Lynam便針對人格障礙症與親密關係暴力(intimate partners violence,以下簡稱IPV)的關係,整理近年來的研究,透過整合性的後設分析試圖了解這兩者之間的關係。
IPV雖然以暴力作為命名,但舉凡親密伴侶之間的肢體、性,甚至是精神上的暴力對待,其實都被納入在IPV所定義的範疇之中。根據學者Capaldi團隊的發現,發生IPV有不少風險因子,像是年紀處於年輕成人時期、失業、低收入,以及在原生家庭中經歷暴力對待等逆境經驗,而部分的風險因子,甚至與個體在未來成為IPV的加害者或是被害者都有所關聯。Collison與Lynam指出,部分人格障礙症的症狀,在過去研究中被指出與暴力行為有關,有鑑於過去多數研究都聚焦在反社會型與邊緣型人格障礙這兩者與肢體暴力型IPV的關係,Collison與Lynam冀望透過這份研究,探討十種類型的人格障礙症與IPV之間關聯,以及人格障礙症與IPV加害者與被害者角色的關聯性。
●有待更多釐清的IPV形成
綜合163份研究資料的後設分析,指出了數個重要的結果。首先,當我們檢視人格障礙症與IPV之間的關聯時,除了做作型與強迫型人格障礙,其餘的人格障礙類型對IPV均呈現顯著且正向的效果,尤其是反社會型和邊緣型人格障礙。論及肢體暴力型IPV時,則是除了做作型與強迫型人格障礙,還有依賴型人格障礙這三者,是少數與肢體暴力型IPV之間沒有存在顯著效應的類型。對此,Collison與Lynam認為這可能與部分人格障礙症類型,對外界他人或是建立親密關係感到較無興趣,進一步阻礙他們在關係中順利地因應衝突。
至於人格障礙症與IPV受害者角色的關係,畏避型與依賴型人格障礙在分析中顯示具有最大的效果量,換言之,在這些人格障礙類型中,這兩個類型與成為IPV受害者的關聯性是相當不容小覷。Collison與Lynam對此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釋:這兩類人格障礙症個體的自我效能(self efficacy)較低,較難以有效處理關係中的衝突,間接導致他們仍會傾向留在當前關係裏頭;另外,依賴型人格障礙者似乎會對於當前親密關係有較高評價,而淡化在關係中遇到的衝突,甚至是IPV。最後,畏避型人格障礙者則可能會因為擔心受到嘲弄,而不得不留在關係中。
儘管在Collison與Lynam的研究中,分別針對了加害者與受害者角色的面向進行探討,但他們也指出,由於IPV以及部分人格障礙者在建立關係時,可能尋求與自身生命經驗或性格特質相似的個體,因此,事實上,我們很難以簡單指出在IPV中的加害者與被害者角色,有鑑於此,團隊表示未來仍有待更多細緻的探討。不過就如同前面所提到,這是首份針對所有人格障礙症類型與IPV之間關係的整合性探討,對於IPV的風險因子研究提供了相當寶貴的不同視野。
參考資料:
-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4)。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台灣精神醫學會譯)。台北:合記。(原著出版:2013年)
- Capaldi, D. M., Knoble, N. B., Shortt, J. W., & Kim, H. K. (2012).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isk factors for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Partner abuse, 3, 231-280.
- Collison, K. L., & Lynam, D. R. (2021). Personality disorders as predictors of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A meta-analysis.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10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