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時間還是慢時間?不同疾病患者的時間知覺差異

分享至

圖片來源:pixabay

文/蔡岷哲

你是否曾有這樣的感覺呢?當正在進行無聊的事情,總覺得時間過得特別漫長難耐;正在做些休閒活動或與好友聚會、遊戲時,卻彷彿感覺時間過得特別快。事實上,這正是時間知覺的現象(time perception)之一。時間的運行與流逝,對人們有重要的影響,包含生心理層面,比如我們透過生理機制的恆定來維持日夜節律,並進而擁有規律的睡眠;在心理層面,則是個人對於時間運轉的主觀詮釋,並受到內在或是外在刺激的影響。義大利帕多瓦大學的學者Giovanna Mioni與其他學者,於2016年在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發表的研究中,則是好奇:感知外界時間過得較為緩慢的憂鬱症患者,與時常處於高度緊張、警覺的焦慮症患者,他們的時間知覺有些甚麼樣的特徵與差異呢?

●時間知覺的概念與測量

過往有關時間知覺的理論,以學者Gibbon的Scalar Expectancy Theory最常被常提及,該理論認為每個人內在對於時間有一節律器(pacemaker),並且產生固定的起伏節律。經過適當累積後,會進而與先前經歷的時間經驗相比較。

有關時間知覺的測量有不少常見實驗,其中時間產出(time production)與時間再產出(time reproduction)是在Mioni等人的研究中所採用的實驗。前者意指受試者需要在給定一個時間後,以指定方式呈現自己對於該時間長度的主觀認知。舉例而言,若是指定5秒,則受試者則可以透過按住按鍵,直到他認為5秒已經結束。時間再產出則是給受試者觀看一定時間的刺激之後,接著請受試者去產出自己認為與剛剛的刺激時間一樣長的時間間隔。儘管都是測量時間知覺,但其實兩者所牽涉的層面有所不同。時間產出與每個人的內在時鐘(internal clock)的調節快慢、狀態有關。而由於時間再產出需要參照先前所呈現的時間刺激並保留這個認知直到反應階段,因此被認為與受試者的注意力和相關認知功能較有關聯。

鑑於刺激呈現時間的長度、刺激的種類等因素,針對焦慮症與憂鬱症群體時間知覺的眾多研究有著不一致結果,近期學者Thönes與Oberfeld的回顧研究也發現類似的現象。Mioni等人找來憂鬱症、焦慮症患者,以及控制組進行時間知覺研究,並且為了同時了解組別表現差異的可能原因,則透過時間產出與時間再產出兩種實驗的背後原理,進一步了解不同心理疾病患者的時間知覺表現異常,較可能與何種心理認知表現有關。

實驗的過程由許多電腦作業組合而成,如上述提過的兩個時間知覺實驗。有關時間再產出,受試者在看過不同時間的刺激後(500、1000、1500毫秒),接著按住鍵盤空白鍵,直到他認為按住的時間與剛剛的刺激呈現時間相同即放開;時間產出則是受試者看見電腦畫面呈現的指定時間後(500、1000、1500毫秒),按住空白鍵直到他認為按住的時間與剛剛出現的指定時間相同就放開。另外他們也進行其他按鍵實驗與語文實驗,為的是控制其他相關因素,像是受試者的處理速度或執行功能表現,以更謹慎的推論研究結果。

●影響因子:注意力與內在時鐘表現

實驗結果顯示,憂鬱症組在時間產出實驗的估計精確度較低,而焦慮症組則是在時間再產出實驗的估計精確度較低;比起其他兩組,焦慮症組在時間再產出的時間長度中,常是產出低於實際刺激呈現時間的時間。在時間產出的任務中,所有參與者的時間估計皆低於實驗指定時間,但在憂鬱症組中較不明顯,且在500毫秒的指定時間估計上,憂鬱症組呈現過度估計的現象。

作者指出實驗結果有兩個主要意涵,首先,對於焦慮症組而言,較難以維持注意力於先前的時間刺激,以及將這些認知負荷保留至接下來的再產出階段,是焦慮症患者對時間知覺的特徵之一;對於憂鬱症患者而言,內在的心理時鐘緩慢是他們對時間知覺的主觀認知背後特徵之一。

這項研究儘管受限於樣本數大小以及相關限制,不過同時對不同症狀群體,以相同的時間知覺實驗,搭配相同的時間間隔刺激進行實驗,著實為時間知覺的研究領域增加更新穎的視野。

 

參考資料:

  1. Mioni, G., Stablum, F., Prunetti, E., & Grondin, S. (2016). Time perception in anxious and depressed patients: A comparison between time reproduction and time production tasks.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196, 154-163.
  2. Thönes, S., & Oberfeld, D. (2015). Time perception in depression: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175, 359-372.
(Visited 456 times, 6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