繭居族的焦慮:「我即使努力了,也只會惹人討厭而已吧」

分享至

圖片來源:unsplash.com @rhett_noonan

文/周玟萱

「繭居族 (引きこもり)」這個詞源自日文,指得是一種極度從社會中退縮(Social withdrawal)的生活型態。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Ministry of Health, Labour and Welfare)所賦予的定義,一個成為繭居族的人可能具備以下5項條件:(1)長期待在家中;(2)無法正常的參與社交活動,如:上學或上班;(3)保持這樣的生活狀態長達6個月以上;(4)沒有其他精神疾病,也沒有中等致嚴重程度的智能障礙(Mental Retardation);(5)幾乎沒有親近的朋友。

多數的繭居者對於自己的存在或行為都感到相當痛苦,而且負責照顧他們的家人也要承擔許多一般人難以想像的負擔,因此專家提出了幾個疑問:是哪些人比較容易發展出繭居的生活狀態呢?我們的社會為什麼會有繭居族的存在?治療師可以怎麼做,來幫助這些繭居族「破繭」重獲新生呢?

●過分沉迷網路引發退縮?

學者Tateno等人認為,網路的過度使用,已漸漸改變了人們的社交模式,舉例來說,2016年的日本有將近176,000名青少年成為繭居族,另外541,000人則是「高度具有成為繭居族的風險」,而且不同於以往的研究,Taneto等人發現,繭居族並非完全將自己從社交圈中隔離出來,只是跟「人與人的實際互動」相比,他們更加仰賴「網路交友」等管道,因此他認為,如果專家能夠藉由找出「網路成癮者」並且及時安排心理治療(Early intervention),或許能夠防止他們未來成為繭居族(Tateno., et al., 2019)。

●來自過去的陰影:生性害羞又接連碰上失敗的社交體驗

我們現在看見把自己「藏」在房間裡面的繭居族,一天中大多數的時間都只是不停的上網而已,但在他們變成這樣之前,是什麼理由使他們選擇這種生活的呢?

有學者認為,我們也應該要回溯繭居族的童年,或許這樣可以找出一些共同的發展特質,例如:Alexander Krieg等人發現,長期遭到同儕拒絕、不良的親子互動方式以及害羞(shyness)的人格特質,都可能是造成繭居的原因。

Krieg等人認為這些變項之間的關聯可能會是這樣:幼童長期遭到父母拒絕(Rejection)加上性格內向害羞,容易形成「矛盾型依附(Ambivalent attachment)」關係,這種依附關係可能使幼童對於人際關係形成一種「又需要、但同時又害怕」的感覺,這種令人不知所措的心態,將會使他們在進入青春期的時候,難以用合適的行為來因應社交情境,相對來說又會引發更多同儕的拒絕,最後就可能用繭居的方式來封閉自己。

●投射測驗:找出其他可能與繭居族有關的人格特質

羅夏克墨漬測驗(Rorschach Inkblot Test)是一種投射測驗,它是由一系列的圖片組成,有些圖片是黑白的,有的則是彩色的,臨床工作者會詢問受試者「他們看見了什麼」,並且藉由他們的反應,來推測他們目前的心理或是精神狀態,由於它們不像自陳量表或是一般的衡鑑晤談一樣,可以透過文字描述就猜出臨床工作者現在想要知道什麼,因此受試者會在不知不覺間反映出他們真實的情況,這非常適合用於防備心高的受試者。

為了瞭解繭居族跟一般民眾的人格特質有什麼差別,Katsuki等人邀請了22名繭居族以及18個正常人來進行測驗,透過羅下課末字測驗的結果,他們發現繭居者有幾項特質,明顯比正常人還要嚴重:迴避人格(Avoidant Personality)、被動攻擊(Passive aggressive)、憂鬱人格(Depressive personality)、妄想型人格(Paranoid personality)、類分裂型人格(schizoid personality)、分裂型人格(schizotypal personality)以及自戀型人格(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破繭重生的可能在哪裡?

臨床工作者對於怎麼改善「繭居」跟其他型態的「社會退縮」,例如:拒學(School refusal),有很多種不同的方法,例如:有心理師推薦這樣的病患,跟家人一銅參加「家族治療(Family therapy)」,希望藉由改善不良的家庭互動模式,讓繭居者願意踏出人際互動的第一步;也有心理師選擇使用認知行為治療,或是幫繭居者進行社交技巧訓練,不管使用哪些方法,我們都必須先瞭解造成個案繭居的原因,才有機會找出最適合當事人的治療方式。

 

參考資料:

  1. Andrea Pozza., Anna Coluccia., Takahiro Kato., Marco Gaetani & Fabio Ferretti., The ‘Hikikomori’ syndrome: worldwide prevalence and co-occurring major psychiatric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rotocol., BMJ Open., 2018
  2. Masaru Tateno., Alan R. Teo., Wataru Ukai., Junichiro Kanazawa., Ryoko Katsuki., Hiroaki Kubo., & Takahiro A. Kato., nternet Addiction, Smartphone Addiction, and Hikikomori Trait in Japanese Young Adult: Social Isolation and Social Network.,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2019
  3. Krieg, A. and J. R. Dickie (2013). "Attachment and hikikomori: a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model." Int J Soc Psychiatry 59(1): 61-72.
  4. Katsuki, R., et al. (2019). "Clarifying Deeper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ikikomori Using the Rorschach Comprehensive System: A Pilot Case-Control Study." Front Psychiatry 10: 412.
(Visited 285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